初一早上吃汤圆,是他们这里的惯例。
陆母一大早就起来忙活了。
用糯米粉揉搓开,然后将家里的黑芝麻、白糖、红糖,红枣、花生、核桃等加上香香的猪油揉搓在一起,做汤圆芯子。
夏知禾到点就自动醒了,进到厨房便把馅料的活儿接了过去。
陆母现在每个月都有工资拿,手里有不少钱呢,难得在放糖上不小气。
要不是夏知禾过来看见了,做出来的汤圆,她都怕甜得发齁。
“知禾,真的不多放点糖?家里糖买得够够的,别不舍得。”
听到这话,夏知禾都没忍住笑出声来,“妈,我发现你现在和以前不一样了。”
“哪不一样?”
“以前你肯定不会说别不舍得放糖的话。”
陆母一想好像还真是,也跟着笑了。
“嗐,也是咱们家现在日子好过了,大过年的,不能亏了自家人嘛。”
“再说了汤圆一年也就吃一次,让家里人都吃够本。”
“平时我可没功夫做,光是准备馅料,和面都要费不少功夫呢。”
夏知禾点头赞同。
婆媳俩边说边做,没一会儿就把需要的东西备好了。
陆母开始往锅里加水,夏知禾就移到炉灶去加柴烧火。
等水一开,陆母就开始站在院子里大喊:“吃饭啦!”
三个孩子最先响应陆母的号召,听到声音,衣服还没穿好,就先出来了。
昨晚陆母提前说了今天早上吃汤圆,汤圆呀,甜甜的馅料,孩子没有不喜欢的。
小慧带着弟弟去洗脸,洗好后,三个小家伙端着自己的小板凳,排排坐。
第一锅汤圆出锅,陆母就先给孙女、孙子一人碗里放了两个。
自家包的汤圆个头比较大,夏知禾看着满满和团团两个的碗里,两个汤圆就占了一个碗,都有些担心他们能不能吃得完。
但两个小家伙好像知道她想什么似得,一端上,就自己用勺子把汤圆和白白的汤底混在一起,一瞬间黑芝麻的颜色,染黑了整个碗底。
他们刚把里面的糖心吃完,正发愁呢,陆旭东就进来了。
满满带头甜甜的喊着爸爸。
团团紧跟其后:“爸爸!”
陆旭东眼睛一亮,哎哟,今天是什么好日子,儿子怎么突然这么黏他了。
然后他就看见自家两个小子,把手里的碗递了过来。
奶声奶气的:“爸爸,吃!”
陆旭东:“......”
他说呢,敢情是不想吃的,就知道叫他了。
夏知禾坐在一旁小口小口的吃着,见到孩子的举动也没制止,她反正是不喜欢吃皮的,孩子没找她,她就当不知道。
至于男人,吃自己孩子的剩饭,关系不大。
吃完饭,陆旭日带着王桦出门遛弯了,陆文华不放心地里,又跑去看了,夏知禾在家帮着陆母收拾厨房,陆旭东也想出去,被夏知禾叫住了,只能待在家里,任凭差遣。
刚忙完,陆母娘家的远房亲戚来了。
大过年了,来拜年自然是要好好招待的,陆母虽然觉得奇怪,但面上还是笑着把娘家大舅家的小女儿以及她带着的人请了进屋,拿出买的瓜子花生放在堂屋桌上。
“珊妹真是稀客呀,今天家里不忙?”
陆母娘家舅舅的小女儿,比她年纪小,到了年纪就嫁出去了,嫁的不远,但各家都有各家事,一年到头也就陆母回娘家那几天,运气好的话,碰上能说几句话,她们亲自上门还带着礼,属实头一遭。
“初一在家待着也是待着,还不如出门走亲戚呢。”
陆母淡淡笑着:“那你爸家去过了?”
沈珊直肠子,说话也没思考:“没呢,出嫁的女儿都是初二回娘家,明天再回去。”
“哦。”陆母面上挂着浅浅的笑容,忍不住想,自家娘家不回,大年初一跑她家来,肯定没憋好屁。
沈珊被自己婆家大姑姐捅了一肘子,也知道说错话了,笑着打呵呵,聊着聊着,就把今天过来的主要目的给露了出来。
“姐,听说你家老七在城里开大铺子了呀?”
“你和姐夫命真好,家里现在孙子孙女都有了,儿子也有本事,能享福了。”
“咱们家现在就你家老七最有本事了。”
陆母呵呵笑着应付,原来是冲着老七来了。
她就说嘛,无事不登三宝殿,往年都没来过的人,今年破天荒的大年初一来拜年,敢情是为了老七家的铺子!
不过,她可没这么好糊弄。
“什么大铺子,你们听谁说的,这人不靠谱呀。”
沈珊姑媳俩,对视一眼,搞错了,不应该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