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氏已经说不出话来,落泪点头。
云非晚:“大嫂还是别上门,若大嫂上门,王家若不想,有无数理由不让大嫂见人,就算见着了,王家的人跟着,芊芊也不敢说真话。怕是你们连说体己话的机会都没有。
“我的建议是,想办法让芊芊回府,如此芊芊才能放心说话,而且若一切属实,可以就此把芊芊留在府中。”
温氏皱眉道:“王家能让芊芊回来吗?若王家找理由拦着呢。上回芊芊回来,都是年后回娘家的时候,身边王籍寸步不离的跟着,只回来吃了顿饭便走了。”
云非晚:“那就给她不得不回的理由,这件事要委屈大嫂。”
温氏摇头:“晚儿你说怎么做,我全力配合。”
云非晚:“只说大嫂得了急症,性命攸关,让芊芊回来见最后一面,说得越严重越好。”
温氏只略想了想,便同意了:“好,我这就去准备。”
云非晚拉住她:“大嫂,今日不行,这件事,咱们要做,便要里里外外都准备好,更要做好若一切属实,如何把芊芊名正言顺留下来的准备。
“后日便是舟儿上考场的日子,若那一日大嫂发急症,舟儿又不在身边,下人去请芊芊回来合情合理。
“如此,若我们想错了也不会闹得不好看,但若我们猜对了,可以就此让芊芊回家,不至于让芊芊在别人的府邸里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
“是是是,晚儿的办法最好。”
温氏连连点头:“那帖子可还要送?”
云非晚想了想:“要送,但是另外找个理由。
“便说等舟儿的成绩出来,让芊芊带上王籍一起来云家吃个便饭。”
之所以这么说,是让王家顾忌着云景舟可能金榜题名,让王籍在这几天顾忌着马上要回云家,不会下死手。
她不想以绝对的坏去揣度人心,但是又不得不做好万一对方会如此的准备。
温氏是聪明人,一下明白过来云非晚的意思。
点头的时候,又泪湿了眼眶。
“还有两日,芊芊她会不会又……”
云非晚紧紧握住她的手,安慰她:
“不会。”
她不知道王籍会不会,但是现在稳住温氏的情绪最重要。
“大嫂放宽心,这两日也别让舟儿看出来,让他好好去考,考出好成绩。如此,若我们做不成,他也能为姐姐撑腰。”
温氏点头,擦泪道:“晚儿想得周到,是该如此。只有他好了,芊芊才有底气和依靠。”
“是。”
云非晚又道:“那一日,也派人传话给我,到时候我和芊芊一起回府,再来商量对策。”
这件事,虽然她和温氏说要先见云芊芊,问问具体情况,但是她心知肚明,云芊芊的遭遇都是真的,甚至正水深火热,所以她要提前想好对策。
云芊芊是绝对不能再继续待在王家的,否则必死无疑,哪怕云家崛起,王籍没有打死她,她也不会有好日子过。
云非晚想了很多。
这件事要解决,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和离。
若不然,她们再如何,也不能一直用各种办法把云芊芊留在云府。
只是,和离,何其难。
整个京城都没有和离的先例。
所幸:大周没有不准和离的律法。
而大哥和大嫂也都支持,这件事对于云芊芊来说,便还是可以做到,只是整个云家,要付出多少代价而已,还有对于云芊芊本人,要遭受多少非议。
和离也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双方和解,友好签下和离书。
还有一种,是双方兵刃相见,从此老死不相往来。
按照她对王家的了解,以及看现在王家的所作所为,王家不会乖乖写和离书。
那便只剩下一条路:撕破脸,闹到和离。
只是这条路,也不好走。
王籍这样不是一日两日,王家是知道的,说明他们早就做好了准备……
云非晚心中想了许多,也做了好几样打算,就看王家如何,她再相机应对。
温氏听她这么说,抓住她的手,满脸感激,心中安定下来。
“晚儿,多谢你,若不是你,我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
“大嫂言重了,咱们一家人不说两家话。若我有事,大哥也不会坐视不理。”
说到这个,温氏想到这些日子宋家发生的事,有些不好意思,她擦了泪:
“自然,若你有需要,云家绝对不会坐视不理。
“这些日子,关于宋家的事,我也听说了一些,之所以没有问,不是我不关心,是外面实在传得多,你回来了却一句不提,我便以为是你不想说,才没有问,不想给你添烦恼。”
温氏说得真切,她是真的这么想,云律只有这一个妹妹,离开前特地嘱咐她照看着些。她们姑嫂的关系又向来好,她没有不关心的理。
云非晚知道,没有在意这些。她这个大嫂,是很好的人。
宋家的事,她之所以没有说,一是因为她心里门儿清,没有任何困惑。
二是事情还没有结束,她也不好说。
不过,现在温氏提起,她便也说几句。
“我知道,大嫂一直待我好,自然也希望我好。宋家的事我确实不想提,现在也还没完,等以后事情彻底了了,我再抽空和大嫂好好说说。”
温氏点头:“嗯,你一直清醒有主意,不过,若有需要我们的时候,尽管说就是。”
“好,我会的。”
姑嫂二人有了这一次谈话,关系更亲密了。
两人一起重新写了帖子,让人送去了王家。
又就计划云芊芊回府的事情,商量了一些细节,快挨着傍晚,云非晚才离开云府,回了宋家。
一回府,秋桐便来禀报:
“夫人,出事了,刚刚收到的消息,玉兰院的玛瑙跳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