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中敲了丧钟,一片素缟。
太子身死,皇帝一夜之间老了十岁。
二皇子和四皇子心思一下活络起来,二人背地里是掩藏不住的兴奋。
京城兵马司开始以巡查刺客的缘由,入驻京城,几乎每个道口都有士兵守着。
御林军也戒了严,一日十二个时辰,分别有两队人马,相互驻守。
就连宋淮川都被上职,去了城卫司,守着北城门的进出。
京城看着风平浪静,实际背地里暗潮汹涌。
江墨寒等一众使臣,被要求住进驿馆中,不得外出。看起来是变相的软禁。
现在大周宫中没了太子,是因为遭遇刺杀,对方用的是四方城的兵器,江墨寒难辞其咎。
明眼人都能看出来,若真的是四方城动的手,绝对不会留下如此明显的破绽,但明显现在有人需要替罪羊,这个替罪羊还不是大周的人,谁也不会去戳穿。
但这证据多少有些牵强,也不能因此就完全定了四方城的罪,是以禁足使臣一行,是眼下最合适的做法。
对此,江墨寒没有抗议,也没有声张,表达了冤枉和不满,其余的一概都没做。
这时候大周朝堂起了内乱,他便越是要低调行事,让他们自己争斗内斗,而不是把矛头对准他。
若没有发生这些事,四方城使臣已经到了该回去的时间,但眼下发生那么大的事,大周不会放他们离开,江墨寒索性便心安理得的住下,也不吵不闹。
长公主知道了江墨寒的做法,笑了笑只道了一句:聪明人。
宫中,皇上生了病。
原本只有一些咳嗽,似乎是受了风寒,御医开了药,喝了也不见好。
这两日更是已然开始昏迷不醒。
御医们轮流守在御书房,一刻不敢离开。
原本后宫嫔妃,该皇后带领着守在皇帝身边,但皇后痛失儿子亦一病不起,只能由贵妃代劳。
这几日,徐贵妃守在御书房,衣不解带的伺候照顾着。
但是皇帝的身子,却每况愈下,一日不如一日。
国不可一日无君,按长幼有序,朝事由二皇子代为操持,四皇子从旁协助。
二人第一次一起代朝事,双方的人便在勤政殿吵得不可开交。
你不让我,我不让你,各自有理有据,争得面红耳赤。
中立派看着这一幕,一句话也不敢说,默默待在角落。
看着两边平时看着沉稳不说话的那些大人,几乎要动手打起来,只觉得像做梦一般,这画面实在太过诡异。
这些个老油条们,已经在忧心,接下来的早朝,该如何挨过去。
双方吵得不分上下,众人实在没办法,走又不能走,悄悄询问那些老臣。
有老臣灵机一动,提议干脆请长公主来决断。
长公主从小跟着先皇学习,深得先皇宠爱,先皇上朝时,都会带着长公主,还经常让长公主一起讨论国事。
在国家有难时,又带着长公主御驾亲征,上阵杀敌。
而长公主也果然不负众望,在战场上,英勇无畏,冲锋陷阵,深得士兵爱戴和信任。
回京之后嫁给驸马,驸马死后带着小郡主在京中安稳度日,也从不生事。
这些年,掌管着财库,更是事事为大周,没有半分旁的心思,更没有中饱私囊。
而且在长公主的计划下,财库的银子不仅没有亏损,还日益增长,边境亦是兵强马壮,朝中也少有那些贪污受贿的事情出现,亦得益于长公主的管束。
可以说长公主不管是在朝中还是在战场上,亦或是在朝中的后勤,都兢兢业业。
一心为大周,为人所称赞。
在眼下这种情况,由长公主主持大局,没有任何人说一个不字。
倒也有几个大臣想要以女子不得参政为由,想要拒绝长公主上朝。
但一想到从前先皇都允许长公主来朝中议事,眼下又是这种境况,只得噤了声,把话咽进肚子里。
有内侍去公主府请长公主。
长公主是穿了一身竹青色的宫装进宫的。
这是长公主日常的服饰。
在朝堂这样的场合,长公主如此穿着,确实有些不太尊重,但是,长公主是女子,这般身份,这般境况,穿常服入宫,也无可厚非。
而且传话得急,为的又是两个侄子吵架这种事,长公主作为一个长辈,如此出现,是完全说得过去的。
长公主一进大殿,便环视了一周,观察了众人的神情。
见大家都收敛了神情,放下了心。
她穿这一身,就是故意的。若穿得太过庄重,反倒惹得人警惕。
这般,一个后宅夫人的形象,最容易让人放松。
也不会引得人怀疑。
对比起这一点,有些许不合适,完全无关紧要。
长公主一来,便对着几位老臣行了礼。
提起皇上的病情,脸上露出忧伤之色,抹了几滴泪,二皇子和四皇子赶忙上前劝慰几句,长公主询问,为何事吵了起来。
说到这个,双方各自神色严肃。
把各自吵的事情都说了一遍。
长公主听完,心中明了。
不过是一件事如何处理,如何决策的问题。
江南有一处河流低处,每到五六月份便会发生洪涝灾害。当地的府衙年年上书,请求朝廷支援镇灾。
今年已经发生了一次。府衙的折子已经堆了一堆。
二皇子的人想着要修沟渠,通水以绝后患。
但四皇子却想直接把人迁出去,如此一劳永逸,也避免损失这么多的财产。
长公主询问一番,最终采纳了二皇子的建议。新修沟渠。
她给出了意见,也说了自己的缘由。
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再不好再破,也是那些人的家。
府衙的人组织过迁移,都不愿意。
而当地的情况只要修了沟渠,老百姓便能安居乐业。
“他们世世代代生活在这里,这里便是他们的家,若让他们迁出去,他们便觉得自己像无根的浮萍一般。
“人总不可能让困难打倒,见山开路,遇水架桥,才是朝廷应该做的事,而不是碰到事情便躲避。
“真正的天灾,哪里还有人生存,这种人力可解决的天灾,便要尽力去解决……”
长公主一番话说完,四皇子的人心服口服。
当即跟二皇子这边的人道了歉。双方握手言和。
私底下长公主和四皇子对视了一眼,长公主几不可见的点了点头,四皇子亦颌首示意。
今日这一出,是他和长公主合计,做给朝臣看的。
事在让大家知道,他或许有些能力不足,但十分虚心纳谏,只要是对大周有利的,他绝对不会一意孤行,而会以大周子民为重。
那些老顽固们,不需要你事事做得完美,但他们一定希望未来的君主是个明君。
现在,他的目的达到了。
另外一边,长公主又和二皇子对视一眼,二皇子满眼对长公主都是恭敬。
今日这一出,是他和长公主做了一出戏,给众人看的。
他知道四皇子的人,为了讨好长公主,不想用财库的钱。想要在众人面前博个好名声,但是他要让大家知道,四皇子是多目光短浅的一个人,没有半点把大周子民放在心中。
现在,他的目的达到了。
而长公主。
顺利入朝。
可以名正言顺的在勤政殿议论朝事。
在朝中,站稳脚跟。
现在,她的目的达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