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子荣逸瑾大婚在即,荣王府内一片忙碌景象,张灯结彩,喜乐喧天。
此次大婚,因得了皇上首肯,筹备之事进展得极为顺利。
礼部官员早早介入,与王府管家紧密配合,从婚礼流程的细致规划,到宴请宾客名单的反复斟酌,每一个环节都力求完美,并没有因为仓促而办的简陋。
内务府更是全力支持,各类婚事用品如绸缎、珠宝、香料等,源源不断地运往王府。
绣坊日夜赶工,为新人赶制华美的婚服,一针一线皆倾注着对新人的美好祝福。
而负责布置喜堂的工匠们,精心雕琢每一处装饰,龙凤呈祥的图案栩栩如生,寓意着新人婚姻美满。
皇上也亲自开启私库,挑选了三样珍稀物品赐予世子。
其一,是一颗夜明珠,圆润硕大,在黑暗中熠熠生辉,象征着光明与希望;
其二,是一柄前朝的玉如意,材质温润,雕工精湛,饱含着吉祥如意的美好期许;
其三,是一幅名家的书画真迹,笔墨间尽显风骨,为这场婚事增添了几分文雅气息。
………
在成亲前一日,京城的城门迎来了一支特殊的队伍。
马车上,坐着即将成为荣王府世子妃的李嫣然,同路的还有荣祖母、荣逸尘与荣逸澜,以及静姝和几名侍卫。
一路奔波,车马扬起的尘土见证着她们急切的归程。
李嫣然望着车窗外京城繁华的街道,心中满是期待与紧张。
她与荣逸瑾在汤城分别前便已定好婚事,自那时起,这场婚姻便成了她心中的牵挂。
如今终于抵达龙渊城,她知道,自己即将开启全新的人生篇章。
一到京城,众人便分开各自回府。
李嫣然踏入李府,熟悉又陌生的气息扑面而来。
府中早已为她的婚事忙碌起来,丫鬟们进进出出,将成亲所需的物件一一摆放整齐。
李嫣然来不及休息,便在母亲的带领下,开始熟悉成亲的各项事宜。
从繁杂的礼仪规范,到婚服首饰的挑选搭配,每一个细节都不容忽视。
李嫣然认真地学习着,心中想着明日就要与荣逸瑾携手一生,羞涩与甜蜜交织在心头。
她暗暗期许,未来的日子能与荣逸瑾举案齐眉,共同经营好他们的生活。
………
夜幕低垂,华灯初上,荣逸尘的房间里烛火摇曳。
荣五站在一旁,看着窗外张灯结彩、喜气洋洋的景象,犹豫了一下,轻声问道:“主子,世子大婚,咱们是否需要额外准备些礼品?”
荣逸尘负手而立,目光透过窗户,望向府中那一片喜庆的红色,像是被这热闹感染,又像是陷入了某种沉思。
他没有立刻回答荣五的问题,而是突然问道:“荣五,你觉得此间之人,有何不同?”
荣五被这突如其来的问题问得一愣,微微皱眉,思索片刻后,恭敬地回答:“属下觉得,应该是多了一丝人情味或者说是温情。”
荣逸尘喃喃重复:“人情味吗?”
脑海中不由自主地浮现出大哥荣逸瑾与大嫂李嫣然的面容,大嫂明知道战事无情,大哥归期不定,却依然毅然决然地选择嫁给他,这份勇气和深情,便是“人情味”吧。
还有那场地震时,一位母亲为了给儿子争取一丝生机,毫不犹豫地跪在自己面前苦苦哀求,那绝望又充满希望的眼神,应该也是浓浓的“人情味”。
荣五静静地俯身立在一旁,大气都不敢出,生怕打扰了主子的思考。
许久,荣逸尘回过神来,神色恢复如常,平静地说道:
“我好像有些懂又有些不太懂这种感情。对了,大哥大婚,你去准备一些礼品,以天外来客的身份送予吧。大哥的那条黑蛇实力有些太弱,应当提升一下,也算是给大哥的新婚贺礼。”
荣五领命,悄然退下,房间里只留下荣逸尘若有所思的身影,在跳跃的烛火下,显得有些孤寂 。
………
天空微亮,启明星还在天边闪烁,荣小宝一大早就跑到三哥荣逸尘的房内,像只小猴子般爬上床榻,伸手拽着荣逸尘。
小家伙眼睛亮晶晶的,兴奋地分享着趣事:“三哥,三哥,你知道吗?”
荣逸尘拉了拉身上白色的亵衣,睡眼惺忪地揉了揉小家伙的头:“你可起得真早,在汤山的时候,三哥还想找你呢。”
“哎!都怪大哥,他忙着追大嫂,根本不管我,他说小孩子不适合泡药泉,就让奶娘提前带我回来了。”小家伙煞有其事地叹了口气。
荣逸尘好笑的看着小家伙,心想:幸好提前回来了,要不然就那场地震小家伙可受不住。
“好了,回头三哥帮你向大哥讨回来,今日大哥娶亲,我们要帮大哥的忙。”荣逸尘笑着拿起一旁的衣服,准备起身 。
不多时,府中小厮们就开始忙碌起来,他们穿梭往来,忙着搬挪物件、整理装饰;
厨房中烟火升腾,香气四溢,大厨们正精心烹制着婚宴上的佳肴。
荣王府世子荣逸瑾身着一袭朱红色喜服,金线绣就的麒麟腾云图案栩栩如生,头戴璀璨的红宝石冠冕,愈发衬得他剑眉星目,英气逼人。
浩浩荡荡的迎亲队伍伴着喜庆的鼓乐声出发前往尚书府。
一路上,彩旗飘扬,红灯高挂,迎亲的小厮们个个精神抖擞,手中的唢呐、锣鼓吹打得震天响。
所到之处,百姓纷纷驻足围观,投来羡慕与祝福的目光。
另一边,尚书府内同样忙碌。
李嫣然凤冠霞帔,身着绣满凤凰牡丹的大红喜裙,裙摆拖地,华贵非常。
她眉眼如画,略施粉黛,娇羞的面容在凤冠的珠翠掩映下,更显楚楚动人。
当迎亲队伍抵达尚书府,经过一番热闹的堵门、对诗等环节,荣逸瑾终于抱得美人归。
他小心翼翼地将李嫣然抱上花轿,随着一声“起轿”,迎亲队伍又浩浩荡荡地朝着荣王府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