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场诗:“幽冥河畔鬼灯悬,生死簿中笔落烟。浮尸成字惊王阙,转轮改命乱坤干。九龙吐息缠新鬼,三教合光破旧渊。莫道轮回无转世,比丘心照因果前。”
却说永乐帝自双教寺归宫,连夜召姚广孝入武英殿。
这姚广孝法名道衍,本是长洲人氏,早年出家为僧,却精研兵法韬略,更兼阐教玄门术法,当年靖难之役屡出奇谋,实乃成祖心腹智囊。此时殿中烛影摇红,道衍抚掌叹道:“陛下所见玄武湖血字,必是建文帝以‘九龙吐珠’法脉勾连幽冥。此术原是截教金灵圣母所传,借帝王胎息残留龙气,引动幽冥河浮尸聚魂,能在人间显化鬼文。”
成祖皱眉道:“朕闻生死簿掌在阎罗殿,为何鬼族能随意改命?” 道衍肃然道:“自封神战后,阎罗族虽归天庭管辖,却暗通截教。今建文帝得截教通天教主座下无当圣母相助,怕是已潜入转轮殿,用‘夺魂笔’篡改生死簿 —— 近日户部、兵部连失要员,皆属暴毙,正是生死簿被勾改之兆。”
正说间,有钦天监急奏:“三更时分,秦淮河忽现浮尸,皆面朝上,腹中胀气鼓胀,竟在河面排出‘燕王当死’四字!” 成祖拍案而起:“果然是幽冥鬼族作祟!” 道衍沉吟道:“幽冥河与人间江河相通,浮尸成字乃‘聚魂显灵’之术,需断其根源。贫僧当年曾随燃灯古佛研习轮回之术,可入转轮殿一探生死簿究竟。”
且说幽冥界,转轮殿阴风惨惨。
此殿高三千丈,中立 “生死轮回盘”,八万四千根青铜链条垂落,链上悬生死簿残页,随业力之风翻动。殿中镇守者,乃阎罗族大长老 “平等王”,手持 “夺魂笔”,正与截教无当圣母相对而坐。无当圣母顶生三首,背插四象幡,正是当年万仙阵中漏网之鱼,此刻冷笑道:“建文帝虽失人间龙气,却留得‘九龙吐珠’胎息在幽冥,足够引动浮尸成字。待我等改完生死簿上朱棣党羽之名,再断其朝堂左膀右臂!”
平等王笔尖划过生死簿,忽有金光闪现,簿上 “郑和” 二字竟擦之不去:“怪哉!此人名下有西洋龙王护佑,因果线缠连三宝金莲,夺魂笔难伤其分毫。” 无当圣母骂道:“阐教余孽果然留了后手!且先改那姚广孝 —— 他本是金台观道士,后入佛门,因果线必乱!”
却说道衍脚踏 “三才步”,经南京聚宝门鬼市,入幽冥通道。
行至奈何桥,忽见桥下血河翻涌,万千浮尸仰漂,腹中皆有青色鬼火跳动,正拼凑 “燕贼弑侄” 四字。道衍认得这是 “九龙吐珠” 法脉所化 —— 当年朱允炆出生时,有相士称其 “九龙绕体”,虽失帝位,残龙气仍在幽冥作祟。他取出阐教 “紫金钵盂”,念动净魂咒,钵中飞出三十六道金符,竟将浮尸鬼火一一镇压。
方入转轮殿,便见生死轮回盘上黑雾缭绕,八万四千残页中,凡属朱棣阵营者,名字皆被红笔勾抹。道衍祭起 “因果镜”,镜中忽现自己前世:原是阐教灵鹫山元觉洞门下,曾在封神战中助姜子牙破十绝阵,后因杀业太重,转世为僧修功德。镜中更显未来:转轮殿顶,无当圣母正持四象幡罩向生死簿,平等王的夺魂笔即将落下 “姚广孝” 三字。
“好个截教余孽!” 道衍咬破指尖,以血书 “逆天” 二字于镜背,因果镜突然爆发出万道佛光 —— 他虽习阐教术法,却身具佛门比丘戒体,此刻三教气息交融,竟震碎殿中三根青铜链条。平等王惊觉,挥笔射出 “索命墨”,道衍侧身躲过,墨汁却在他袈裟上烧出焦洞:“阎罗族竟敢私改天命,就不怕昊天上帝降罪?”
无当圣母桀骜笑道:“昊天早被西方教架空,如今三界唯有截教‘有教无类’!你看这生死簿上,连真武大帝座下龟蛇二将都被我等勾了寿数,玄武湖法相即将崩塌 ——” 话未说完,道衍突然将因果镜抛向轮回盘,镜中竟显露出建文帝的真容:其背后有修罗族 “血池老祖” 附身,头顶九龙虚影正吸扯幽冥阴气。
“原来他早被修罗族夺舍!” 道衍恍然大悟 —— 所谓朱允炆借截教复辟,实则是修罗族欲借帝王身重临人间。眼看夺魂笔即将勾完最后一页,他狠下心来,掐动 “转世诀”,因果镜中竟出现自己下一世的景象:一个幼童在苏州寒山寺敲钟,钟声里隐隐有 “定魂” 之力。
“贫僧愿以三世功德,换生死簿半日安宁!” 道衍一声大喝,将自己的因果线强行扯断,轮回盘上代表他的链条 “砰” 地崩断,生死簿上 “姚广孝” 三字竟化作一片空白。平等王惊退半步:“你竟自断轮回?” 道衍惨笑道:“若能破尔等阴谋,堕入阿鼻又何妨!” 趁此机会,他抢过案上 “夺魂笔”,以佛法注入笔杆,笔尖竟转向无当圣母的名字。
无当圣母万万没想到道衍会行此同归于尽之法,四象幡不及展开,胸前已被笔尖划出血痕:“你…… 阐教果然狠辣!” 话音未落,转轮殿顶突然降下万丈金光 —— 多宝如来踏莲而至,手中托着万仙幡残片:“无当道友,当年万仙阵你侥幸逃脱,如今还不知悔?”
却说人间,秦淮河浮尸突然全部沉入水底,血字尽散。
成祖在宫中忽见道衍身影浮现,却面色苍白如纸:“陛下,建文帝已被修罗族夺舍,非人间之力可敌。贫僧已断轮回,换得生死簿三个时辰完好 —— 速遣郑和下西洋,寻西洋龙王借‘定海神针’;再命武当山张真人重祭真武法相,玄武湖底鬼门全靠此阵支撑!” 言罢,身影消散,唯留一片金鳞飘落案头。
成祖握鳞长叹,忽有锦衣卫来报:“姚少师在寺中圆寂,临终前留书‘转轮殿中改命去,因果镜里照心明’。” 帝悲恸不已,却知此时非伤怀之时,当即下诏:命郑和筹备宝船,往西洋诸国;又遣驸马都尉沐昕督建武当宫观,重塑真武大帝神像。
幽冥河畔,多宝如来接住道衍即将消散的魂魄。
“善哉,你以三世轮回换人间生机,功德无量。” 多宝将魂魄纳入残幡,“待破了修罗血池,贫僧亲自送你往生极乐。” 无当圣母被因果镜定住,恨恨道:“多宝,你护人间王朝,可知道朱棣得位不正,本就该遭天谴?” 多宝摇头:“天命岂在一姓之私?人间若乱,修罗族必趁虚而入,到那时,才是真正的天谴。”
说话间,轮回盘突然发出轰鸣,生死簿上被勾改的名字竟一一复原,唯有道衍的名字处,留下一片空白。平等王见状,伏地请罪:“我等受截教蛊惑,愿归位镇守轮回殿,再不敢妄动。” 多宝合十:“善,且记住 —— 生死簿上笔,原是众生心。心正,则天命自正。”
是夜,南京城暴雨如注。
玄武湖底传来龟蛇嘶吼,真武法相重新睁眼,湖心中九座法相齐亮,将幽冥鬼门再次封印。而在遥远的北漠,一座破败的截教宫观中,金灵圣母望着手中染血的万仙幡,忽然冷笑:“姚广孝断轮回,多宝如来入幽冥,好一场大棋…… 但你们忘了,建文帝身上的修罗血,早已和截教气脉相连 ——”
她指尖划过幡面,幡中竟浮现出朱棣的生辰八字,旁边批注 “九龙吐珠劫”。宫外,风沙骤起,无数黑鳞鬼卒正从幽冥裂缝中爬出,朝着金陵方向蠕动。
欲知这 “九龙吐珠劫” 如何应劫,且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