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场诗】
孝陵云暗剑波寒,碧血犹凝六百年。
截教重开诛仙剑,修罗又炼血河幡。
成祖挥鞭驱鬼蜮,金蝉持钵镇魔渊。
试看天家忠孝事,长使星斗照人寰!
第一折 孝陵夜鬼泣寒松 诛仙凶光惊帝辇
却说永乐二十二年秋,成祖驻跸南京孝陵,夜宿享殿。三更时分,忽闻松涛骤起,如万马奔腾,檐角铜铃碎响似泣血。值守锦衣卫见月光中孝陵宝城浮起四柄青色凶剑,剑上分别刻「诛」「戮」「陷」「绝」古篆,剑气所过处,石象生双目渗血,翁仲甲胄裂痕中涌出黑雾。
「此乃截教镇山之宝诛仙剑阵!」随驾的金光仙惊道,只见四剑化作四道青光,在宝顶上结成斗拱状,阵眼处悬着修罗族「血河幡」,幡面以明太祖嫔妃生魂织就,幡角挑着阎罗族「勾魂牌」,牌上朱笔圈着成祖生辰八字。孝陵地宫传来沉闷轰鸣,似有万千鬼卒推山撼岳,宝城砖缝渗出黑红色浆液,竟成「血漫皇陵」之象。
成祖抚剑观阵,见享殿金砖映出幻象:截教「金灵圣母」残魂与修罗「幽冥君」并立阵中,前者手持「龙虎玉如意」敲击阵图,后者以「血河剑」剖开地宫封印,无数身着元军服色的阴魂破土而出,为首者竟是被诛十族的方孝孺,其目无瞳仁,指缝滴着尸油,厉啸道:「朱老四,还我命来!」
第二折 道衍魂归说前因 金蝉奉旨破邪阵
道衍和尚已于永乐十六年圆寂,此时忽有白气从灵谷寺浮屠塔飘至孝陵,凝成半透明法相。成祖见之泣拜:「少师莫非知孝陵有变?」道衍叹道:「陛下可知,洪武年间,太祖曾得截教通天教主一缕残魂所化的『江山社稷图』?今金灵圣母借孝陵龙气,欲将当年被镇于地宫的诛仙四剑重炼成形。」
话音未落,东南方传来梵唱,金蝉子转世的道成和尚奉西天大雷音寺之命持「八宝功德钵」飞至。钵中飞出二十四诸天法相,各持降魔兵器抵住四剑。道成朗声道:「当年通天教主已身陨封神台,汝等残魂竟敢借皇陵气运作祟!」金灵圣母阴笑:「朱元璋杀戳太重,孝陵下镇压着百万怨魂,正好助我重立截教声威!」
此时地宫深处传来朱元璋的呵斥:「逆贼安敢扰朕清净!」但见龙纹金砖迸裂,太祖手持「斩马刀」的虚影破土,却被诛仙剑气斩成齑粉。成祖悲呼:「父皇!」急取「护世金牌」掷向阵眼,金牌却如泥牛入海,反被血河幡卷去七成灵力。
第三折 成祖焚香祭皇考 方孝孺显影诉沉冤
千钧一发之际,成祖突然想起道衍遗训:「皇陵之危,当以忠孝破之。」遂解下黄袍铺于享殿台阶,跪捧《皇明祖训》大声诵读:「朕承太祖高皇帝洪恩,定鼎燕京,今妖邪犯陵,愿以十年阳寿,换父皇安息!」诵毕以指血书「孝」字于金砖,鲜血竟如活物般向阵眼蔓延。
方孝孺阴魂忽在血光中显形,面色稍霁:「陛下可识得此剑?」手中现出半截断剑,正是洪武年间太祖所赐「御史铁券」。成祖惊道:「此乃先生当年拒草即位诏时所持之物!」方孝孺叹道:「吾非怨陛下取天下,乃恨株连十族之惨。今截教以邪法聚我等怨气,若陛下能为诸臣平反......」
道成和尚趁机以功德钵罩住血河幡,金光仙祭起「北斗七星灯」镇住勾魂牌,大呼:「陛下速宣《罪己诏》!」成祖立刻取过案头御笔,龙飞凤舞写下:「朕膺天命,抚临万方,然刑政有失,累及忠良......」诏书化作金色凤凰冲向诛仙剑阵,方孝孺等怨魂皆合十诵佛,手中断剑化作白鸽衔走阵图一角。
第四折 诛仙阵破显祥瑞 成祖泣祭明孝陵
随着《罪己诏》化作金光融入孝陵宝顶,诛仙剑阵突然剧烈震颤。金灵圣母残魂尖啸:「朱家人竟以人心善念破我杀阵!」话音未落,四剑被功德钵吸收入内,化作齑粉。血河幡崩解时,露出明太祖所藏的通天教主残魂 —— 其形如半透明水母,正蜷缩在江山社稷图残片上啃噬龙气。
道成和尚合十道:「阿弥陀佛,此魂已被陛下忠孝之念净化。」成祖再拜在地,见地宫深处升起万千光点,皆是被镇的建文旧臣冤魂,此刻尽化白鹤冲天而去。孝陵宝城上方浮现出北斗七星与二十八宿组成的「护世星图」,太祖虚影重现金身,抚成祖背道:「吾儿善守社稷,朕心甚慰。」
次日黎明,成祖率百官至孝陵祭祀,见石象生泪痕尽干,翁仲手中所持兵器皆生莲花。道成和尚献上从诛仙剑阵中炼化的「因果舍利」,言可镇国安民。成祖命人将舍利嵌入孝陵神道碑,又下旨为方孝孺等建文旧臣建「表忠祠」,亲书匾额「天地正气」。
尾折 忠孝护世传青史 佛道同辉耀大明
此战过后,孝陵每至夜晴,可见北斗星光与功德钵光芒交相辉映。道衍法相托梦成祖:「诛仙阵虽破,截教与修罗族必不甘休,陛下当以仁政聚民心,以忠孝固国本。」成祖遂下诏减免江南赋税,修订《永乐孝经》颁行天下。
百年后,万历朝学者于《金陵梵刹志》中记:「孝陵之战,成祖以血书孝,以诏恕罪,感天地泣鬼神,此乃真命天子之证。」又有《封神续编》载:「截教余孽欲借皇陵龙气复燃战火,却不料人间帝王以忠孝破之,方知天数终在有德者一边。」正是:
孝陵深处起妖氛,剑气冲霄泣旧臣。
罪己诏开天地眼,忠孝光寒神鬼心。
成祖挥泪安宗社,金蝉持钵渡迷津。
试看青史留芳处,不是刀兵是德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