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番话不知怎的就传到了老刘头的耳朵里,直气得他火冒三丈、怒不可遏。
想他虽然爱钱,可也不是那不要脸皮的,这孙子是他儿媳妇正经生养的,哪能说他家是靠生孩子、摆酒席专门来收礼金呢?
那孙氏却偏要如此诋毁,这不明摆着是存心想要败坏他家名声嘛!
老刘头本想着去找对方理论,可又一想,“好男不跟女斗”。还是找老婆子去对付她最好。
谁知,陈氏听说后只是一笑道:“你管她这些做什么?她有本事就让儿媳多生几个去。实在不行,大可以亲自上阵再生几个,只要她生得出,甭管有多少个,咱们都一个不落的去随这礼!”
这番话一出口,可把一旁的刘宁乐的不行:她“嘎嘎”的笑着,笑声传到前面吃饭的人耳朵里。
大家都笑说老刘头这闺女的嗓门还真不是一般的大,将来只怕是个厉害的丫头。
时光如白驹过隙般飞速流逝,转眼间便来到了阳春三月。
此时的乡村田野间一片繁忙景象,村民们纷纷开始着手培育秧苗,为即将到来的春耕做准备。
而那一片片金黄的麦田,也已逐渐成熟,快要迎来收获的季节。
老刘家作为村里的人口大家庭之一,自然也是忙得不可开交。
今年家中喂养的鸡数量众多,吃的自然也多,众人商议之后,决定带上家里的孩子们一同前往山脚下寻觅野菜,来喂养这些家禽。
这天清晨,阳光明媚,微风轻拂。胡氏早早地起床收拾妥当,背上一个硕大的竹篓子,招呼着家中的三个孩子出发去找野菜。
一路上,三个毛叽叽喳喳的说个不停,全是对田野的期待与欣喜。
春天的微风轻拂在人们的面庞上;那风带着丝丝的暖意,轻柔而散漫,让人的心情也不自觉的跟着轻盈了起来。
仿佛有只温暖而和煦的手自身上拂过,所到之处皆留下一片舒适与惬意。
路上到处都是刚冒出头的青青嫩草和能吃的棵棵野菜,还有许多已经盛开了的不知名小野花,分散在田野河沟的各个角落。
有洁白的、粉红的、鲜黄的;还有淡紫、和天蓝色的,搭配着嫩绿而充满生机的青绿色草叶,给这和煦的春日增添了勃勃的生机。
到达山脚后,大家很快发现了大片绿油油野草中生长着的小鹅菜和苦丁菜。
胡氏熟练地弯下腰,用手中的小铲子小心翼翼地将野菜连根挖出,放进背后的竹篓里。
别看这小鹅菜和苦丁菜长得普普通通,但其实它们不仅可以用来喂食家禽,人也是能够食用的。
只不过,这两种野菜的味道相对较苦,如果想要品尝其美味,就得在炒它时多放一些油才行,否则口感会很差劲。
所以,在如今这个不愁吃喝的年景里,村民们通常不会把它们当作日常的口粮选择。
也就是平日里没什么事情的时候,会去野外挖掘一些野菜带回去喂养家中的鸡鸭。
将这些野菜与适量的米糠或者麸皮搅拌在一起,那些牲口们一瞧见,都会争先恐后地抢夺食物,吃得可欢实啦!
而且比起单纯喂食粮食来,效果还要更好一些呢。它们吃多了,蛋下的也勤些。
这不,老刘家如今每天都能够收获七八个鸡蛋。上次恰逢镇上赶集的日子,他家一下子就卖出了一百多个鸡蛋。
大家自然就更乐意精心照料这些家禽们了。
家里三个妯娌,马氏刚刚坐完月子就负责在家里做饭,赵氏则负责照看小姑子以及家中的三个小孩子;而胡氏呢,一直以来都是个勤快能干的人,根本闲不下来,所以就带着大毛他们三兄弟一起外出挖掘野菜回来喂养那些母鸡们。
“二婶,您快看看我挖到的这是啥菜呀?”
大毛正埋头苦干的时候,突然挖到了一棵他从未见过的小野菜。忙举着问胡氏。
胡氏停下手中的动作,扭头看了一眼大毛递过来的野菜。
见那菜的叶子生长的偏长;叶丛生呈莲座状,叶子的边缘有不规则的锯齿,叶面上有细小的绒毛,触感较为柔软。上面还有几朵白色的小花。
她笑着说:“这是荠菜,你们要是看见了就挖些回去,等挖多了,咱们晚上包饺子吃。”
一听说可以包饺子吃,二毛和三毛都凑了过来,看那荠菜到底长啥样的。
随后,他们三个人便开始专注地寻找起荠菜来。
胡氏看着三个孩子,笑着摇了摇头。
都是爱玩的年纪呢,要想让他们认真做点事,还真不太容易。
带他们三个出来,主要是想着下个月家里的大人们就没时间来挖野菜回去喂鸡了。
他们要是能认得些,回头没事就来挖一些回去。
有能吃的,就直接炒来吃,不能吃的就喂鸡。
鸡多下几个蛋,等农忙时给家里添个菜也是好的。
庄户人家春天比冬天还要艰难些,冬天好歹还有大白菜和萝卜。
这时候却是青黄不接的时节,许多菜都刚种下。
大白菜和萝卜又都吃的差不多了,即使有剩下的,也是烂叶子的白菜、和糠芯的萝卜。
勉强能吃,人也都吃腻了。
一大两小挖了满满一背篓的野菜回去,下午的时候,几个人围拢在一起,蹲在院子中央开始处理这些新鲜采摘回来的野菜。
小鹅菜和苦丁菜则被剁成碎拌着麸皮喂了鸡。
洗干净的荠菜也被剁碎了,里面加了些过年剩下的咸肉一起拌匀。
胡氏和了大半盆的粗麦面,擀了饺子皮。
三个妯娌带着几个孩子热火朝天的包起了饺子。
刘宁此时已经可以爬着挪动了,不过,她只爬了两三次,让自家娘亲他们知道自己是个会爬的就行。
这样的行动方式实在不咋体面,后面她也就没有继续爬行,依旧被家里的大人抱着,想着再等上几个月,自己一定就能和四毛他们一样靠双腿来行走了。
她被二嫂胡氏抱着坐在腿上,看他们忙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