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荒族,一个曾经威震玄道天下、称霸一方的大族,其辉煌历史令人瞩目。
他们的疆域辽阔,涵盖了衡中域、木元域等数十个领域,领土之广,令人咋舌。
古荒族不仅拥有广袤的领土,更有十六境大能,十七境大能坐镇,其实力之强,足以威震一方。
这样的大族,与当今的人族相比,也不过稍逊一筹而已。
古荒族之所以能够如此强大,是因为他们是数个纪元前的天命种族,承天命崛起。
创造了属于自己的独特修行体系和神通道法,随后便不断发展壮大。
那些独属古荒族的法门,让古荒族的族人在修炼之路上如鱼得水,实力突飞猛进。
古荒族不仅在修行上有着卓越的成就,他们还善于凝聚族运,将整个族群的力量汇聚在一起。
这种族运的凝聚,使得古荒族在征战四方时无往不利,不断开疆拓土,扩大自己的版图。
在短短数万年的时间里,古荒族展现出了惊人的崛起速度。
他们从一个微不足道的小族,只能依附于其他强大种族而苟延残喘,迅速发展成为一个令人畏惧的大族。
然而,古荒族的崛起引起了其他强大种族的警觉,包括龙族、麒麟族、白虎族、魔族、羽族等,这些种族纷纷联合起来,对古荒族进行压制。
此外,随着古荒族的日益崛起和强大,许多古荒族的大能逐渐失去了他们最初的进取精神和血性。
他们变得自满和安逸,不再像过去那样积极地探索外部世界或追求更高的成就。
与此同时,古荒族内部也开始出现各种利益群体。
这些群体之间为了争夺权力和资源而展开激烈的争斗,甚至随时可能爆发内战。
这种内部的纷争不仅白白消耗了古荒族自身的底蕴,还使得整个族群的发展受到严重阻碍。
更为关键的是,当时的古荒族并没有一个能够威震全族的领袖人物。
这使得族内的各个部族缺乏统一的领导和协调,无法形成强大的合力。
再加上其他强大种族对古荒族的压制,古荒族的外部环境变得愈发艰难。
由于诸多强大种族派遣了大量的大能和附属种族的大军驻守在古荒族的边境,古荒族向外开拓的道路变得异常崎岖。
每次尝试向外拓展都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和代价,而且往往收效甚微。
在这种情况下,一些强大种族还派遣了古荒族的内奸混入其中,挑拨离间。
这些内奸利用古荒族内部的矛盾和纷争,进一步加剧了族内的分裂和内耗。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古荒族的天命逐渐黯淡无光,宛如风中残烛。
当那最后一丝天命彻底消散,古荒族的辉煌也随之烟消云散。
曾经威震天下的十六境,十七境大能们,也在岁月的长河中悄然坐化,他们的生命之火渐渐熄灭。
再加上之后因为诸多强族的压制,古荒族也没有族人有能力突破那至高无上的十六境大能之境。
古荒族的衰落,让其他强族看到了机会。
这些强族们纷纷蠢蠢欲动,如饿狼一般,对古荒族的一切展开了疯狂的瓜分。
然而,此时的古荒族已经失去了十六境,十七境大能的庇护,就如同失去了脊梁的大厦,摇摇欲坠,无力抵挡几大强族的猛烈进攻。
在这场残酷的战争中,古荒族的各个部族不断遭受灭顶之灾,大量的古荒族族人成为了被清算的对象。
毕竟,古荒族在承天命崛起之时,曾经攻灭打压过不少其他种族,如今古荒族衰弱,那些曾经被欺压的种族自然不会放过这个痛打落水狗的机会。
就这样,曾经强大无比的古荒族在众强族的围剿下,逐渐走向了消亡的道路。
最终,只剩下少量的古荒族遗留在玄道天下的一些边荒小域、混乱之域,以及一些洞天秘境之中,苟延残喘。
而如今的大秦皇朝东南四十八州之地,正是昔日古荒族四大皇部之一的苍羽皇部的祖庭所在之地。
这里,还留存着古荒族的后手以及残余的洞天秘境,仿佛在默默诉说着那段辉煌而又悲壮的历史。
而现在即将在这里显世的十二座洞天秘境,因为当时开辟时是以这里为标点,所以只能在这片范围内开启并在虚空中寻找。
不仅如此,最近东南四十八州的混乱局势,极有可能是古荒族的高手在背后推波助澜。
毕竟,只有将这潭水搅浑,他们才能够有机会趁虚而入,进入那十二座洞天秘境。
更进一步地说,古荒族很可能已经有了详细的谋划,甚至有可能通过空间挪移的方法,将这十二座洞天秘境直接带走。
这样一来,他们就能完全掌控这些珍贵的资源,而其他人则无从染指。
更让人担忧的是,古荒族或许已经设下了一个巧妙的陷阱。
他们可能会故意放出其中的几座洞天秘境,引发人族、龙族以及其他种族的高手们相互争夺。
而在这个混乱的局面中,古荒族便可以趁机实施他们自己的计划,坐收渔翁之利。
这无疑是一个阴谋,但却非常有效。
最近,已经有不少龙族、羽族和魔族的高手悄然潜入了东南四十八州,显然是因为古荒族遗留的洞天秘境即将开启,所以被吸引而来。
而人族这边,也并非只有大秦皇朝的势力参与其中,许多其他势力同样嗅到了这次洞天秘境争夺的机会,纷纷派遣高手潜入,企图在这场混战中分得一杯羹。
不仅如此,古荒族并非唯一一个心怀叵测的族群,就连强大如龙族这样的种族,也同样企图借机在人族的领地内兴风作浪。
这其中的缘由并不难理解,毕竟在这个纪元中,人族顺应天命崛起,并以惊人的速度发展壮大,其成就甚至超越了其他纪元中的天命种族。
如此辉煌的成就,自然会引发众多强大族群的忌惮与不安。
然而,对于大秦皇朝来说,要应对这样的局面绝非易事。
大秦皇朝对东南四十八州的控制力本就相当薄弱,如今各方高手云集于此,更是让局势变得错综复杂。
面对如此众多的势力,大秦皇朝显然无法轻易得罪其中任何一方,否则恐怕会引发一连串的连锁反应,给自己带来无穷无尽的麻烦。
在这种情况下,大秦皇朝也只能无奈地选择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对这些事情听之任之。
尽管这种做法可能会让人觉得有些软弱,但在如此艰难的形势下,这或许也是一种权宜之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