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小海在心中盘算了一下。
手表生意不会暴力那么久,卖上个一年半载会遇到很多竞争对手。
到时候也就是普通利润。
关键是还操心每个环节。
重生后不是为了当苦力的,是要当老板的。
当老板就需要组建自己的团队。
现在基本上没有可用之人,必须想办法把张磊和齐武二人给抽调出来。
张磊灵活,可以负责营销这方面,齐武比较木纳,可以负责后勤和供应链。
想通后,赵小海已经知道怎么安排这些人这些事。
告诉张磊二人,自己先回去进点货,让俩人等自己的电话。
给武校留下一个星期的货,把货款和预付款结清。
赵小海坐着车晃晃悠悠的回到了市区。
火车站广场总是人头攒动,喧嚣嘈杂。
刚到火车站转车,就看到了小伙子李强。
还是一如既往的拎着大编织袋在拾荒。
李强也在同时间看到了赵小海,兴奋地过来打招呼。
少年单薄的身体透露出一股机灵劲。
“哥,我到处找你,就是找不到你。”
赵小海也招呼着这个十五六岁的少年,到附近找一个面馆,点了两碗烩面几个小菜。
李强眼神里夹杂着些许迷茫与疲惫,却又是掩盖不住内心透露出来的机智,一边吃一边说道。
“哥,上次你让我盯住的几个人,我后来听说……”
话说到一半,被赵小海给强行打断了。
“好好吃你的饭,别想那么多有的没的。”
“哥,我想跟着你干,我家里穷,想找点事儿做,挣点钱。我觉得跟着你肯定有饭吃。”
赵小海心中一动,眼前这个少年的处境让他想起了曾经的自己。
而且,他敏锐地意识到,李强或许能成为他商业布局中的重要一环。
赵小海打量了李强一番,觉得这孩子虽然瘦弱,但眼神坚定,透着一股机灵劲,有值得培养的价值。
于是,他说道:“要不这样,你帮我个忙,我给你工钱。我这有些货啊,需要有人帮忙周转一下,从一个地方送到另一个地方,你愿意干不?”
李强一听,眼中满是惊喜,连忙点头:“愿意愿意,大哥,你说咋干,我保证给你干好!”
赵小海笑着拍了拍李强的肩膀:“行,那从今天起,你就跟着我干。不过这事儿得小心点,不能出岔子。
先给你点钱,你拿着吃饭。我知道你住的地方,我会去找你。”
递给了李强20块钱,少年接过钱满口感谢地离开了。
到广场上公共电话亭给周哥打个电话,告诉他可以送货了,不要坐火车,租个面包车过来,租车的钱来了结账,要保证安全第一。
采购货单也让周哥登记好,又核实了一遍,这才放心的挂断电话。
先把三成定金1万多块钱给汇了过去,赵小海现在只剩下千把块钱,这两天在少林寺买的货款和预收货款花得是一干二净。
但是千把块钱也有用处,现在是10月份。
绿城在10月份承办了全国第一届青少年运动会。
具体时间是10月6号到10月18号。
开辟第二个销售渠道才是一个合格的老板。
到了体育场管委会,登记了信息,交了500块钱的押金,终于获得了一个摊位。
这个摊位以后有张磊负责守着就行。
到时候从江浙运回来的蛤蟆镜、手表、喇叭裤这些东西正好卖个好价钱。
回到火车站,喊上李强,在小伙子的介绍下租了几间房子当成仓库,看一切都准备就绪,开始回家。
刚到小卖部,就在这个时候,老张过来了,和想的一样,老淫棍看了郑小雪好久,和赵小海说话时,还没擦干流下的口水呢,老张小声的跟赵小海说:“这小骚货(除了老婆外他对所有其他女人的称号)挺正点,搞过没啊?”
赵小海鬼笑了一下,说:“快要得手了。”
说这句话,赵小海就是想看他那无比羡慕、无比龌龊的表情。
果真,老张直吧嗒嘴,说道:“行啊,小子,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荡。”
感慨完后,悻悻的走了,连烟都没买,过了一会才回来买烟,走的时候一直盯着郑小雪看,最终还是带着羡慕嫉妒恨的心情离开了小卖部。
郑小雪恶狠狠的看着老张离去的背影,又恶狠狠的说了三个字:“老色鬼!”
“哈哈,不对,是老淫棍!”
“对,老淫棍,你怎么和这样的人这么熟?”
“臭味相投呗。”
“我看也是,你象他那么大时,也不会比他好到哪去。”
“不用象他那么大,现在已经比他更有修为了。”
这时候郑小雪做了一个中指向上的手势,赵小海哈哈大笑,这个小姑娘,越来越有趣了。赵小海开始给她讲各个熟人之间的故事,她就爱听那些比较八卦的事,这个大概就是女孩子的天性。
从来到这里到现在已经几天过去,她已完全适应了她的角色。
赵小海不在的这几天,又来了几个应征的,结果是郑小雪全都不满意,找了很多借口把这些想来上班的人全部打发了。
赵小海知道后也没说什么,呵呵,她有主人翁精神说明她已经非常喜欢这里了。
“我出去几天,给家里买了一台电视机,还是日本货。”赵小海开口说道。
“电视机在哪呢?我怎么没看到?”郑小雪诧异的问道。
“等会送过来,晚上就可以看电视了。”
趁着郑小雪正在忙活着商店里的事,赵小海到库房把电视机收到了空间里面,出去晃悠了一圈。
抱着电视机施施然的回到了小卖部。
郑小雪看真的有电视机,兴奋得不得了,欢呼雀跃的围绕着电视机转了一圈。
左邻右舍的看到赵小海添了一台电视机,也是纷纷来帮忙。
在众人合力之下,用一根大木棍把天线给架了起来。
电视机一阵闪烁之后,出现了彩色画面。
正巧赶上当时热播的电视剧《霍元甲》。
激昂的主题曲响起,“昏睡百年,国人渐已醒……”
那熟悉的旋律瞬间像一只无形的手,将路过的左邻右舍吸引过来。
最先被吸引的是一群孩子,他们像欢快的小鸟,叽叽喳喳地围在电视机前,眼睛紧紧盯着屏幕,连手中的零食都忘了吃。
紧接着,忙碌了一天的大人们也被吸引,放下手中的农具,慢悠悠地走进小卖部。
不一会儿,小小的小卖部里就挤满了人,大家或站或坐,眼睛都直直地盯着电视机屏幕。
赵小海顺手从自家搬来几条长凳,一边招呼着大家坐,一边乐呵呵地说:“这电视买来就是让咱大家伙儿有了个乐子。”
东街的王婶也笑着附和:“是啊,以前晚上除了唠嗑就没啥事儿干,这下可有得看咯。”
郑小雪看着满屋子的人,心里乐开了花。
她一边热情地招呼着大家,一边在人群中穿梭,推销起小卖部的零食和日用品。
“张大哥,来包烟不?看电视剧的时候抽着,那叫一个舒坦。”
“小朋友们,要不要来瓶汽水呀?甜甜的,可好喝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