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南都护府内,副将马肃接到徐荣的命令,率领一支精锐骑兵从允吾城疾驰而出,突然奔袭枹罕。
自封河首平汉王的宋建,本以为在自己的地盘上稳如泰山,对这突如其来的攻击毫无防备。
马肃的骑兵迅速冲入枹罕城内,宋建在慌乱中被马肃生擒。
他身旁的文武百官也未能逃脱厄运,被就地斩杀,枹罕瞬间落入徐荣之手。
再说安定郡太守赵云,他忽然屯兵漆县,这一举动可把董卓吓得坐立不安。
漆县原本只是雍州扶风郡泾河中游的一个小县,多年前被安定郡的羌人占据。
赵云在收复安定郡时,顺势将漆县强行占领。
若董卓还盘踞在洛阳,或许对漆县还不会太过在意。
但如今他退守关中,漆县就像一颗扎在他喉咙里的刺。
要知道,从漆县到长安不过四百里的距离。
若有一支骑兵从漆县奔袭而出,一天时间就能抵达长安。
如此近的距离,让董卓如何能安心?
种花部落的强大,已经远远超出了他的想象。
想当初,韩遂、马腾在凉州横行多年,就连足智多谋的皇甫嵩和强悍的自己竭尽全力,都未能奈何他们。
可种花部落仅仅用了短短两个月时间,就将这两人一个斩杀,一个生擒。
想到这里,董卓感觉到了自己的脊背阵阵发凉。
身边住着这样一个强大的恶邻,时时刻刻面临着他的强大威胁,他怎么能睡个安稳觉?
而且这个恶邻几乎统一了凉州,还掌控着富饶的河套地区。
这份强大的实力,怎能不让他心惊肉跳?
于是,董卓一边在漆县通往长安的大道上驻扎了一支万人大军,又在陈仓驻扎了万人,以此来防范漆县方向的威胁。
同时,他还不忘通过朝廷,试图结好“雄飞单于”,也就是种花部落的首领布日古德,希望能缓和与种花部落的关系。
安西都护府的徐荣也没闲着,他率领大军不费吹灰之力就拿下了敦煌郡和张掖郡,为进军西域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
如今,种花部落大力推行教育,终于收获了累累硕果,涌现出了无数军政人才。
种花部落规定,每个县都必须开办县学,每个乡都必须开办乡学,教授由刘昆亲自主编的教材,内容涵盖识文断字和基础数学。
所招收的学生不仅免收学费,还包食宿。
三年后毕业,成绩优秀者可以升入郡学。
每个郡都设有郡学,郡学里还有中等专业学校。
这些学校教授的不是传统的儒学经典,而是刘昆联合九原科学院编写的非常实用的师、医、农、林、水利、畜牧等知识。
这和后世的中专是不是很相似?
这些中专学生毕业后,会被分配到县、乡,担任对口专业的小官小吏。
文官系统的最高学府是九原大学,这里培养出来的毕业生几乎都是郡县之才。
只有那些学习成绩优异,还有做出了突出政绩的人,才有资格到九原大学进修,担任更高一级的职务。
在种花部落,自古以来“皇权不下乡”的传统被彻底打破。
每个县下面设有十个左右的乡,每个乡有十个编制。
乡里设立乡长一名,负责总管全乡政务。
还有两名副乡长,一名副乡长负责民政,其中教育也是他主抓的范围之一。
要是这项工作没做好,他就会被免职的。
另一名副乡长基本上由退伍军官担任,管理本乡的军事及缉捕盗贼。
军事方面的事务,包括本乡的兵员征召、民兵集训等都由他负责。
种花部落实行义务兵制度,要求辖区内每个成年男子到了十六岁都要服兵役。
就算进入了县学、郡学、九原大学,同样实行军事化管理。
除了文化课,军事课是必不可少的。
每日必须有一部分时间进行身体素质的锻炼,和练习骑射、搏杀、阵型等等军事知识。
军事才能突出的人,可以直接征召进入军中担任基层军官。
义务兵制度是强制性的,不分贵贱、贫富,人人都要服兵役。
逃避兵役在种花部落是绝对不被允许的,因为代价实在太大。
不仅要面临巨额罚款,更重要的是从此无法进入官吏行列。
不过,种花部落军队义务兵是有待遇的,足以抵消因他进入军队家里缺少他这个劳动力带来的损失。
而且,种花部落的主战部队待遇很高,一般的士卒都能凭借军饷养家糊口。
到了上尉排长的时候,已经够家里人过上妥妥的小康生活了。
民众们基本上都是主动要求服兵役的,比中原那些强拉壮丁的情况好得太多。
经过刘昆九年不懈的治理,如今的种花部落从民政到军队,并不缺少基层人才。
更重要的是,种花部落原来的胡人基本上都已经成功汉化了。
他们以前不管是匈奴人、鲜卑人、羌人还是氐人等等,如今基本上都能说汉话、写汉字。
年轻一代如果不是民族特征太明显,几乎都很难分辨出他们以前的民族了。
戏志才、贾诩、黄玄三人看到这种情况,对刘昆佩服得五体投地。
在他们看来,亡国并不可怕,灭种才是最可怕的事情。
以后只要种花部落还在一天,这并州、凉州及周边的占领区,就只有汉人这一个民族了。
当然,刘昆的这些举措,仅仅局限于这些地方。
像雁门郡、太原郡这些地方,要是他带头实施这些政策,恐怕天下所有的世家都会将他当做公敌。
随着地盘的扩大,官吏的增多,种花部落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贪腐现象。
不过,刘昆采用了很多方法来严查贪腐、重办贪腐。
他推行了异地任职制、保举连坐制、异地审计制等,能想到的办法都用上了。
老狐狸贾诩手上的校事府密探遍布天下各州,种花部落辖区自然也不例外。
他的监察部几乎全力运转,无数贪官污吏被揪了出来。
那些数额巨大的贪官,脑袋被悬挂在衙门前示众,无数受牵连的人和家属全部被投入监狱劳动改造。
在这些受牵连的人中,不乏民政、军队方面的俊杰人才。
在种花部落,“一人下地狱,幸福三代人”的事情是绝对不可能发生的。
既然这些人敢伸手,那他们就得有全家人被拖下地狱的觉悟。
一人犯事,直系亲属无论官职高低一律免职,全部送进劳改场进行劳动改造。
如果那些家属为了不想连累而叛逃,那带给他们家人的将是灭顶之灾,自己也逃不过校事府的追杀。
虽然有大量人为这些被贪官所连累的亲属说情,就连戏志才、黄玄,还有各都护府主将都忍不住来找刘昆说情,希望能留住这些人才,但都被刘昆毅然拒绝了。
刘昆也很无奈,他的“高薪养廉”政策已经极大地提高了官吏们的待遇。
比起朱重八那种“自己过苦日子,别人必须跟着他过苦日子”的做法,种花部落官吏们的待遇不知道要高多少倍。
这种铁血手段所取得的效果很明显,种花部落官方清正廉洁程度绝对是世所罕见的。
可即便如此,还是止不住那些贪官前赴后继,就像飞蛾扑火一样。
只能说,人的贪欲是无穷无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