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人会认为,即便有徐达和胡惟庸的支持,朱棣就能与朱标平起平坐。
即便是马皇后,也深信徐达和胡惟庸即便认了朱棣这个女婿,也不会支持他与朱标争夺皇位。
但有些事,哪怕是一点点的苗头都不能有。
皇家最是无情。
为了那张龙椅,多少父子、兄弟最终血流成河?
马皇后平日里爱读史书,唐太宗李世民虽被称作千古一帝,但他杀兄囚父的罪名始终无法洗清。
究其根本,还不是因为李渊一开始看到了苗头却没有果断处置,反而放任其发展?
到了玄武门之变时,李世民与李建成之间的争斗,早已不是李渊以父皇或皇帝的身份随便说句话就能平息的了。
那已不是普通的兄弟之争,而是两个派系、各自一大批文臣武将及其背后家族的生死较量。
正因为史书上这样的例子屡见不鲜,马皇后毫不犹豫地第一时间叫停了朱棣那不切实际的想法。
结亲,尤其是皇子的结亲,从来就不是小儿女之间那点事。
背后的牵扯、勾连、算计、考量……实在太多,说上三天三夜也说不完。
但无论如何,马皇后再疼朱棣,也不会眼睁睁看着自家原本大好的形势被朱棣这突如其来的异想天开破坏。
见马皇后态度如此坚决,朱棣无奈地瘪了瘪嘴,满脸委屈地装可怜。
“母后,您是不是想得太多了?”
“那胡馨月也不是胡大学士家的嫡系,不过是个侄女罢了,按理来说,没那么重要吧?”
马皇后抬头瞥了自家这还不死心的小子一眼,没好气地斥道。
“朱棣,本宫最后警告你一次,此事就此作罢!”
“否则,本宫不介意把你关到王府里一年半载,让你醒醒脑子!”
“你可以试试本宫能不能做到这一点!”
听到自家母后连自己的大名都喊出来了,朱棣彻底颓了,知道自己完全没机会了。
朱老四这下算是彻底颓了,老老实实地认错,然后低垂着脑袋走出了坤宁宫。
不过,此时的他,暗戳戳地琢磨起一件事来。
‘这事儿是不是可以走走大哥的路子呢?’
‘若是这样轻易放走那小娘子,岂不太可惜了?’
刚想到胡馨月,朱棣猛然间记起一件事来。
他去胡府意外结识胡馨月,完全是为了去凤阳老家种地,顺便学习技术。
人都要离开应天府了,还谈什么?
朱棣慢悠悠地离开了坤宁宫,而马皇后却一直静静地坐在那里。
许久,她才沉声吩咐:“去问问,陛下在哪儿,本宫要见他!”
一旁的女官连忙躬身应答,随即快步离开了坤宁宫。
不久,马皇后神色严肃地坐在凤辇上,一路来到了御书房。
看到马皇后那面无表情的样子,原本想开个玩笑、说点俏皮话的朱元璋,脸色立刻沉了下来。
“皇后,谁惹你生气了?”
马皇后挥了挥手,其他人退下后,她才苦笑着说道:“还不是我们家那老四,他看中了一个姑娘,兴奋地跑来说要娶她。”
“别的不说,老四的正妃本就是天德家的嫡女,这次他看中的姑娘居然是惟庸的侄女。”
“你说,我怎么可能同意!”
“真要让他娶了这姑娘,兄弟之间岂不是乱了套?”
朱元璋一听这话,脸色更加难看。
“那混账在想什么?”
“他怎么会看上惟庸家的侄女?”
“而且,咱没记错的话,惟庸家的侄女不是被李善长家的混账侄子退婚了吗?”
“怎么着?”
“惟庸家的侄女真就倾国倾城,还在你这个母后面前闹起来了?”
马皇后苦笑着接话:“我哪知道老四是怎么想的。”
“那孩子只是一个劲儿地说,惟庸家那姑娘特别,他看上了!”
朱元璋听到这话,顿时火冒三丈。
“特别?”
“怎么个特别法?”
“难不成因为被人退过婚所以特别?”
“再说了,再怎么特别,也不是老四那混账能娶的!”
“皇后,你没错!”
“老四已经娶了天德家的闺女了,要是再把惟庸家的侄女娶了,那还得了?”
“那混账是想上天不成?”
马皇后微微颔首,心中亦是如此思量,此事断不可退让,一旦开了先例,后患无穷。
“我也觉得不能退让,这不才来找你商量对策嘛!”
朱元璋沉思片刻,忽然抬头,眼中闪过一丝兴奋。
“皇后,我想到个好主意!”
“这样,你下一道懿旨,把城里那些权贵家的子弟都召集起来。”
“随便找个由头就行,只要有个场合让他们互相认识一下就好。”
“到时候,我也想看看,惟庸家的女儿到底有何特别之处,竟让老四如此神魂颠倒。”
“另外,借此机会,看能不能给惟庸家的侄女找个好姻缘,这样就能一劳永逸了!”
这主意一出,马皇后立刻笑着点头称赞。
这法子不仅没有丝毫强硬之处,还能彻底断绝朱棣的心思,同时又能体现朱元璋对臣子的关怀,真是一举两得,妙极了!
(本章完)
------------
马皇后即将举办一场宴会,邀请的是应天府内达官显贵家未婚的公子和。
这消息仅仅半天时间,便已传得满城风雨。
许多人跃跃欲试,想要借此机会为自家儿女谋得一门好亲事。
然而,对于那些本就具备参与资格的家庭来说,他们只是将此事视为一场较为庄重的聚会罢了。
对于他们而言,同层次的同龄人大多早已相识,只是交情深浅不一。
如今有了这样一个机会,对于那些心思缜密的大户人家家长来说,简直是再好不过了。
虽然对于他们这种家庭来说,找个门当户对的亲家联姻,本是理所当然。
但终究要嫁娶的,是自家的孩子。
若是娶了个祸害回来,或者招了个祸害女婿,那自家孩子的一生可就毁了。
因此,有了这样一个机会,让年轻人自己见见面、聊聊天,回来后再听听他们的意见,也是个不错的方式。
更何况,不少对自家儿子颇为自信的大户人家,正指望着这种机会让自家儿子在宫中露个脸。
若是能得到陛下或皇后娘娘的一句夸赞,那未来的前途可就稳了。
常言道,临时抱佛脚总比不抱好,眼看宴会即将到来,那些希望自家孩子在众人面前大放异彩的家长们都紧锣密鼓地准备起来。
作为应天府中的显赫家族,胡惟庸府上也收到了邀请函,毕竟他也是这场宴会的重要推手之一。
胡惟庸看着眼前刚送达的两封邀请函,心中不禁生出一丝疑惑。
总觉得哪里不对劲。
胡仁彬那小子,虽然自己对他并不待见,但毕竟是胡家的嫡长子,收到邀请函也是理所当然的事。
可胡馨月只是自己的侄女啊。
她不过是寄居在自己府上,由自己这个大伯教导罢了。
尽管自己对她宠爱有加,视如己出。
但在这个讲究身份、出身的时代,这小丫头按理来说是没有资格收到邀请函的。
可偏偏,这邀请函就这么堂而皇之地送到了自己的府上。
胡惟庸无奈地咂了咂嘴,琢磨不透宫里那位到底在打什么算盘。
这到底是想拉拢自己,还是另有图谋?
他怎么也想不明白!
他哪里知道,朱棣背地里竟然策划了一出“王子与灰姑娘”的戏码,自然猜不到这背后的故事。
因此,他只能暂时将疑问藏在心底。
去是肯定要去的。
不去未免太不给皇家面子了。
但在去之前,总得给这两个人“培训”一番才行。
不然胡惟庸还真是不放心。
他吩咐胡义将胡仁彬和胡馨月叫到书房,将两封邀请函推到二人面前,努了努嘴。
“你们两个看看,就知道我为什么找你们来了!”
兄妹二人翻开邀请函一看,顿时愣住了。
“爹,我和堂妹都要去?”
“嗯,怎么,你有意见?”
听到胡惟庸那三分漫不经心、七分火气的“嗯”,胡仁彬刚冒出的那点欣喜和念头,顿时被压了回去。
“没有、没有,我哪敢有意见!”
“这不是难得有机会进宫,正好去长长见识嘛!”
一听胡仁彬这话,胡惟庸顿时觉得太阳穴一阵发疼。
果然,自己之前跟这逆子说的那些话,全都成了耳旁风,他压根就没记住。
胡惟庸毫不客气,一把抓住那混小子的耳朵,任凭他如何哀嚎,硬生生将他拽到面前,目光如刀,厉声喝道。
“胡仁彬,我再警告你一次!”
“咱们家现在唯一的任务就是低调行事,安安稳稳地待在家里。”
“你要是敢在宴会上、惹麻烦,老子就直接把你送进宫去当太监,伺候皇上。”
“你不是一直想进宫见识吗?”
“行,当太监你就能在宫里待上几十年,彻底满足你的好奇心,怎么样?”
胡仁彬顿时吓得魂飞魄散。
天哪,这真是自己的亲爹吗?
平日里教训自己也就算了,现在居然要把自己送进宫当太监?
他可是胡家的长子嫡孙,唯一的继承人啊,难道老爹真的不在乎家族传承断送在自己手里?
然而,看着胡惟庸那冷峻严肃的表情,胡仁彬只能拼命点头,不敢有半点违抗。
因为他意识到,老爹这次是认真的,如果自己再敢胡闹,恐怕真的会被送进宫去。
一想到那些太监面无血色、声音尖细的模样,胡仁彬不由得打了个寒颤,连忙答应道。
“听见了听见了,孩儿记住了,这次去宴会,我一定老老实实待着,绝不惹事。”
胡惟庸盯着胡仁彬,确认他确实怕了,这才缓缓松手。
“小月儿,大伯就不多叮嘱你了。”
“你比你哥懂事得多,一向靠得住,不过你到时候多留意一下你哥。”
“要是他真闹出什么事,立刻拉着他离开!”
“咱们宁愿提前退场,也不能惹出麻烦!”
胡馨月乖巧地点了点头,表示明白。
看着小侄女如此听话,再瞥见自家那逆子听到自己让他妹妹盯着他时,一脸不服气的样子,胡惟庸只觉得太阳穴突突直跳。
他咬了咬牙,心里暗想,实在不行,就多揍他几顿吧!
下手重一点,多打几次,总能把他打明白了吧?
胡仁彬早已摸透了老爹的心思,一看他那表情,就知道自己又要挨揍了。
这几乎已经成了本能反应,他立刻一个激灵站起身,赶紧拍着胸口保证。
“爹,您放心,孩儿一定谨记您的教诲,乖乖待在角落里吃喝,到点就走,绝不惹是生非!”
“孩儿发誓!”
听到这番誓言,胡惟庸半信半疑地点了点头。
好吧,暂且相信这逆子一回,且看日后如何!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