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乐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他心中有所顾虑。

朱元璋将玉如意放在桌上,冷眼看着夏白,严肃地说道:“官府经营商业不可行。”

“宋元两朝的教训已经证明了这一点,官府经商只会助长*,只会加重百姓和朝廷的负担。你所说的内容虽然诱人,但我们不能答应。”

\"我大明官员本就贪得无厌,若再涉足商业,只会变本加厉。\"

\"此事万万不可轻举妄动。\"

朱元璋沉默片刻后,最终决定否决。

他深知手底下那些官员的德行。

如今连最基本的禁令都无法严格执行,官场已然乌烟瘴气,若再放开经商之途,恐怕天下再无清廉之官。

夏白淡然一笑,语气平静:\"陛下有所误解。\"

\"臣确实有意开通商路,但臣所指的商路,与陛下想象中的截然不同。\"

\"以往官府主导的经营,大多是由上层官员操控,靠的是权力压迫和强制手段,借此任意抬高价格,剥削百姓,而臣所建议的体系,则是多层次的架构。\"

\"真正的管理者只能是官职之人。\"

\"其余大部分不过是普通的商人罢了。\"

\"想要从商跃升为官,必须通过朝廷的严苛审查,一旦发现违法乱纪或*行为,立即依法惩处。\"

\"朝廷还可以直接委任地方官员兼任商官。\"

\"除此之外。\"

\"还有更为重要的一点。\"

\"这些所谓的商人需要缴纳个人税,达到一定收入水平就必须缴税,以此区分商官与普通官员,即使日后离开公职,这一规定依然适用。\"

\"在我的构想中。\"

\"官员的主要职责是人事管理,而原本由低级官吏承担的任务,则全部交予商人执行,但同时也给予他们晋升的可能性,不过需要设置相应的约束条件。\"

\"此外。\"

\"过去官府经商往往与地方官员勾结成一体。\"

\"而所谓的国有企业,却*于地方之外,接受地方监督的同时,还负有监督地方的功能。\"

\"若有国企违规滋事,干扰民生,由于其不属于地方机构,钱粮不经过地方官府,便无需像从前那样互相包庇,可直接上报朝廷,朝廷自会采取行动。若地方官员为非作歹,危害百姓,这些国企也有权向朝廷举报。\"

\"这就是臣所说的朝廷另一双眼睛。\"

朱元璋微微点头。

夏白已经说得相当清楚了。

就是要对所谓的“商官”进行一定的差异化处理,让他们始终处于较低的位置。

即使日后进入中枢,也会因税收等因素受到制约。

除此之外……

朝廷直属的国企并非由地方官府管辖,而是像一颗钉子一样插入地方,以此来相互监督地方事务,使朝廷能够更好地了解实际情况,这种做法无疑具有前瞻性和长远眼光。朱元璋轻轻抚着下巴,神情变幻莫测。朱标也在默默思考,认为此法可行。明朝疆域广阔,朝廷难以全面顾及,即便是在应天府,对地方状况也未必能全面掌握,若能借助国企形式在当地布下耳目,不仅有利于国家安定,也能对地方官员形成极大震慑。

朱标恭敬地说道:“父皇,儿臣认为不妨尝试一下。”

“眼下盐业已在夏白手中有所成效,不出几年,朝廷不仅能回收成本,甚至可以获利,这不仅能打击私盐商贩,还能减少商人的高额利润,为百姓减负,实在是一举多得。”

朱元璋瞥了朱标一眼,又看了看夏白,心里有些不安。

他说道:“应天府和其它布政司不能相提并论,这点你应该很清楚。”

夏白点头笑道:“陛下圣明。”

“京都盐业的运营方式在各地并不通用,这除了需要盐池,还需要煤矿的支持。目前来看,这种模式更适合北方,南方推行起来则较为困难。”

“而且制盐的成本不算太高,最大的开销在于运输。”

因此,他提议将驿站分成两部分:一部分维持现状,另一部分改为‘邮局’,专用于转运货物;或者,朝廷可以在驿站沿途再建一家国企,专注于货物运输。

朝廷可发行专用的‘票引’,根据商品种类、重量等因素进行定价。当然,若有军国大事,驿站优先,但在平时,‘邮局’也可以使用那些便捷宽敞的道路。”

朱元璋皱眉沉思,驿站关系到军国大事的传递,他虽多次精简官府,但从未动过驿站分毫,他知道情报的重要性,兵贵神速,而信息传递同样价值连城。

驿站的地理位置虽佳,但大部分时间都处于闲置状态,即便天下交通如此繁忙,驿站也只在极少数的日子里派上用场。这种资源的浪费无疑令人惋惜。若能善加利用,不仅能够增加朝廷的财政收入,还能借此掌握各地商业活动的情况,帮助朝廷了解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甚至可以遏制走私行为,掌控信息流通。

然而,驿站牵涉甚广,稍有不慎便可能影响国家大事。尤其是在边境局势紧张之时,耽误军事情报的传递,后果不堪设想。

朱元璋对此顾虑重重,不敢贸然行动。

夏白早已料到朱元璋的担忧,于是躬身说道:“驿站的问题并非急需解决,尤其是北方,因其煤矿资源丰富,暂时不必着急调整。臣建议先在北方各府开办盐业企业,既能减轻百姓负担,又能缓解朝廷的压力。”

夏白深知改革需循序渐进,他虽然希望彻底改革驿站,但他明白朱元璋不会轻易接受。因此,他提出开办盐企,既可逐步推进改革,又能通过盐业带动就业、促进基础工业的发展,并将自己的商业理念推广至全国。

他要从朱元璋不太在意的“商”入手,只有当商业力量壮大,培养出足够的人才,积累足够的实力,并显着推动社会进步后,朱元璋才会意识到商业的重要性,进而愿意改变那些根深蒂固的制度。

朱元璋听后眉头紧锁,严肃地说:“你的提议不错,但我们没有多余的资金支持你。仅应天府一项就花费了四万两白银,若是在整个北方推广,几十个府的开销将是天文数字。我们确实想帮忙,但实在是无能为力。”

朱元璋直视夏白,他知道对方不会轻易放弃。既然已经谈了这么多,总不能空手而归。他倒要看看,夏白如何自筹资金。

夏白当然明白朱元璋的难处,直接要求拨款显然不可能。所以他转而寻求政策支持。

夏日白说道:“此次臣所求,并非银钱。除了将地方灶户并入盐商体系,再获取部分必要的煤矿外,更重要的是恳请陛下允许臣参与铁矿的开采。臣的要求其实并不高,既然朝廷无法提供,那便自行解决,依靠工人们自己挖掘矿石,提炼出制造蒸汽机所需的生铁。若能成事,说不定还能进一步改进蒸汽机技术,让它服务于铁矿的开采工作。”

“望陛下恩准。”

今日事务繁杂,可能仅更新两章。

——

“铁矿?”

朱元璋略感惊讶。

他还以为夏日白会提出什么过分的要求,谁知只是希望得到铁矿开采的权力?

如今大明的铁矿开发既有官方经营也有民间自发。他对那些国营铁冶场并无太多好感,在洪武七年时曾下令设立十三个国营铁冶场,每个场设一名正八品的大使和一名正九品的副使。

对这十三个国营铁冶场,朝廷每年都有明确的产铁指标,总计达到八百零五万斤以上。

当然,这并非大明实际的年产量。

除了这些国营铁冶场,大明还有大量的铁资源来自民间,朝廷则以铁课的形式征税。

为了避免破坏环境,开国之际,大明就划定了铁矿开采的具体区域。起初由于库存不足,不得不开设了十三个国营铁冶场,但随着时间推移,库存逐渐充裕,已能满足需求。因此这两年,他接*布诏令,停止了多个官营铁冶场的运作。

从前铁矿稀缺,朝廷需求量大,不得不建立官营系统,但现今铁矿资源充足,百姓自行开采的铁品质甚至优于官营产品,所以他早有打算,计划逐步关闭这十三个铁冶场,转而交给附近民众自行采炼,朝廷只需按照十五分之一的比例征收铁课即可满足自身需求。

这在他看来,也是一种仁政之举。

太平盛世应无闲置的人才,亦不应有闲置的资源。如果利益不属于官府,则属于民众。民众获益,则财富源泉通畅且对官府有利;官府独占利益,则财富来源受阻必然损害民众。如今各地冶铁活动频繁,军需无忧且民生稳定,朝廷无需与民争利。

夏日白神色平和。

实际上,他提出的这个要求并不算特别复杂。大明并未禁止个人开采铁矿,反而积极鼓励,只不过限定在官方划定的范围内。

朱元璋深知,若以为铁矿可以随意开采,那是极大的误解。天下铁产量皆由朝廷调控,需时则鼓励民间冶炼,供过于求便即刻叫停。

朱元璋欲关闭官营铁厂,一因忧虑官吏*,二因官营铁场效率每况愈下,虽征铁课渐增,质量却愈发精良,这让他萌生废除官营、专注铁课的念头。

在夏白看来,这是朱元璋主导的一种“计划经济”。但与人们通常所想的不同,这种计划经济并非出于生产力不足,而是因为大明已有相当的生产能力,朱元璋却执意加以限制,确保一切都在他的掌控之中。

夏白的目标清晰明确,就是要突破这一局限。他希望通过自主开采铁矿,改进冶炼技术,打造更先进的蒸汽机或其他工业设备,并借助蒸汽机的消耗,解释铁矿大量消耗的合理性。

铁矿对提升生产力至关重要,单靠朱元璋的施舍并非长久之计,夏白渴望掌握主动权。眼前这座铁矿对他来说意义非凡,不仅能够制造高效率的农具,还能生产精密武器。

朱元璋审视夏白片刻,说道:“若只谈铁矿,朕可以应允,但仅限于铁矿。”

夏白眉间微皱,显然对此答复不满,语气深沉地说:“铁矿只是基础生产资料,还需配备矿工。为加快盈利,臣恳请朝廷允许将部分不繁忙的北方驿站向铁矿企业开放,以便迅速回笼资金。”

朱元璋稍作沉吟,最终点头应允。完全放开显然不现实,但单纯运送食盐一事,他并无异议,且夏白所言确有道理,建立盐企需耗费巨大资源,单凭一人之力绝非易事。

朝廷应适当给予便利。夏白面露喜色,谦卑道谢:“多谢圣上恩典。”

朱元璋冷哼一声,脸色略显不悦,说道:“莫要太过乐观,朕虽允你某些请求,但这之外不会有任何助力,你的所谓‘商官’之策,朕不会采纳。”

“官是官,商是商,岂可混为一谈?”

“更不可一概而论。”

“世间从无此理,往昔无之,如今无之,将来亦无之。”

朱元璋眉眼间透着寒意。

纵使夏白再三陈词。

他仍固守己见,认定商人皆为祸根,尽是坐食山空的蛀虫。

夏白莞尔一笑。

他本就不指望说服朱元璋。朱元璋对商业的轻蔑早已根深蒂固,岂是一时言语所能撼动?他一番话实则另有深意:一是告知朱元璋自己于经济之道确实匮乏,促其反思;二是践行“开窗之策”。

让朱元璋接纳商业经济,绝无可能。

但若以此为契机,谋求些许“特权”,朱元璋倒有很大可能会应允。

爱乐书屋推荐阅读:新贞观造反录假崇祯的自我放飞日记随风遗留谁规定海盗不能当大明首辅武侠,开局迎娶王语嫣妃傲天下,王爷为我披战袍开局被老朱绑架,我反手踹他大胯奇异世界奇闻录娘子有毒之夫君欲罢不能无敌六王爷大清:第一廉官谍战:芒刺在喉极品假太监重生西晋当太子崛起的家族三国之应谋天下大明:干嘛老朱?我大姨马皇后!三国:从血龙十八骑开始争霸天下九龙夺嫡,废物皇子竟是绝世强龙我在边关契死士!帅教官开局穿成奶娃子御宠腹黑贤妻三国:我和贾诩祸害曹操清客唐太宗李世民命系我手大唐再起冷王追爱,神医王妃有点坏肥妃霸道,美病王溺爱情深大明小学生带着华夏权谋,横扫异世界美人如玉,史上最强大宋冷妃出逃,陛下快跟上紫塞秋风穿越大清当王爷之香艳与权谋从县令到称帝!大明,我来了!中世纪崛起飞行员牺牲后的灵魂之旅随波逐游计灭七国,屠遍天下,第一毒士数风流人物刷刷视频,古人说不要停开局从李云龙开始智械战争大婚之日,我的老婆不正常南明义军乱战异世之召唤群雄龙吟壮歌绿罗也是罗马
爱乐书屋搜藏榜:武道凌天大周少卿毒妃重生之杀伐穿越原始之魂三国赵云之子变成了太监也要精忠报国我的公公叫康熙我的草寇人生三国:逐鹿天下,醉卧美人膝不愿长生的徐麟无双世子爷三国开局就让董卓下不来台克跑传记最强帝王养成系统深宫宠爱:小丫头,给本王暖脚大宋之最强纨绔猖狂庶女,邪王赖定小医妃我是大明瓦罐鸡女国公种田一二事执魏红楼之意难平开局长生不老,看遍世间烟火贞观长安小坊正三国,从孙策和周瑜手里抢江东住手啊!汉室不是你这样狂扶的绝佳嫡妻盛世嫡妃(木兰听雨)北宋不南渡锦绣凰途:毒医太子妃红楼春大明:宁愿被人遗忘的大明皇孙从我是特种兵开始签到大明:我朱允熥,监国大明南明:从边境崛起的日不落帝国开局仙剑,古人傻眼了召唤猛将:从乱世流民到君临天下大明:刚穿越的我,忽悠朱棣造反红楼败家子:我贾宝玉,又想纳妾了大明政客神医农女:傲娇夫君,惹不起!大宋天子之从征服水浒开始我的老婆是土匪时空战记:清末新篇章红颜乱,纨绔王爷的宠妃大唐至尊龙帝我麻了:穿越到古代带着狙三国之关平当老大系统派我来抗战大唐我的下人是李世民大人,天冷了加件黄袍吧!
爱乐书屋最新小说:侯府庶子:最强锦衣卫,只手遮天!大明:我靠系统卷死朱元璋大明:我在洪武当咸鱼三国凶兵:我为汉室续命八百年祁同伟重生武大郎,水浒杀疯了洪荒历:我的兄弟叫大禹大明:最后的咸鱼太子召唤天下!从流亡公子开始崛起守史人:三千年归墟纪重生:从废太子到千古魔帝重生大乾:深山打猎爆宠小娇妻让你猎山赶海,你咋就黄袍加身了?罗马暴君:我用京观堆出个帝国影响世界的百位帝王我当了七个国家的驸马小强逆袭记大明:逆鳞,从质子到摄政王开局死囚,我杀穿天下穿越后分了三个寡妇,不领犯法让你当皇帝替身,你干成了千古一帝?汉末听雨大唐:李老二你那个位置我瞧不上水浒:你一卖炊饼的,百万兵甲?重生之项羽崛起逐鹿乱世,我靠医术喂饱全家唐末:从一介书生到天下共主大秦:寒门小娇妻我在原始时代当大佬!太子爷:开局被皇后被刺末法时代,一道光穿越灵魂我的帝国将大宋包围了开局卖身葬母:我成了至尊小书童回到太平天国当王爷荒年种田:开局官府强塞五个美娇娘穿越崇祯,打造东方日不落让你和亲,你让女帝变娇妻?大梁辽王汉末:袁本初重铸霸业大明:玉佩藏龙,我在洪武当皇孙穿越赵括之西域称雄世家的上下三千年大明:签到在洪武,我靠嘴炮暴打老朱红楼之皇权枯骨大明:修仙心声被偷听,嘉靖求我当国师刘秀:左手雄兵,右手流星!疯批世子:读心后,我斩了满朝文武寒门首辅:从灵堂退婚到金榜题名后宫三千,我只想独宠你乱世:手搓大炮养妻女,随时造反亮真理大明:洪武帝的崩溃瞬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