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携手攻坚:科研团队说干就干
林轩的机械颈子咔嗒一转,电子音拖着京腔的尾调:“我说二位大拿,这轮番‘考校’也够意思了吧?咱这答卷虽说不算满分,好歹也能入眼吧?要不,咱麻溜儿地进入正题,操练操练真家伙事儿?”
还没待泽娜和马洛克完全从刚才的交锋中回过神来,林轩的机械手就已指向巨大的电子显示屏,上面显示着新型武器的三维模型,“瞅瞅克洛诺斯这能量护盾,常规攻击上去跟挠痒痒似的。咱必须基于现有一级文明科技,研发出能‘破防’的武器。来,咱一起给这武器‘开开窍’,强化电磁脉冲与粒子束武器的协同效应!”
马洛克推了推防辐射眼镜,面无表情地说:“现有技术下,电磁脉冲与粒子束的能量同步是个难题,稍有偏差就会导致武器系统过载。这就好比走钢丝,一步错步步错。”
“所以我们要改进能量分配系统。”泽娜在操作台输入指令,调出改进后的能量回路设计图,“可以进一步通过优化超导线圈和能量缓冲装置,实现能量的稳定输出和精准分配。咱就给这武器装个‘智能管家’,让能量乖乖听话!”
林轩的电子眼闪烁蓝光:“好思路!同时,我们对舰载激光武器进行改造,利用伽马星大气中的特殊气体作为增益介质,增强激光的穿透能力。这就像给激光武器喝了‘兴奋剂’,战斗力直接拉满!”
这一设想基于一级文明对大气物质特性的研究,通过特殊气体与激光的相互作用,提升武器效能。
诡异的化学反应在实验室骤然迸发。数小时前还因等级理念激烈思辩、剑拔弩张的三个科学活宝,此刻竟如精密咬合的齿轮般配合无间。
泽娜敲击键盘的节奏,与马洛克调试粒子束的频率完美共振,而林轩的每句建议都精准落在数据模型的缺口处,仿佛三人共享着同一套思维回路。
旁观的埃隆抱着双臂倚在量子对撞机旁,战术目镜映着三人忙碌的身影。他们时而为某个参数激烈争论,转眼间又因灵感碰撞击掌大笑,那些曾横亘在泽娜、马洛克同林轩之间的傲慢与偏见,如同被高能粒子束击碎的分子,消散得无影无踪。
这种反差让埃隆嘴角不自觉上扬,金属护腕轻叩仪器发出清脆声响,在实验室内荡起阵阵回音。
5.2诱导计划:让敌人的量子探针到一边玩儿去吧
实验室突然响起刺耳警报,Rob1号提示:“检测到未知量子波动,可能是敌方探测器!”
“启动电磁干扰屏障!”泽娜迅速操作控制台,实验室周围升起电磁干扰场。
林轩的量子态意识流却逆向追踪出波动来源:“是克洛诺斯的量子纠缠探针!他们已经察觉到我们的研发工作。Rob1号,发送假信号,把他们的注意力引到小行星带。咱来个‘调虎离山’,必须在克诺洛斯舰队突破军事识别区之前争取到足够时间,以完成原型武器测试!”
Rob1号机械臂发出液压传动的嗡鸣,精准执行着林轩的紧急指令。
而此刻,战争倒计时的红色数字在穹顶不断跳动,林轩的金属关节与操作台碰撞出清脆声响,泽娜的指尖在触控屏上划出蓝色数据流,马洛克则频繁往返于仪器阵列间,将调试好的组件依次嵌入武器框架。
三人如同精密运转的齿轮,在分秒必争的研发进程中,与不断逼近的战争时限展开无声较量。
Rob1号确认波动源为克洛诺斯文明的小型量子纠缠探针,其定位精度已突破第5层虚像屏障,预计19分钟后锁定实验室坐标。
林轩立即启动应急预案:\"执行调虎离山计划,向小行星带A-17区域发送频率4.72hz的诱骗信号,模拟反物质矿脉反应。\"
泽娜同步展开第9代电磁干扰矩阵,在实验室外围制造半径3光秒的量子紊流区,以混淆探针的空间锚定。
Rob1号的光子矩阵快速编译信号时,林轩注意到敌方探针突然改变绕行轨迹——其正以黄金螺旋线逼近实验室。
\"他们识破了前三次假信号,这次必须提高仿真度。\"他调取星际地质数据库,向诱骗信号注入A-17区域的真实陨石密度参数,并叠加了宇宙射线衰变的背景噪点。
不一会儿,似乎是诱导计划成功了,克洛诺斯探针群集体转向。
敌方指挥中枢的解密日志显示:检测到A-17区域存在稳定的反物质衰变波。当探针群进入陨石带核心区时,泽娜启动散布在该区域的128个微型引力发生器,制造出\"矿脉引力扰动\"的假象。
“得嘞!克诺洛斯的量子探针这会儿指定在小行星带里找不着北呢。”林轩的机械手指叼着战术笔转了个圈,笔尖在空中划出一道银弧,带着京腔的机械语音里裹着胡同串子特有的狡黠。
泽娜身着银蓝相间的伽马星科研服,金发如流动的光瀑垂落肩头,指尖在量子键盘上跳跃时,腕间的能量环泛起柔和的钴蓝光晕:“指挥官,您的诱饵信号里混入了12%的杂乱波频——需要我帮你校准吗?”
她挑眉看向这个总是自带幽默细胞的搭档,心里再也没了文明等级的偏见,眼角眉梢尽是伽马星人特有的明澈笑意。
马洛克教授推了推无框量子眼镜,深灰色工作装剪裁贴合肩线,指尖在操作台敲出精准的数据流:“探针群已进入A-17区第三陨石矩阵,目前误判率达89%。”他的声线如精密仪器般冷冽。
“校准?那多没趣!越是杂乱越有神秘感!”林轩往椅背上一靠,机械下肢就那么随性地翘上控制台,“您瞧着吧,等克诺洛斯指挥官得到量子探针的假情报报告时,保准以为小行星带里藏有宝贝嘞!这叫‘调虎离山’,咱地球老祖宗的智慧!”
泽娜被逗得轻笑出声,发梢的能量晶簇随之闪烁:“按伽马星的战术美学,这该叫‘用荒诞作饵,钓逻辑之鱼’。”她随手调取敌方舰队的实时影像,只见数百道探针光束在陨石群中织出滑稽的乱网。
“这不就成啦!”林轩一拍机械大腿,战术笔“咔嗒”弹出激光指针,“泽娜教授,请往信号里再注入‘矿脉不稳定’的频谱;马洛克教授,劳驾把咱们的量子波动伪装成‘紧急撤离’的慌乱感——得让他们觉着,这趟‘捡漏’赶上了千载难逢的矿难现场!”
泽娜指尖飞舞间,星图上突然绽开刺目却虚假的“能量爆炸”光晕;马洛克则精准调控着引力波模拟,让整个诱饵区呈现出“即将坍缩”的危险震颤。
林轩晃了晃空咖啡杯,机械声音里满是得逞的轻快:“得嘞!这出‘太空闹剧’就让他们自己玩去吧。咱还得抓紧时间接着开干!”
5.3突破困境:新型武器呼之欲出
实验室恒温系统将环境控制在-15c,低温管道表面凝结的霜花簌簌坠落,在金属地面形成细碎冰碴。
连续运行72小时的仪器群发出高频嗡鸣,监测屏上的数据流如同沸腾的熔浆疯狂翻涌。林轩的机械臂通过磁吸接口与武器测试平台相连,关节处的能量传输管线随数据波动泛起蓝紫色涟漪。
\"能量波动超出安全阈值137%。\"马洛克的食指重重戳向仪表盘,红色警告灯在他眼底投下跳动的阴影。
电磁脉冲发生器与粒子束加速装置的功率曲线在巨大的电子显示屏中激烈碰撞,\"同步发射导致储能模块瞬间过载,冷却系统压力值突破临界值。\"
林轩的瞳孔泛起数据流特有的微光,机械手指在触控屏上划出银色轨迹。伽马星战舰的能源管理系统马上呈现在巨大的触摸屏上,十二层环状缓存装置的工作原理在虚拟空间拆解重组。
\"采用阶梯式能量释放协议。\"他的电子音毫无起伏,金属手指精准标注出关键节点,\"在脉冲发射前将73%的过剩能量暂存至三级缓存,通过超导线圈实现可控释放。\"
泽娜将改良方案导入主控系统的瞬间,储能模块的嗡鸣频率陡然降低。能量曲线如退潮般趋于平缓,但新的危机接踵而至。
火控系统的误差率监测窗口突然弹出刺眼红光,实弹测试的弹着点与预设坐标偏差达27.3米。
\"两种武器的发射延迟存在4.7毫秒的时间差。\"泽娜调出时序分析图,指甲在触控屏划出三道白痕,\"火控算法未将相对论效应纳入计算,导致抛物线预测模型失效。\"
林轩的机械关节发出齿轮转动的轻响,十根金属手指在键盘上展开残影。新的算法代码以每秒千行的速度覆盖原有程序,动态补偿模块的运行逻辑在三维空间具象化为银色神经网络。
\"启用自适应修正机制。\"他的操作突然停滞,机械眼闪过数据流的高光,\"将武器协同误差转化为实时修正参数,每0.1秒更新一次瞄准向量。\"
当第37次模拟测试的弹着点终于落入目标半径1.2米范围内时,实验室陷入短暂的寂静。新型武器的组合攻击模式在巨型电子屏幕中完整呈现:电磁脉冲发生器率先释放频率12.6Ghz的干扰波,在0.3秒内瘫痪敌方护盾系统;紧接着粒子束以0.8倍光速穿透防御缺口,能量聚焦装置将毁伤效率提升至常规武器的23倍。
\"攻击效能达标。\"泽娜的声音在低温环境中显得格外清冷,但还是没能掩饰住自己的激动之情。
马洛克也是在默默关闭持续报警的监测系统后,兴奋而独有的低调动作在虚空中振臂一挥。
林轩的机械臂从测试平台脱离,金属表面残留着高温灼烧的焦痕。屏幕上,新型武器的最终参数在绿色背景中稳定闪烁。
巨型电子显示屏上给出了这款新型武器的评估报告:这是一款将电磁脉冲与粒子束相结合的新型武器。其性能表现为,电磁脉冲发生器可释放频率12.6Ghz的干扰波,在0.3秒内瘫痪敌方护盾系统,粒子束则能以0.8倍光速穿透防御缺口,能量聚焦装置可将毁伤效率提升至常规武器的23倍。总体性能处于一级高等宇宙文明巅峰,甚至部分战术指标已接近二级低等宇宙文明……
在研发过程中,林轩三人克服了能量波动超出安全阈值137%、储能模块瞬间过载、冷却系统压力值突破临界值等能量供应不稳定问题,通过借鉴伽马星战舰的能量缓冲技术,采用阶梯式能量释放协议,增设多层能量缓存装置实现了能量的稳定供应;同时解决了火控系统中两种武器发射延迟存在4.7毫秒时间差、未考虑相对论效应导致抛物线预测模型失效等精准度偏差问题,启用自适应修正机制,每0.1秒更新一次瞄准向量,使模拟测试弹着点落入目标半径1.2米范围内。
该武器的作用在于,电磁脉冲先干扰敌方护盾和电子系统,粒子束随即发动致命攻击,形成有效的组合打击。对于投入战场而言,这款武器的成功研发意味着己方拥有了一种强大的“杀手锏”,能够在战场上更有效地突破敌方防御,瘫痪敌方设备,提升作战效能,对扭转战局、压制敌方如克洛诺斯等势力的嚣张气焰具有重要意义,预示着即将到来的战场格局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