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般念头稍许安抚了他的情绪。
可很快,他就意识到自己判断失误。
理城玄再度提出了相同的问题。
“是谁指使你来的?庆皇?”
语气平淡无奇。
刺客暗自嘲讽之际,突然听到自己开口说话。
“并非庆皇,而是一名容貌阴沉的老者,似是太监。”
此话一出,刺客心中大惊,瞳孔收缩,满是恐惧。
“怎、怎么会这样!我的身体为何自行其是?他究竟施展了何种手段?”
恐惧如潮水般涌上心头,“这究竟是什么邪术!”
他万万没料到理城玄竟掌握如此骇人的能力。
竟能操控他的身体,迫使说出所有秘密!
刺客彻底慌了。
若持续下去,他必死无疑。
“你可是暗河派来的刺客?”
理城玄追问。
“正是。”
刺客的身体毫无迟疑地回答。
刺客濒临崩溃。
悔恨当初的选择。
为何要招惹此人?
宁可承受严酷惩罚,也不想直面如此可怕的存在!
这还是人吗?
简直如妖!
竟能轻易剥夺人身自由,逼问真相!
“嗯,拉下去处决吧。”
理城玄随口吩咐,继续品尝手中的苹果。
刺客满心荒诞,竟妄图凭借所携情报求得一线生机,实则愚不可及。
“噗”,喉间利刃划过,鲜血四溅,刺客倒毙于地。
从头至尾,理城玄未对刺客身份多加理会。
临终之际,刺客目光尽是惊惧与懊悔。
……
待刺客尽数伏诛,理城玄淡然言道:“驿站众人,亦不可留。”
“属下明白。”
赵高领命退后,隐入暗处,着手清除驿站人员。
理城玄早已察觉,驿站众人皆为庆皇之属,只听命于庆皇。
这些人潜伏于此,意在诱理城玄入局。
此辈罪无可恕,故理城玄绝无怜悯。
赵高处置完驿站众人后,理城玄令高达去疗伤,赵高亦赠其药膏助其复原。
待高达离去,理城玄抚须沉吟:“父皇终是按捺不住,即便无凭无据,亦欲置我于死地,果真如他所为。”
理城玄心中明了,暗河之行的老太监必是庆皇亲信洪四庠。
而驿站众人,皆庆皇爪牙。
“殿下,此次回庆都恐有凶险。”
赵高提醒。
理城玄冷然道:“本不愿轻起战端,但既已遭袭,休怪我无情。
传令白起,率八万火骑兵守南庆边境,以备不测。”
“遵命。”
赵高点头离去。
理城玄仅调八万火骑兵,因尚需两万兵力留守东夷城,以护司里里周全。
……
同一时刻,南庆边境,大皇子营帐。
副将疾步而入:“殿下,圣旨到!”
理城儒正阅兵书,突闻圣旨降临,忙起身半跪接旨。
副将迅速宣读完圣旨。
理城儒听罢,眉头紧锁,十分困惑:“父皇怎会说,即便有十万铁骑欲攻南庆,也必须全力阻止?这又是为何?”
副将同样感到迷茫:“确实如此。
半月已过,那十万铁骑毫无动作,恐怕不会对南庆有所图谋吧?”
庆皇的旨意令人费解。
理城儒思索片刻后说道:“或许是父皇得知了某些消息,无论如何我们都得谨慎行事。
传令下去,务必强化巡逻,一旦东夷城有何异常迹象,立即上报。”
他感受到一种无形的压力。
“是!”
副将刚准备离去时,一名探子急促赶来。
“殿下,出大事了!”
探子跪地颤抖着说。
“何事?”
理城儒皱眉追问。
探子急切地回答:“刚接到消息,东夷城的十万铁骑已有八万出城,正朝我南庆边境行进!”
此言一出,理城儒与副将面色大变。
……
理城玄回朝,满朝官员皆惊。
“你所言属实?东夷城八万大军果然出动?”
“确凿无疑。”
理城儒神情严肃,难以置信。
探子肯定道:“殿下,情报无误。”
理城儒脸色愈发沉重,前所未有的危机感袭来。
他万万没想到,庆皇的圣旨竟成现实。
八万铁骑逼近,即便以南庆边防之力,亦无力抗衡。
若敌军强行突破,即便拼死抵御,也会伤亡惨重。
因此,理城儒脸色阴沉,忧心忡忡。
如若八万铁骑真的到来,该如何应对?
“显见圣上早已预见此事,殿下。”
那名副将神情凝重地说道。
理城儒点头道:“立刻传令朝廷,务必让这条情报迅速传达,所有边防军严阵以待。
一旦那八万铁骑突破关口,哪怕付出性命,也必须将其挡在关外!”
“关内有千万百姓!”
听闻理起龄的话,探子与副将立即领命,匆匆离去。
思索片刻后,理城儒决定亲临前线指挥,也离开营帐,进入战场,开始点兵。
理城儒深知这支铁骑的强大战力与迅猛速度。
虽他们刚从东夷城撤离,但若全力赶路,只需几个时辰便能抵达边境。
若他们不及时应对,后果不堪设想。
简而言之,他们已无太多时间准备。
庆幸的是,理城儒对十万铁骑的情报严格保密,边防军中对此事知之甚少。
否则知晓其赫赫战绩,士兵们恐将失去斗志。
理城儒深知士气的重要。
即便他做了诸多准备,仍难与八万铁骑匹敌。
尽管早有防笵,天际破晓时分,八万铁骑已然逼近边境,来到他们驻守之地。
两军隔空对峙。
望着眼前密密麻麻的骑兵,虽仅八万之众,远少于边防军二十多万,但在面对这铁骑的威势时,众人仍感到前所未有的压力。
“好可怕的铁骑!”
理城儒倒吸一口冷气,目光严肃。
他终于明白为何十万铁骑能轻易摧毁东夷和北齐的城池防线。
仅凭这些铁骑的气势,便已胜过八十万大军!
纵使理城儒久经沙场,也不由得被这股力量震慑。
副将在他身旁亦呼吸急促,握剑的手不住颤抖。
二人深知这支铁骑的可怕实力。
这支铁骑堪称不败传说,绝非他们所能抗衡。
那些士兵目睹眼前情景后,面露惊色。
“这般庞大的铁骑队伍,竟然有如此之多?”
“天啊!我们的任务竟然是守住将近十万铁骑!这该如何是好!”
“东夷何时拥有这么多铁骑了?”
“完了!面对这么多铁骑,若无朝廷支援,我们根本无法抵挡!”
士兵们已开始感到恐慌。
尽管他们不清楚黄金火骑兵的赫赫战绩,但也能意识到这些铁骑意味着什么——那是他们完全无法抗衡的力量。
他们深知铁骑的可怕之处,以一敌十绝非虚言。
原本尚存的士气,在看到这支强大的骑兵部队时,瞬间崩溃,犹如泄了气的皮球。
二十多万边防军,仅仅见到八万火骑兵,便失去了战斗意志。
然而让他们意外的是,这八万铁骑到达边境后,只是短暂巡视关卡便慢慢撤退,于东夷边防军驻地驻扎下来。
所有人对此感到困惑不解。
连副将也满脸疑惑。
“殿下,这八万铁骑究竟意欲何为?”
副将询问道。
理城儒摇头表示不知情,但仍嘱咐副将将消息送回庆都。
……
同一时刻。
理城玄苏醒后得知八万黄金火骑兵已至庆国边境,只需一声号令,便可突破大皇子防线,八万铁骑直入南庆。
“我们加速赶路,争取今日日落前返回庆都。”
理城玄平静说道,“有些账该清算了。”
随后,理城玄一行人离开布满血迹的驿站,快速向庆都进发。
先前他们一路游玩山水,耗时十天才抵达上京城。
实际上,庆都距离上京城并不遥远,若骑快马,一日即可到达。
而若拥有黄金火骑兵那样的坐骑,则更无需一天时间。
庆国皇宫正举行早朝,文武百官齐聚。
“报!”
“起禀陛下,定王殿下将于今日回朝!”
“此外,东夷城的八万铁骑已在今日清晨抵达边境,却未越境,而是与边防军对峙。”
探子刚报完消息,满朝官员尽皆哗然。
理城玄归朝本无大事,众人早已有所耳闻。
然而,八万铁骑逼近边境的消息令他们措手不及。
边境局势骤然紧张,朝臣面露忧色。
传闻中的十万铁骑,如今竟已成形,怎能不令人胆寒?
庆皇听后眉心微皱,脸色凝重。
他隐约猜到,这些铁骑或许与理城玄有关。
“八万铁骑临境,意欲何为?莫非真要攻打大庆?”
一位老臣高声说道,“若是如此,还请陛下速作决断!”
另一名大臣连忙劝道:“战事劳民伤财,不如派遣使者谈判,力求和平。”
朝堂之上,议论纷纷,众说不一。
官员们担忧大庆能否抵挡如此强敌,而大庆虽有百万雄师,却从未面对过这般强大的对手。
十万铁骑横扫北齐和东夷的画面仍历历在目,众人不禁疑虑重重:大庆是否还能守住这片土地?
若那十万铁骑真入庆国,局势恐难以掌控。
然部分武将毫不惧怕,竟主动请缨迎战。
唯陈平平镇定自若,他对这支铁骑的归属再清楚不过——必是理城玄所率。
理城玄调八万铁骑至南庆边境,却按兵不动,其用意昭然若揭。
他并非欲攻南庆,而是在以军威示警,目标显然直指庆皇。
“看来,庆皇已对殿下的真实身份生疑,甚至遣人再度试探或刺探。
殿下亦察觉此点,故遣大军压境。”
陈平平暗忖,“此次,九死一生。”
他深知利害,理城玄回朝即是与庆皇摊牌。
庆皇若承认理城玄身份,则允其参与储君之争;否则,理城玄将面临覆灭之局。
陈平平长叹,料到终有一日会如此,却不料来得如此迅速。
叹息之后,他转而露出一丝期待。
多年来,他一直在等待一个机会,为叶轻眉复仇。
如今,机会终于到来。
“住口。”
庆皇蹙眉喝止喧哗,“诸位如此急躁,莫非想坐这位置?”
起身指向身后皇位,群臣顿时噤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