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知道,仅仅只是 4G 网络那众多分支中的寥寥数个应用,就已经成功地给各位领导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惊喜!这其中,像通信网络、娱乐传媒、移动办公、物联网以及智能交通和视频监控等相对来说还比较基础的应用领域,就让他们得以窥见未来世界的冰山一角。
然而,真正令人感到震撼的还要数那些小巧玲珑却又功能强大的无人机。对于那些从战火纷飞的战争年代一路走来的人们而言,当他们第一眼看到这些无人机的时候,脑海里立刻浮现出的便是其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之上所能发挥出的巨大作用与意义。紧接着,他们的思绪便如潮水般涌动起来,开始在脑海当中模拟着如果士兵们在残酷的战场上遭遇这种新型武器时应当采取何种应对策略。可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之后得出的结论却是:面对如此先进且高效的无人机攻击,士兵们几乎没有任何躲避的可能!因为二者之间所存在的技术差距实在是太过悬殊,完全就不在同一个水平线上,这将是一场单方面的屠杀。
第一代无人机在杨镜舟的眼睛中作为玩具都不合格,但那是在他的眼中,在领导的眼中已经具备了在战场上应用的条件。
龙兴集团第一代无人机实验产品(参考的是大疆第一代无人机,致敬伟大的科研工作者)
1. 飞行性能*
-续航时间:约10-15分钟。
最大控制距离:约300米。
最大飞行速度:约10米\/秒。
2. 相机性能:
相机配置:phantom 1 不自带相机,但支持外接Gopro等运动相机。
云台支持:需额外安装云台以实现稳定拍摄。
3. 设计与便携性:
机身设计:采用四轴设计,白色外壳,重量约1000克。
便携性:机身可折叠,便于携带。
4. 导航与定位:
GpS模块:内置GpS,支持自动返航和位置锁定。
姿态稳定:配备惯性导航系统,提升飞行稳定性。
5. 操控与连接:
遥控器:2.4Ghz遥控器,控制距离约300米。
手机应用:支持通过手机应用进行部分设置和监控。
6. 电池与充电:
电池容量:2200mAh锂电池。
充电时间:约1小时。
7. 其他功能:
LEd指示灯:用于显示飞行状态。
螺旋桨保护:标配螺旋桨保护罩,提升安全性。
作为军方代表,彭卫国已经想到了这款无人机在战场上的巨大优势,简直就是近距离作战的王牌,能大大的减去两军交战时士兵的伤亡,毕竟我躲在掩体当中操控无人机丢炸弹,而对手却只能单方面挨打,敌方部队崩溃也只是时间问题。
想到这彭卫国忍不住向杨镜舟询问“无人机能不能大型化,续航时间里程更长,载重更多,功能更多样化?以便军队使用。”
沉思片刻之后,杨镜舟却是直接放了一个大的
“要想在战场上使用无人机,单靠一两种无人机机型是远远不够的,我有一些不成熟的想法,说出来供大家讨论一番。
无人机的尖端产品,应该是属于宽域飞行器,要具备强悍的性能以应对各方势力的挑战。至于要达到以下的几点
-飞行性能:最大飞行速度能达到7马赫左右,2-3小时内便可到达全球任何角落。最大航程可达8000公里左右,活动空间广阔。能在2万米至10万米的高度内飞行,既可以像飞机一样灵活飞行,在不同速度下保持良好操控性,又能像火箭般迅速冲刺,可在大气层内外高速穿梭。简而言之就是两小时打遍全球。
- 发射方式:既可以通过大型无人机进行空中投放,也可以利用高空气球进行高空释放,使敌人难以提前预判其来袭方向和时间。
- 技术创新:采用乘波翼身融合设计方案,机身呈楔形、主翼为三角翼且有倾斜双垂尾,在高超声速条件下,具有高升力、低阻力、大升阻比等特点。可能采用两台火箭发动机助推起飞+一台超燃冲压发动机为主动力的设计,配备先进的热防护系统,运用多种高性能耐高温材料,并采用新型涂层技术及多层级防护策略。
- 战略价值:凭借其高速、高机动性以及灵活的发射方式,可巧妙避开敌方防空探测和拦截,增强突防能力,对敌方目标实施精确打击。可作为战略打击武器,携带核弹头执行战略威慑任务,也可用于侦察、电子战等多样化任务。
其次需要着重设计的便是大型常规化无人机了。我们要精心构思并创造出一个完整且独具特色的系列产品来,大致可将其划分为以下几个发展阶段:
首先登场的是基础款机型。这一型号的无人机具备相当可观的性能参数:它能够承载数百公斤的货物重量,飞行高度上限可达约 4000 米,时速稳定维持在 200 千米每小时,单次航程轻松突破 1000 千米,而持续航行时间更是长达 10 个小时左右。这款无人机最为显着的优势在于其相对低廉的生产成本,这使得它非常适合去执行各类小型任务,例如短途物资运输、简单的侦察巡逻等工作。
在此基础之上,我们可以推出该款无人机的一系列升级版本。通过不断地技术革新和优化改进,它的载重能力实现了跨越式提升,从最初的几百公斤一路飙升至数吨乃至十几吨之巨;与此同时,升限也由原本的 4000 米大幅提高到
米以上,从而能够适应更为复杂多变的高空环境;此外,航程方面同样需要取得了巨大进步,要超过
千米,让其拥有了更远距离作业的能力。
当然这些仅仅只是关于中大型无人机初步的一些基本设想,至于小型无人机则是建议模仿蜂群建立。
蜂群无人机是指由大量小型无人机组成的群体,通过协作实现共同目标。需要具备以下特点:
- 自主协作:配备人工智能,可相互交流、集体决策,根据总体目标调整行动,无需人类直接控制。
- 可扩展性:规模可根据任务需求灵活调整,从十几架的小型蜂群到成百上千架的大规模蜂群。
- 分布式控制:无中央控制器,每架无人机根据周围环境和其他无人机数据做出局部决策。
- 实时数据共享:无人机之间不断共享实时数据,能适应环境变化、避免碰撞,高效完成任务。
- 多功能性:可搭载多种传感器和工具,执行侦察、监视、干扰、打击等多样化任务。
应用领域
- 军事领域:可执行侦察与监视任务,对特定区域进行扫描和监控;实施集群攻击,对目标进行饱和打击;还能进行诱骗干扰,搭载电子干扰载荷迷惑对手。
- 应急救援:在地震、洪水等自然灾害发生后,快速部署到灾区扫描大片区域,寻找幸存者、评估损失,还可提供应急通信服务。
- 农业领域:能在大面积农田上监测作物健康状况、施肥和检测害虫,同时收集不同区域的数据,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和数据化程度。
- 娱乐领域:在大型活动和庆典中,可进行灯光秀表演,在空中创造出各种复杂的3d视觉效果。
听完杨镜舟关于无人机的设想,彭卫国下巴都要掉下来了,他记得好像只是想要一款比眼前的玩具稍微好一点的无人机,大哥你说的这些军事武器是用来打外星人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