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意被朱元璋叫来的朱标,当然也没辜负吕本期待。
“父皇,儿臣觉得此案有疑,可以先将吕尚书下狱收监慢慢彻查,不能冤枉一个好人,也绝不能放过任何一个坏人。”
朱标满含深意地看了眼胡惟庸。
“胡丞相怎么看?”
想拿老丈人的身份逼他求情?
不同意就让别人骂他心狠不孝?
那就让吕本临死前,尝尝千夫所指的滋味!
吕本当然不想被下狱收监,他不停地朝着胡惟庸递眼色。
只要胡惟庸肯愿意让胡党的官员,趁机帮他说话,力证他的清白,此事就还有回旋的余地!
胡惟庸看了眼今早出门没带脑子,或者说,还是不肯认命,觉得是陛下想动刀子的吕本,只能做出一个背叛盟友的决定。
“臣认为太子殿下说得对,清者自清,浊者自浊,臣恳请陛下,将吕尚书羁押到大理寺去,下旨给汤将军,彻查温州的地方官员。”
汤和虽是太子党,又是朱元璋信得过的武将,不然也不会被封为“征南将军”,巡视东南沿海军防。
可汤和有一个不讨喜的地方,那就是对淮西老乡无条件的信任。
因此经常利用手中职权,办一些让朱元璋大动肝火的糊涂事,把好好的大明王朝,衬得像还没建朝前的草台班子似的。
胡惟庸提出这一点,显然是向吕本表达,他有心要维护吕本的用意,这才搬出了汤和。
没等朱元璋说什么,吕本自己急忙顺着胡惟庸挖的坑,跳了进去。
“陛下!臣相信汤将军会还臣一个清白!”
“去大理寺刑狱?”
朱元璋沉吟片刻,试探着问吕本。
“去咱的诏狱不好吗?”
去大理寺刑狱,人多眼杂,发生意外的话,可就赖不到他头上,更别想攀咬皇家对你这个亲家无情。
朱元璋明知吕本不会去,但还是学着吕本故意装样子,并且越装越像。
不知情的官员,还以为这是浙东集团与胡党的争斗,陛下只是一个铁面无私又有情有义的判官呢。
吕本想到关于诏狱的传闻,硬生生打了个寒颤,把头摇得像拨浪鼓一样。
“臣在大理寺,等着汤将军还臣一个清白!”
“好,那咱看你是标儿岳丈的面子上,如你所愿。”
朱元璋特意让朱标前来,就是要全了这俩翁婿最后的一道情面。
往后吕本死了,怎么死的,标儿从头到尾没参与过,甚至还孝顺地满足了吕本生前的最后心愿。
多少能够挽回乖孙说的,关于后世传闻标儿因不给孙贵妃守制,蒙蔽的不孝恶名了吧?
吕本劫后余生般松了口气,朝着胡惟庸拱手致谢。
胡惟庸笑了笑,假装没看见,表面强自镇静,心里急得长草。
人都处置了,还不赶紧散朝?
他还要回府找名单,把该切断的线索切断了,该善后的了结了。
尤其是吕本这个祸源,绝不能留!
他建议把人关进大理寺刑狱,可不是为了保吕本,再转头去向汤和求情,饶吕本一命。
说句不要脸的话,吕本的命是命,他的命难道不是命吗?
捅了这么大的篓子,趁还没牵连到他身上,那不得赶紧撇清嫌疑?
如何撇清,吕本刚才也提供了思路——死无对证!
为了自己的清白,胡惟庸只能请吕本赴死。
“好了,老先生把刘璨的奏疏交给咱,咱派人给汤将军送名单,让他按照这上头的去查,还有那些评级可疑的地方官员,也不能遗漏,左右来人,把吕本叉入大理寺刑狱,等汤将军来信,再做三司会审!”
朱元璋仿佛看不到朝堂之下的暗潮涌动,手一挥。
散朝!
朱标冷眼看着吕本被侍卫押出殿外,回想起初见吕本时,对方满口的仁义道德,告诉他,想将大明打造成一个不只让百姓安居乐业,还要人人有德行的理想国度。
却不料,那只是投其所好的谎言而已。
“岳丈,来世一定要做个清官,虽然没有荣华富贵,至少无愧于心。”
他知道,吕本这一去,就是诀别。
父皇没有当场杀了吕本,那是因为核实刘璨所言要一定的时间,可有人为免夜长梦多,会比父皇还要急着处置吕本。
给父皇办差是辛苦的,但给胡党做事,是致命的!
……
消息传入后宫时。
吕姮正在给刚进宫没几日的吕府家奴,教导宫里的规矩。
前来报信的小太监,鞋都跑掉了一只,见吕姮好像掉了魂似的,没有反应,急得他抓耳挠腮。
“娘娘,您母亲还等着您回信呢!”
回信?
吕姮气得直拍桌子,手掌拍得通红也不解气。
“他们收受贿赂的时候怎么没想过给我通个口信,出了事知道来找我了?”
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为了仨瓜俩枣丢了大好前程,也毁了她可能会扶正成为太子妃的前途!
完了!
一切全完了!
吕姮倍受打击,双手捂着脸哭了起来。
她该怎么办?
前几天她还暗中嘲笑常遇春死了,常氏没有了靠山,吕家越来越得陛下的重用,迟早她要夺取太子妃之位。
谁知这才高兴了没几天,她竟还不如常氏。
好歹常遇春是为国而死有无上荣誉,她的父亲却要背上贪赃枉法的罪名,会连累她在宫里抬不起头来。
“我的命怎么这么苦啊?”
吕姮痛哭流涕,直到昏厥过去,杏儿连忙前去东宫拿腰牌,要去请御医诊治。
这次杏儿明显比上次急切得多了,也不提让太子殿下去看望自家娘娘的话,好在常氏也不屑为难吕姮,再加上到底是太子殿下的妃子,吕本罪名未落实,太子侧妃应有的待遇,还是有的。
“去吧,让吕侧妃放宽心,吕大人没做的事,大理寺不会冤枉了他。”
摇篮里的朱雄英,好奇地竖起耳朵,偷听着大人们的讲话,心里震惊得无以复加。
【吕本犯事被收监了?历史上有这一出吗?】
不管有没有,他没记错的话,吕本是在朱允炆出生后不久才病逝的。
由于朱雄英不知事情全貌,只当这是朝堂势力更迭的明争暗斗,他认为吕本这趟牢狱之灾,很可能会转危为安。
【贪赃枉法还牵涉到汉奸审查的案子里,多好的致命一击。】
【要是吕本死了,吕家倒台,吕氏没了靠山,朱允炆生下来也没机会当上皇太孙。】
朱雄英在心底暗叹一声,暗中向上天祈祷。
【要是吕本不小心死在大牢里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