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安城的春雨绵绵不绝,丞相史弥远手中的茶盏\"啪\"地一声摔得粉碎。跪在地上的传令兵浑身颤抖,额头紧贴地面不敢抬起。
\"你再说一遍?\"史弥远的声音轻得可怕。
\"回...回相爷,金国十万大军已至淮河,完颜守绪亲笔书信,要求十日之内交出常威首级,否则...\"
\"否则怎样?\"
\"否则铁骑南下,血洗临安...\"
史弥远猛地掀翻案几,奏折笔墨洒了一地。他枯瘦的手指死死掐住传令兵的脖子:\"一介匹夫!害的我朝再起兵戈,千刀万剐都不为过啊!\"
三日后,南宋朝廷连发十二道金牌:宣布怒蛟帮为叛逆组织,命两浙路制置使率三万禁军剿匪
最先遭殃的是怒蛟帮设在嘉兴的分舵。五百名帮众还在睡梦中,就被官军团团包围。分舵主赵铁柱带着三十名亲信死守粮仓,最终被火箭活活烧死在里面。逃出来的帮众说,临死前还能听到他们高唱怒蛟帮的战歌。
消息传到怒蛟峰时,常威正在后山闭关。李大有破门而入的瞬间,石室内的烛火齐齐熄灭。
\"帮主!嘉兴分舵...全没了...\"
常威缓缓抬头,眼中赤金二色交替闪烁。他面前的石壁上,赫然是一幅用指力刻出的南宋边防图。
\"传我命令。\"他的声音平静得可怕,\"所有分舵立即化整为零,核心弟子三日内集结到总舵。\"
净缘和尚匆匆赶来时,常威已经换上了一身素白麻衣——这是江南葬仪的打扮。老和尚从未见过帮主这般模样:长发披散,腰间系着一条染血的布带,那是赵铁柱生前最后送来的密信。
\"朝廷要战,那便战。\"常威将一枚令箭折成两段,\"但怒蛟帮从此不复存在。\"
次日黎明,三千名核心弟子齐聚演武场。他们惊讶地发现,场中央竖起了一面全新的旗帜——赤底黑纹,一条蛟龙腾跃于惊涛之上,上书\"救国\"两个大字。
常威立于旗下,手中捧着一坛烈酒:\"今日起,我等不再是江湖帮派。\"他仰头饮尽,将酒坛摔得粉碎,\"救国军,立!\"
\"救国!救国!\"三千人的吼声震得山峰都在颤抖。
首战在富春江畔打响。南宋禁军主将刘整根本没把这群\"乌合之众\"放在眼里,直到他的先锋营在狭窄的江道上遭遇了第一波箭雨——那箭矢竟能穿透重甲,中箭者无不浑身抽搐而死。
\"是淬了五毒掌的箭!\"副将刚喊出口,就被一支羽箭贯穿咽喉。
更可怕的事情发生了。平静的江面突然掀起巨浪,数十艘小舟如幽灵般出现。站在船头的常威白衣猎猎,双掌赤红如血。
\"放闸!\"
随着他一声令下,上游提前筑好的堤坝轰然崩塌。积蓄多时的江水化作怒龙,将官军阵型冲得七零八落。刘整在亲兵护卫下仓皇后退,却见一道白影踏浪而来。
\"刘将军。\"常威的声音近在咫尺,\"三年前你吃空饷的事,朝廷还不知道吧?\"
刘整大惊失色,刚要拔剑,胸口突然一凉。常威的手指如刀锋般刺入他的铠甲,轻轻捏住了那颗跳动的心脏。
\"这一掌,替嘉兴分舵的弟兄们还给你。\"
当幸存的官军逃回临安时,带回了刘整的人头——那颗头颅双目圆睁,天灵盖上印着一个清晰的赤红掌印。
第二战在雁荡山麓。这次朝廷派来了水陆两万精锐,由名将孟珙亲自统帅。老将军用兵如神,将救国军诱入山谷,却不知常威早就在此埋下伏兵。
决战那日大雾弥漫。孟珙突然发现自己的令旗传不出去——浓雾中藏着净缘和尚训练的\"哑堂\"弟子,这些曾经的少林武僧专精暗器,每一枚飞针都精准地射穿了传令兵的喉咙。
午时三刻,雾中响起震天战鼓。孟珙惊骇地看到,自己的部队正在自相残杀——救国军不知何时换上了官军服饰,在雾中制造混乱。
\"撤!快撤!\"老将军刚调转马头,就看见雾中走出一个白衣人影。常威手中提着孟珙最器重的副将,那人已经吓得尿了裤子。
\"孟将军是条汉子。\"常威将副将扔在地上,\"带着你的人走吧。下次战场相见,我不会留情。\"
第三战最为惨烈。恼羞成怒的朝廷调集五万大军,由枢密使亲自督战。他们采用\"铁壁合围\"战术,将救国军逼至钱塘江口。
决战前夜,常威独自站在江边礁石上。诸天鉴在月光下泛着幽光,镜面显示着明日潮汐的时间。
\"帮主...\"李大有拖着断腿爬过来,\"弟兄们准备好了,拼死也会护您突围。\"
常威扶起老部下,突然笑了:\"谁说我们要逃?\"
次日清晨,当朝廷大军发起总攻时,诡异的事情发生了。原本应该退潮的江面突然暴涨,十丈高的浪墙凭空出现——常威竟用劈天神掌的\"震\"字诀,提前引发了钱塘大潮!
滔天巨浪中,救国军如蛟龙出海。常威白衣染血,所过之处官军成片倒下。最精锐的御前侍卫组成枪阵阻拦,却被他一声长啸震得耳鼻流血。
正午时分,枢密使的帅旗轰然倒下。五万大军溃不成军,丢下的辎重堆积如山。此战过后,救国军正式拥兵五万,控制了两浙路大半疆域。
临安皇城内,宋宁宗赵扩在龙椅上瑟瑟发抖。殿下的史弥远面如死灰,手中战报飘落在地。
\"三战三败...这常威莫非真是天神下凡?\"
龙案上的金国国书还在散发着墨香。完颜守绪的措辞更加严厉,要求南宋立即剿灭\"叛军\",否则\"马踏临安\"。
\"陛下!\"殿外突然传来急报,\"救国军发布檄文,说要...说要清君侧!\"
史弥远一把抢过檄文,只见上面写道:
「奸相误国,残害忠良。今救国军奉天讨逆,誓诛史弥远以谢天下!」
老奸相踉跄后退,撞翻了青铜仙鹤灯。他忽然想起三年前那个雨夜,自己是如何默许金国使者潜入昌隆镖局的...
此刻的怒蛟峰上,五万大军正在演练新阵型。常威站在点将台上,看着山下绵延不绝的营帐。净缘和尚捧着最新绘制的兵力分布图走来:
\"帮主,刚收到消息,金国先锋已渡过淮河。\"
常威目光一冷,手中令旗\"咔嚓\"折断:\"传令三军,明日开拔。\"
\"目标?\"
\"先诛奸相,再御外侮!\"
临安城外三十里的驿道上,一队车马正在疾驰。黄蓉掀开车帘,焦急地望向远处升起的狼烟。
\"郭大哥,再快些!常大哥真要攻打临安了!\"
郭靖奋力挥鞭,眉头紧锁:\"黄姑娘,此事非同小可。若救国军与朝廷两败俱伤,金国...\"
话音未落,前方树林中突然射出一支响箭。数十名黑衣武士拦住去路,为首之人摘下斗笠,露出杨康阴鸷的面容。
\"郭兄别来无恙?我在此恭候多时了。\"
郭靖大惊:\"康弟!你怎可帮助金国?\"
杨康冷笑:\"良禽择木而栖,何况常威杀了我父王,我要为他报仇,金国大军不日南下,常威那点人马...\"
\"嗖!\"一支羽箭突然贯穿他的肩膀。杨康惨叫一声,难以置信地看向箭矢射来的方向——穆念慈手持长弓,眼中含泪。
\"康哥,回头吧...\"
远处,临安城方向突然响起震天动地的喊杀声。滚滚浓烟中,隐约可见一面赤蛟大旗正迎风招展。
常威的白衣身影出现在城墙最高处,他手中的长剑直指皇城方向。在他身后,五万救国军如潮水般涌入城门,却没有烧杀抢掠——他们纪律严明地控制着各条要道,对百姓秋毫无犯。
皇宫大殿上,史弥远瘫坐在血泊中。他至死都不明白,自己精心布置的三千禁卫,为何会在一刻钟内土崩瓦解。
常威踏过满地奏折,拾起那封金国国书。他指尖燃起九阳真火,将帛书烧成灰烬。
\"传令全军。\"他转身对李大有道,\"即刻北上淮河。\"
\"帮主,朝廷那边...\"
常威望向北方,目光似乎穿透了千山万水:\"从今日起,没有朝廷,只有救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