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符三年(1100年)正月,在众臣的拥簇下,十九岁的赵佶登上了宝座,成为了大宋帝国的第八位皇帝。经过上一位“话事人”哲宗的多年励精图治,此时赵佶接过的这个蒸蒸日上的帝国堪称北宋顶配:章惇新党锻造的钢铁财政,章楶西军打造的边防长城,市舶司编织的海外贸易网,活脱脱是王安石变法的满级号。只要赵佶不作不浪,并不需要多么优秀,只踏踏实实做个中庸之主,大宋也能慢慢发展起来,那么我们大宋的新主人赵佶是个什么样的人呢?
作为曾经的皇子,一个超级富二代,赵佶最大的特点就是“爱玩”,他反反复复地寻求着精神刺激,把那个时候人们所能涉猎的艺术杂项,包括琴棋书画、诗词歌赋、饮食鉴赏、骑马射箭、蹴鞠运动、古玩收藏等等,个个都是玩到了极致,以至于得了个雅号,叫作“百艺之王”。
先说赵佶赫赫有名的“瘦金体”,这种书法有着细瘦挺拔的笔划、精妙的结构布局和清新秀雅的整体风格,蕴含着一种独特的韵律感,非常具有艺术欣赏价值。
让我们来看赵佶现存于世的一幅书帖代表作《草书千字文》,就会发现,他整个文卷笔走龙蛇、飘逸潇洒,笔划线条流畅而不失力度,每一笔都如刀削斧砍般清晰,刚劲有力,一个字就是“美”。
在当时赵佶的书法就享有盛誉,不仅是国人追捧,西夏和辽国的很多文人也都喜欢临摹学习,时至当下,这种字体也在被广为推崇,我们印刷使用的宋体、仿宋体都是由瘦金体演变而来。由此可见,赵佶的书法魅力有多大。
再重点说说赵佶的绘画。千百年来,中国历史上会画画的皇帝是有几个,但要说能和咱们的赵佶皇帝比肩的,那是连一个能拎出来比比的都没有。
他的绘画有着独特的风格以及对细节的极致追求,无论是花鸟的生动形态,还是人物的细微表情,他都力求完美,此外,他在绘画中还融入了自己的情感和思想,使得每一幅作品都富有生命力。比如故宫博物院珍藏的国宝级文物《芙蓉锦鸡图》,画中一只锦鸡站在芙蓉花丛上,扭头望着飞舞的蝴蝶,姿态非常的灵动,色彩也相当的华丽,体现出雍容大度之美;再比如,他在《瑞鹤图》中描绘了二十只白鹤,每一只都笔笔精微,羽毛的细节处理得非常到位,展现了极高的绘画技艺和对自然的深刻观察。
现在流传出来赵佶的书画作品价值几何呢?有一幅《桃竹黄莺卷》,在2005年的一次拍卖会上拍出来6000多万人民币,一个《临唐怀素圣母帖》,这件书法作品在2008年的拍卖会上卖价高达1.28亿港元。还有一个《写生珍禽图》,在2009年的一次拍卖会上成交价也是6000多万人民币。而如今这些作品的价格会是多少,更是难以估量。
还有不得不提的是他的文学造诣,历史上公认他是唯一能和南唐后主李煜相提并论的才子皇帝,他的诗词美主要体现在其语言优美、意境深远,以及对人生和历史的深刻感悟上。例如,他在《宴山亭·北行见杏花》中写道:“裁剪冰绡,轻叠数重,淡着胭脂均注。新样钗符,巧缀罗衣,金线玉条疏缕。东风既与花为信,又送花归天上去。燕支万点,尽染就、平林寒雨。”通过对杏花的描绘,借对梦的期待,表达了他对逝去美好时光的怀念,这委婉的表达和借喻可谓是妙笔。
另外在茶艺上,他写过一本专着《大观茶论》,从各品类茶叶的采摘,到冲泡和品评方法的差异都做了很详细的解读。
在医学上,他写过一本《圣济经》,专门讲怎么用食疗进行养生和治疗的,写得非常专业。直到如今,医疗圈的专家看了这本书,也都认为很有借鉴意义。
总而言之,赵佶是一位绝对高水准的艺术家,但这恰恰就很有了问题。我们知道,很大部分的大艺术家都有一些共同的性格特点,敏感脆弱、情感丰富、容易动情、特立独行的随心所欲等, 这些特点使得他们在创作过程中能够深入挖掘内心的情感和体验,从而就能泉涌般地创作出富有感情和深度的作品,这对于搞艺术来说太重要了,简直就是老天爷赏饭吃的外挂,我们把这称之为“艺术家人格”,古今中外很多大牌艺术家,梵高、毕加索、贝多芬、徐渭莫不是如此,我们的皇帝赵佶也是如此。
而政治家所需要的则是要具备缜密思维能力、审慎务实的行动力、强烈的责任心,很明显赵佶的性格与之格格不入,换句话说,那就是“端王不足以安天下”的轻佻了,而这也将为他本人和大宋帝国的悲惨命运埋下深深的伏笔。
不得不说,这个世界上人与人之间是真的有差异的,老天爷把你适合干什么都给你提前规划好了,有的职业它就是不适合你干,你不服还真不行,硬来就容易出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