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史慈沉默不语,见证典韦激斗五将场景,顿感脸上火辣辣,深知之前与之争锋,明显是不自量力。
武临瞧见他满面尴尬,宽慰道:“子义无需这般气馁,所谓术业有专攻,人有所长,尺有所短。
典韦司马天生神力,擅长斗将,况且天下间这般恶人属实少见,怕是很少有能匹敌之人。
子义武艺超群,定人不会惧怕,汉军中任何一位将领。
若场中之人换成是你,城下任意一员汉军将领,定然不会是你敌手。
再说了,典司马虽勇猛异常,却缺少领兵作战才能。
往后,我军地盘只会越来越多。
最为紧需人才,反而是统领数万大军,能驻守一方,独自率军出战之统帅。
本将军十分看好你,现在需要准备出城了,我预感曹操、董卓大军即将赶来。”
史慈心中一阵火热,一想到自己统率数万大军,一路上南征北战。
在战场上纵横莫当,驰骋在中原大地上,留下赫赫威名。
并且家人,士兵均以他为榜样,建立起不世功勋,跟随武临威震四海,最后名留青史。
提到家人,他又想起还困于渤海县中,年迈老母与年轻妻子。
不知道牧马安排接应之人,是否顺利接到她们了。
按照时间计算,过去了十来天了,双方应该是见到面了。
想到此处,顿感心中一颤,如果家人得知他加入叛军,还率领兵马与朝廷作战,不知会不会责骂他。
一想到家人担忧,又是气愤模样,也是失去了底气,这般想着,在不知不觉中就来到城门口。
太史慈陷入沉思,还未知道身后站满了一群悍兵,士兵们全副武装。
头戴铁盔,盔甲虽然轻,却是遍布全身,连膝盖与脸庞也被覆盖住。
腰间悬挂战刀,手持长戟,皆是身强力壮,身材魁梧之人。
他们均是从各部队中挑选出,全部是身经百战,从死人堆中跑出来,可以称得上是精锐中精锐。
太史慈突然感到身处群狼包围中,后背冷汗直流,处于本能反应,迅速转过身,立即便被震撼到。
几目相视,只瞧见身前是一群黑色雕塑,长戟锐利无比,明晃晃散发着寒光,甚为骇人。
士兵们气息绵长,却又呼吸平稳,悄然无息,仿佛是栽在林中之树木。
伫立无声,又挺拔巍峨,充斥着满满压迫感,显然是训练有素,万军中挑选出,以一敌数人之精兵。
太史慈向前跨出一步,右手抓紧马绳,左脚一点,身体瞬间腾空,一个翻身,稳稳落在马上。
缓缓接过亲卫递过来长枪,右手伸长,五指一抓,紧紧抓住枪杆。
手臂左右摇晃几下,掂了掂重量,眉头舒展,煞是满意。
在心中稍微预估,凭借平时经验,发现工匠按要求打造,并未粗制乱造,也没有偷工减料,足斤足两,有四五十斤重。
武临派出五千亲卫兵给太史慈,这支军队算是军中最强战斗力。
也是武临这段时间,几番征战下,装备、武器、战斗力、忠诚度、战斗意志等,综合素质最高兵马,足见对此战这般重视。
士兵们一言不发,静待武临下达出兵命令,也期待战端迅速展开,他们不惧生死。
因为军中明确规定,因战而死之士兵,不仅会给其家人丰厚补偿,还会帮助把其孩子抚养至十六岁。
每次出战,所有参战士兵均获得奖励,每一个阵亡家属,全部安置妥当,此举令士兵敢不效死。
虽武临军现在依旧漂泊无依,没有一块稳定地盘,所承诺之土地依然遥遥无期。
不过他们之前还是下地种田之农民,还被扣上叛军帽子,不仅食不果腹,还生死不知。
一群朝不保夕,连饭都吃不饱之人,任何承诺都是虚妄。
唯有眼下拿到手好处,才是唯一激励他们,此现实之物,比千言万语还管用。
时间在一点点流逝,城外双方主将依然毫无动作。
可杀戮之意四处蔓延,汉军似乎是在等待什么,并不着急发起进攻。
突然,汉军后方出现一根火把,紧接着,冒出了第二根,第三根。
霎时间,零星火光连成一片,天边一片通红,绵延数里远。
随后是一排排士兵,远征踏踏声传播数十里外,军容整齐,撼天动地,踏步而来。
黄巾军没有出声,可能看出他们非常紧张,敌军新增兵马赶来。
举目远眺,即便天色昏暗,依稀可以认清汉军人数。
每个人都在心中暗自计算,这般场景,队伍绵延数里,后面也是人群拥挤,怕是有不下两三万人。
武临攥紧手心,眉毛微挑,额头挤成川字,胸口快速起伏,显然是十分紧张。
曹操、董卓三人率军抵达战场,均被场中惨烈所震惊。
横七竖八摊满了尸体,方圆两三里都沦为战场,粗略计算,怕是有四五千人。
又见到场中六人,仔细看去,敌军将领果然是那厮,其身形魁梧,又使用那样奇怪、笨重武器。
况且与对方数次交战,深知对方勇猛,给他们留下深刻记忆,想要忽略都很难做到。
发现叛军依然有三千余人,汉军分为两部分,一伙装备精良,有五员大将横刀立马于军阵前。
另一群士兵精神萎靡,阵容凌乱不堪,明显是石门方向,被击溃之败军。
数匹快马朝几人奔跑过来,口中还喊着他们职位,声音颇为颤抖,不知是害怕还是高兴。
不用想,来人自然是石门城主,他一身肥肉在战场中极为显眼。
明显是位养尊处优,很少锻炼之人,在这大饥荒时期,居然还能维持这般体重,也不知是搜刮了多少民脂民膏。
石门城主见没人理他,悄然收起笑容,眼色一暗,眉头皱起,心中愤愤不平。
不过他素养极好,也深知是自己急功冒进,打乱了大军部署,还白白损失四五千兵马。
心中有愧,对方又是西凉骑兵,其名震关内外,也不好在这个时间强出头,便默默带人站在一旁观战。
另外一边,徐晃、周仓终于率领八千人,绕到武阳方面伏兵不远处。
只等待西面大战一起,他们就会在对方进攻城墙时,里应外合,从后方击溃汉军,然后撤回城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