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第一天的清晨,许莳夕在闹钟响起前就睁开了眼睛。窗外,天刚蒙蒙亮,一缕微弱的晨光透过窗帘的缝隙洒进来,在地板上画出一道金色的线。她躺在床上,听着自己如擂鼓般的心跳,默默数着呼吸——一、二、三...直到心跳稍稍平稳。
床头的日历上,“高考”两个大字被红笔圈了出来,旁边画着一个小小的太阳笑脸,和宋煜珅在她错题本上画的一模一样。这是她昨晚临睡前偷偷模仿的,虽然笔触不如他的流畅,但看着它,许莳夕就觉得莫名安心。
“莳夕,起床了吗?”母亲轻轻敲门,声音比平时柔和许多。
“起来了。”许莳夕应道,从床上坐起来,突然感到一阵眩晕。她深呼吸几次,等这阵紧张过去后才开始换衣服——一件洗得发软的旧t恤和舒适的棉质长裤,这是宋煜珅的建议:“穿最习惯的衣服,减少陌生感。”
客厅里,父亲罕见地穿着休闲装,正在摆碗筷。看到许莳夕出来,他笑了笑:“今天我送你去考场。”
许莳夕惊讶地眨眨眼。父亲是小科员,经常忙得连周末都很少在家,更别说工作日请假了。
“爸,你不用...”
“别说了,快吃粽子。”父亲打断她,指了指餐桌,“你妈凌晨四点就起来包的,说是寓意'高中'。”
餐桌中央摆着一盘小巧精致的粽子,旁边是许莳夕最爱吃的煎蛋和豆浆。母亲从厨房出来,手里还拿着一根红绳:“手腕伸出来。”
许莳夕乖乖伸手,母亲将红绳系在她左腕上,打了个漂亮的结:“保佑我女儿考试顺利。”
许莳夕低头看着那根红绳,突然鼻子一酸。她赶紧咬了一口粽子掩饰情绪,糯米和豆沙的甜味在口腔中蔓延开来。
“东西都检查好了吗?”父亲问道,“准考证,身份证,文具...”
“检查了三遍。”许莳夕拍拍书包,“都在透明文件袋里。”
那个透明笔袋里,除了考试必备的文具,还装着其他东西。按照宋煜珅的嘱咐,她直到现在才打开护身符。里面除了一颗薄荷糖,还有一张折叠的小纸条。许莳夕小心翼翼地展开它,上面是宋煜珅工整的字迹:
“无论结果如何,
你已经是我的骄傲。
——给即将闪耀的你”
许莳夕的眼眶突然发热。她把纸条贴在胸口片刻,然后重新折好,放进透明笔袋里,这样考试时一低头就能看见。
出门前,妈妈突然抱住她,力道大得让人窒息:“宝贝,无论考得怎样,我们都为你骄傲。”
这句话与宋煜珅纸条上的如出一辙,让许莳夕鼻子一酸。她轻轻回抱妈妈:“我知道,我会尽力的。”
许莳夕最后照了照镜子。镜中的女孩扎着简单的马尾,眼睛下有淡淡的黑眼圈,但眼神还算镇定。她对着镜子做了个深呼吸,轻声说:“加油,许莳夕。”
父亲开车将她送到校本部门口时,距离考场开放还有半小时,但校门外已经聚集了不少考生和家长。许莳夕下车,感受着五月末清晨微凉的风,突然在人群中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宋煜珅。
他站在校门另一侧,穿着简单的白t恤和黑色运动裤,没戴眼镜的眼睛在晨光中格外明亮。看到许莳夕,他微微点了点头,嘴角上扬。
许莳夕惊讶地瞪大眼睛,用口型问道:“你怎么在这?”宋煜珅的考场明明在三公里外的分校啊。
父亲去停车了,许莳夕趁机快步走向宋煜珅。走近了,她才发现他额头上有一层细密的汗珠,呼吸也比平时急促,像是刚跑过步。
“你...骑车过来的?”许莳夕小声问。
宋煜珅点点头:“想看看你...”他的声音很轻,却让许莳夕的心跳漏了一拍。
“神经病啊,明天不许这样了!”许莳夕压低声音,却忍不住嘴角上扬,“多消耗体力...”
宋煜珅从口袋里掏出一颗薄荷糖:“给。”
许莳夕接过糖,剥开糖纸将糖含在口中,熟悉的清凉感立刻在舌尖蔓延开来。
“紧张吗?”宋煜珅问。
许莳夕诚实地点点头:“有点手抖。”
“记得呼吸。”宋煜珅轻声说,“紧张时就想想我说的那些话。”
许莳夕正想回答,广播突然响起:“请考生有序入场,出示准考证和身份证...”
“去吧。”宋煜珅后退一步,“考完老槐树下见。”
许莳夕点点头,转身走向校门。走了几步,她忍不住回头,看见宋煜珅还站在原地,晨光给他整个人镀上一层金边,像是从梦境中走出来的剪影。他举起手,做了个“加油”的手势。
考场里,许莳夕按照准考证找到自己的座位。教室安静得可怕,只有监考老师走动的脚步声和考生们轻微的呼吸声。
试卷发下来了。许莳夕深呼吸三次,才开始浏览题目。前几道选择题她做得还算顺利,但到古诗文阅读时,手心又开始冒汗。许莳夕想起宋煜珅熬夜为她整理错题时专注的侧脸,想起他在凤凰花下说“有重要的事要告诉你”时眼中的光芒...心跳渐渐平稳下来。
作文题目是《光的轨迹》。看到这个题目,许莳夕几乎要笑出声——这简直是为她量身定做的。她提笔写下开头:
“光的轨迹,是清晨教室里斜射进来的第一缕阳光,照亮旁边那个挺直的背影;是图书馆角落里台灯的暖光,映照着两个人共读的诗集;是雨中并肩而行时,头顶那把黑伞边缘滴落的水珠折射出的彩虹...”
她写着写着,几乎忘记了这是在高考,仿佛只是在给宋煜珅写另一首长诗,记录他们共同经历的那些明亮时刻。
交卷铃响起时,许莳夕已经检查了三遍。走出考场,六月的阳光毫不留情地倾泻下来,刺得她眯起眼睛。校门口挤满了等待的家长,人声鼎沸。许莳夕穿过人群,径直走向那棵老槐树——他们约定见面的地方。
宋煜珅已经在那里了,靠在树干上,手里拿着两瓶矿泉水。看到许莳夕,他站直身子,递给她一瓶:“怎么样?”
“还行。”许莳夕接过水,拧开瓶盖喝了一大口,“作文题是《光的轨迹》。”
宋煜珅的嘴角微微上扬:“很适合你。”
他们默契地没有讨论具体题目,只是并肩站在树荫下,享受着考完第一科的轻松。槐花的香气淡淡地飘散在空气中,许莳夕突然注意到宋煜珅的t恤后背有一小块汗湿的痕迹。
“你真的是骑车过来的?”她忍不住问。
宋煜珅点点头:“十五分钟。”
“明天不许这样了!”许莳夕皱眉,“太消耗体力了。”
“值得。”宋煜珅只说了这两个字,却让许莳夕的心脏像被轻轻捏了一下。
远处,父亲在招手示意该回家了。许莳夕正要道别,宋煜珅突然从口袋里掏出一张折叠的纸条:“给。”
许莳夕接过纸条,小心地展开,上面写着:“下午数学,记住你的太阳笑脸。——R.S.”
“加油。”宋煜珅轻声说,目光柔和得像初夏的风。
许莳夕将纸条小心地放进笔袋,和那张未完成的诗放在一起:“你也是,下午见。”
走向父亲的路上,许莳夕回头看了一眼。宋煜珅还站在老槐树下,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在他身上投下斑驳的光影。他举起手,再次做了个“加油”的手势,就像清晨时那样。
许莳夕突然觉得,高考似乎也没那么可怕了。因为无论结果如何,在考场外,在那棵老槐树下,总会有人等着她,带着薄荷糖和鼓励的纸条,还有那句未说完的“不是以同学的身份,而是...”的承诺。
这个念头像一束光,照亮了她心中所有不安的角落。许莳夕摸了摸笔袋里的纸条,走向等待的父亲,脚步比来时轻快了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