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儿想吃什么?”徐枫林问
顾烨城想了想说“头一天来时,吃的那包子就不错。”
徐枫林点头“是了,你李叔的包子是花了大心思的,那叫一个香.......”
于是,三人便在李丰年的包子摊儿找了个空的小木桌坐下了。
徐枫林去点了包子稀饭咸汤,一边跟李丰年扯着闲话。
顾烨城一个扭头的功夫,徐凡心就不见了。
八岁的孩子在这鱼龙混杂的闹市落了单,总让人不放心,万一要是遇上拍花子!顾烨城连忙起身去找。
刚走出李丰年的小摊,一个转身,在一个小摊子边上,看到了那个小小的身影。
徐凡心垫着脚,扒在摊面上,探着脑袋看来看去,他太矮了,吃力的踮着脚,那忙活着的女摊主终于发现了这颗小脑袋
“呀,小凡凡,想吃什么呀”
“姨姨,还是想吃糍粑呢”徐凡心糯叽叽的说道
那女摊主稀罕死这小家伙
“好嘞,等着啊”
“姨姨,要多多的放糖浆和干梅粉哦”徐凡心仰着嫩呼呼的小脸又说道
女摊主哈哈的笑着,心要化掉了
“好的,姨姨给小凡心放好多好多糖浆,再放好多好多干梅粉....”说着手脚麻利的给徐凡心装好
“小心着点儿哈,还烫呢!”
徐凡心举着两只小手,接过,跺跺跺的跑回来了。
顾烨城张了张嘴,想说:徐凡心,你没给钱,转眼看那女摊主继续招呼着客人,似乎习惯了徐凡心吃霸王餐。
徐凡心已经跑回位子上坐好了,徐枫林也熟门熟路的自己端了包子,盛了稀饭咸汤放到小桌子上。
“城儿,快来,趁热吃”徐枫林朝他招手
顾烨城应了一声,回桌子上坐定,拿筷子夹起包子吃了起来。
旁边徐枫林嘴里嚼吧着包子对徐凡心说“又吃这个,少吃些,甜了呼的,你看你那牙,多久了都,也没冒个尖儿出来,回头真长不出来,你就像那缺牙老太太,喝汤流汤儿的,那可美了.....”
徐凡心啊哦啊哦的吃的香甜,没答他爹的话。
“你最近拢共吃了几份了?是不是都没给钱?”
徐凡心忙碌的小嘴已经脏兮兮的。
“五份还是六份,不记得呢!”
“哼哼!亏得人家耐烦你,天天这么赊账....”徐枫林哼笑
吃了包子,徐枫林找李丰年的水缸舀了瓢水,打湿了帕子给徐凡心擦嘴。
“最近一年就别吃这些甜的了,等牙换齐了再吃.......”
徐凡心对有些话那是选择性耳聋......
离开包子摊儿,徐枫林抓了把铜钱递给女摊主。
“哎呀,徐捕头,给孩子吃哪能算钱呢?”女摊主推拒着
徐枫林直接把钱摁进钱匣子里。
“哪家孩子像他那么吃法儿?”
“下回别给他,最近掉牙呢,先断了他甜食,长齐了再说.......”
女摊主了然的哦哦点头。
徐凡心听了,不乐意的撅起了嘴。
徐枫林拿食指拨了拨儿子的嘴“能挂油壶了”说着拉着他继续走。
没多远是屠夫张的猪肉摊儿。
“呦!凡心,这小嘴儿撅的。谁惹呼咱生气了?”
“断了他甜食,有情绪呢?”徐枫林解释道
屠夫张想搓搓徐凡心的头,又怕自己一手的生猪油,搞脏了这白净净的小娃娃,于是拿头虎虎的抵了他小脑袋一下。
“小男子汉,可不兴因为这样的事儿生气”
“咱不生气,伯伯给炖肉吃,让你二虎哥哥带你来家吃饭啊!”
徐凡心可好哄了“嗯嗯嗯,吃肉肉......”
“贪吃鬼”徐枫林好笑的拉着儿子继续走了
顾烨城看着屠夫张,从话里能判断出,这人便是张二虎的爹,那敦实强壮的体魄跟屠刀杀神张二虎是如出一辙.......
不一会儿,一个窈窕的身影闪现,没错,此人正是徐枫林的爱慕者:柳湘云
“枫哥这是送凡心去上学?”柳湘云搭讪道
徐枫林“...............”
徐枫林没搭理她,欲绕身走过,柳湘云便拉着顾烨城。
“呀?这个就是外甥吧?”
顾烨城:不是您外甥,您客气!
柳湘云继续说道:“外甥真是俊,都说外甥像舅,果然呢!看了就让人喜欢”说着含情脉脉的看着徐枫林,这真可是赤裸裸的变相表白了
跟顾烨城并没有血缘关系的徐枫林:“............”
“姐姐说笑了,中人之姿,不敢当”顾烨城忙给徐枫林挡着“时候不早了,赶着去学堂,告辞”说着,轻轻挣开了柳湘云的手。
没跟徐枫林说上话的柳湘云,望着男人高大的背影,葱白软指不甘心的搅着帕子.......
进了梧桐书院
陆池阁虽是山长,却也是一县之尊,并不总在书院。
徐凡心小腿儿‘跺跺跺’往自己的天字班跑去。
徐枫林领着顾烨城先拜见了主教先生万华清。
顾烨城见了万华清,大惊。
因着徐枫林,梧桐镇出了莫小北,张二虎这两员悍将算是情理之中,万华清这未来的文坛大家,竟然也是出身梧桐镇,实在透着不简单......
顾烨城给万华清见了学生礼,万华清温和的点头应了,他万万是想不到,这给他弯腰拜礼的少年,会是他未来要效命的君主......
徐枫林与万华清坐下喝茶闲聊着,顾烨城在旁侍立。
万华清知晓眼前少年是平昌侯嫡长子,尊贵如斯,却放的下身段,以学生身份在旁侍候,万华清不由的多看两眼,小少年眼神沉静,望着人的时候胆大而不犀利,敛着的眸藏着墨渊,如龙在浅寐,令人不敢忽视。
万华清眼光毒,他低头抿了口茶,心中暗暗琢磨着。
梧桐书院,前身乃是陆池阁儿时的私塾,十年前陆池阁就任临川县县尊,便扩建了私塾,更名为梧桐书院。
书院根据学生年纪结合所通学识,将学生分.天地玄黄.四个班,每班四十人,若超过六十人,便再分两班,如黄字班分为黄甲班,黄乙班。
黄字班为开蒙班,为学生开蒙所设。
玄字班为童生班,为考童生备读。
地字班为秀才班,为考秀才备读。
天字班为举人班,为考举人备读。
近年来,梧桐书院已培养出十一位举人,举人里考中进士者,八人,成果斐然,是以梧桐书院名声大噪。
主教先生万华清,便是梧桐书院最早的进士,被圣上钦点为状元,因生父亡故守孝三年,未去赴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