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便萌生用这些瓜来送礼的心思。
趁着现在云间菜铺和这些东西还没把名声打出去。
赶紧抢占先机,用来走人情。
尤其是白玉瓜,实在太漂亮,肯定能入不少人贵人的眼。
还有霸王瓜,多猎奇啊,别说送寻常贵人,就是送到宫里也是够的。
唯一遗憾的是麒麟瓜竟然不能论个卖。
而且另外两种瓜也限购。
每家不管来排队多少人,每种瓜每日只限购一件。
而且购买整瓜的人,就不能再购买散瓜。
限得这么严苛也是没法子。
西瓜产量倒是不低,但论个卖还真不多。
产量最高的是霸王瓜,总共三万多斤一亩。
可每个瓜就四五十斤。
一亩下来,也就五六百颗而已。
那些有钱人疯起来都不看价格。
如果放开让他们随便买,都卖不了多久。
再说这样贵的东西,还能储存运输,说不定会有更多人混进来倒卖。
她能不限死么。
霸王瓜她就种了一亩。
卖完了除非她异能催生,不然就得等明年。
她也不差这点钱,便没打算再催生。
再说东西本来也是物以稀为贵。
另外两种瓜各两亩。
白玉瓜亩产最少,8000斤,每亩大约五百个左右,合起来也就一千个差不多。
麒麟瓜亩产一万五,也是近千个。
西瓜可以放久一些,所以她没打算那么快卖完。
每天店里,每种就只供应十个,卖完即止。
毕竟还要供应味满斋,和即将开的饮品店与点心店。
所以当后面的人得知今日份的整瓜已经卖完,都傻眼了。
跟店里磨破嘴皮都没用,只能火急火燎的跑去找买到瓜的熟人。
哪怕是不熟的人,也被盯上。
余少廉犹豫纠结半天,还是买了一个白玉瓜。
霸王瓜他狠不下心来买。
毕竟他只是旁支子弟,本来就没多少零花钱。
平日花的那些钱,基本都是他私下弄的小产业赚的。
只是他没什么上进心,就只弄些赚生活费。
毕竟做大了,被发现也要归入家族中。
他可不想给他人做嫁衣。
平时买那些蔬果,每日盘算下来,也花不了十两银子,一些蔬菜也不用日日买。
所以还算负担得起。
可要说每日花几十两,上百两的去买瓜吃,那就真扛不住这么造。
即便这段时间没花多少,他小金库也有些捉襟见肘。
所以他打算买个白玉瓜送到主家,附赠一封信,先看看能不能骗来一笔生活费。
可惜今日份额用完,仆人也只高价回收到两片麒麟瓜。
吃到一口麒麟瓜,他更加煎熬。
这么好吃的瓜,今天只能吃两片,这是什么人间疾苦。
卖瓜的事云知意没再管,也不知道引起多少怨声载道。
她这会在忙别的事。
三日未到,陆经义就把挑选出来的厨子送到庄里来。
她要忙着给这些人培训。
点心上还好,不用她怎么上手。
只需要把整理出来的点心食谱交给她们,让她们去研究就行。
主要是饮品。
陆经义照她说的,送来几个都是从味满斋选的人品靠得住的学徒。
这些人基础功有一点,但底子还不深,又是做新东西,得需要她手把手教。
好在饮品比点心容易,只要搞清楚配比和顺序就行。
店面比较大,初次自然不能只上几个品种。
点心她首次要上架的就有百种。
饮品也有二十款,还需搭配一些小点心。
小点心她特意选了几款简单些的。
基本是曲奇饼、小酥饼、小蛋糕之类。
可以批量出,做工也不复杂。
饮料目前暂定二十款。
主打款是点茶,直接占据一整层,放在二层,为休闲体验和品茶。
点茶做工复杂,时间也长,只能作为高端饮品和定制款。
那里她打算打造成一个高端会所,只限会员可入。
想要成为会员,必须每月至少在店内消费一百两以上。
余下都在一楼大堂,暂定五种冰沙、五种糖水、十种特配饮料,也就是奶茶。
冰沙她特意寻了铁匠坊,定做了一个削冰机。
因为比较精细,花了她二百两。
五款分别为蜜豆果酱冰沙、水果什锦冰沙、干果糖浆冰沙、单果冰沙、混酱冰沙。
至于什么水果,就按照庄子里成熟的水果来排,只做限定季款。
糖水暂定陈皮绿豆冰饮、梨子冰糖、桂圆红枣红糖、芋圆凉粉混合糖水、蜜豆豆花。
(文中指的是南方广式糖水哦~上图是芋圆糖水)
奶茶就简单多。
十款分别为黑糖珍珠奶茶、草莓果汁、葡萄果汁、西瓜果汁、什锦混合果茶、柠檬绿茶、红茶奶盖、冰酪干果奶茶、黄豆粉麻薯奶茶、红枣姜乳茶。
其中水果类也都按照提供的食材变动。
等稳定后,再适时上新品类。
毕竟这时候上冰饮已经有些晚,大概只能卖上一个月。
等过了中秋,天气开始转冷。
九月开始就得撤下冰饮,上一批热饮。
禄丰城的气候虽说和东北有些接近。
但这里可没有室内二十多度的暖气供应,还能喝冰啤酒吃雪糕。
这几日最开心的莫过于傅子俞。
云知意每天教人做的冰饮,他都有一份。
完全打开新世界。
没想到光是茶饮竟然还有这么多吃法。
这段时间小家伙好吃好喝养着,小脸都圆了一圈。
他倒是舒心,却不知道送回京的荔枝,这会却卷起大风波。
“王妃,打听清楚了,是外面不知从何处来了传言,说淮南那边有人贪腐,把今年用作贡品的荔枝昧下,换了次品送做贡品,还直指荣国公府。”
嬷嬷拧着眉,一五一十汇报外出打听的情况。
就在昨日,荣国公府突然被言官参了一本,说国公府插手贡品,私吞贡果。
这事赵王妃原本不知。
自从得知儿子被送去禄丰城后,赵王妃对娘家便多了几分失望和怨怼。
说什么把孩子秘密藏起来更安全。
她也是从大宅子里出来的,哪不懂其中那些道道。
无非就觉得这个孩子已经没有价值,不值得费心照料罢了。
若非儿子的病有了好消息,不然赵王妃肯定要登门质问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