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子寄存处~~~~
本书从53年开始,为了看着省事,全部用第二套人民币(1955年3月1日起发行第二套人民币,并收回第一套人民币。)
关于工资问题,1950年左右,职工工资是工资分。每分含生活必需品的一定数量(会配有一些粮食或者布匹),随着物价的波动,每月经由各省市公布的每分的分值,各企业、机关事业单位按省市公布的分值和职工所持工资分来计算工资,当时大家宁愿少要钱,也要一部分粮食和布匹来抵扣工资,北方地区主要依靠小米来定价,比如房租,一年要多少斤小米,多少布,有的钱都不要,只要这些物资。
这些工资发放方式反映了当时经济环境和分配制度的复杂性,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和物价的稳定,最终在1956年进行了第一次全国性工资改革,取消了工资分,改为货币(人民币)工。
各位长得帅得书友就别深究这些了,本书都按照工资发放,尽量模糊一下工资金额和当时得物品价格,因为55年之前市面上物资不充沛,有不少商人恶意囤积物资导致价格浮动不稳定。
。。。。。。。。。。。。。
这是在哪?怎么动不了,熊光明迷迷糊糊感觉有人在喊他的名字,眼皮仿佛被黏住了一样,接着又陷入了沉睡。
梦里他变成了一个小男孩,随着父母去四九城寻亲,没有找到那个当账房的二爷爷,看着大街上出现的膏药旗,和偶尔一队队的日本巡逻兵,这是抗日时期?
老家是回不去了,房子地都卖了,还好父亲有一手木匠手艺,一家人租了一间小屋,还算过得去。
好景不长,母亲突然生病,父亲晚上去请大夫就没再回来,急火攻心下,没几天母亲也撒手人寰。
还好房东人不错,母亲临死前拜托再帮忙找一下二爷爷,实在不行就找个好人家把他送人。
一个月后,被一个叫熊大壮的男人收养,改名也叫熊光明。
他是房东的远房亲戚,前些年媳妇病逝,家里就他一个人,在娄氏钢厂当一名锻工。
还好老熊人不错,对熊光明像亲儿子一样,还送他上学。虽然家里就他们爷俩,但也天天乐呵的,没事还带他去个小饭馆,老熊每天最开心的时候就是就着花生瓜子喝着小酒,看着他在油灯下读书写作业。
意识逐渐又变得模糊起来。
可能是因为父母双亡又寄人篱下,导致性格有点孤僻。后来搬到了南锣鼓巷,这个院里的孩子多,贾东旭是院里孩子头,何雨柱、许大茂和他岁数差不多,几个人经常在一起玩,性格也逐渐开朗起来。
熊大壮每天上班,偶尔下班晚回来,熊光明没准就到谁家蹭一顿饭,有时候还跟着何雨柱去他爹干活的饭店吃顿好的改善一下。
直到有一天他进大院时候被小牛犊子一样的何雨柱给撞了一下,从台阶下摔倒就没了意识。
起因是许大茂的跟何雨柱犯贱,追打过程中撞倒了刚要进院的熊光明。
虽然当时及时送了医院,但脑袋里面受伤就算放到现在都是棘手的问题,更别说50年代了,在医院躺了三天,医生也束手无策,只能拉回来养着。
“光明,光明,我的儿呀。。。。”熊大壮拉着熊光明的手两眼呆滞的一直喊着他的名字,可以说熊光明就是他的全部。
“熊老哥,你得挺住啊,光明肯定能好起来,你放心啊!柱子过来,给你熊大叔磕头,老哥,柱子这孩子是咱们看着长大的,虽然人混了点莽了点,但心思不坏,这也是意外,你看。。。”
易中海这会也脑袋疼,这叫什么事,傻柱他爹跑了,家里连个大人都没有,熊光明要是咽了气,这老熊指不定干出点什么事呢。
别看熊大壮平时乐呵呵,老实人急眼了那可是啥事都干的不来。
谁要给自己儿子弄成这样,我易中海杀他全家!哦,我没儿子,那没事了,可是想想脑袋更疼了。
傻柱手足无措的站旁边不知道怎么办才好,他虽然混了一点,但给熊光明撞得人事不省,心里也是难受的要死,从小就喊着他柱子哥,发生了这种事,他也是六神无主,低着头一声不吭。
“熊老弟,我打小看着光明长大,这是个好孩子,吉人自有天相,事已经发生了,这这也是谁也想不到的,你看你有啥章程没有,你怎么想的,老太太我虽然没几个钱,但每个月街道的补助我都存着呢,要是不够~~~柱子别发呆了。”聋老太太把傻柱当亲孙子,这会必须得给傻柱说好话。
傻柱正心灵上谴责自己呢,一听老太太喊他,也不知道哪根筋搭错了,‘哐当’一下就跪了下去喊到:“熊大爷,光明要是没了,以后我就是你亲儿子,以后我给您摔盆。”
站门口的许大茂也赶紧表态:“熊大爷我也是,以后就算我不养我亲爹,我也养着您。”
虽然人不是许大茂撞的,但多少也有责任,对于年少的许大茂来说这几天也吃不下睡不着的,眼看着一起长大的伙伴生死不知,他也难受。
“你tm给我滚一边去,你个完蛋玩意儿。”许富贵气的就给了许大茂一巴掌。
熊大壮瞪着傻柱,嘴唇子直哆嗦,拿手指颤颤巍巍的指着傻柱说不出话来,吓得傻柱一激灵,他知道这肯定不是感动的,这是想刀了他呀!
易中海在旁边一看赶紧抱住熊大壮说:“柱子住嘴吧你,赶紧烧点热水去,一会光明醒了方便喝,顺便让你一大妈煮点小米粥给光明备着。”
易中海看着脸色蜡黄的熊光明,眼瞅着出气多进气少就这一两天的事了,生怕熊大壮崩溃了,到时候指不定拉着谁陪葬呢,现在各家菜刀都让易中海悄悄通知藏起来,熊家的菜刀打从医院回来就让易中海收走了。
赶紧把傻柱拽起来轰走,傻柱吓得爬起来就跑。
院里一帮老妇女小媳妇正扎堆聊天呢,说着前院熊家的事,八卦达人三大妈说:“今天早上老阎去老熊家,我偷摸瞅了一眼,好家伙,小熊估摸着要不行了,只能喝点米汤,还得靠人硬喂,啧啧,你说老熊到老了死儿子,哎,人生大不幸啊!”
“谁说不是呢,昨儿我瞅了一眼老熊,抬头纹都开了,眼儿也没了亮了,弄不好小熊前脚走,老熊也得躺下,可惜了他家那两间房,要是能给我家一间多好,以后我大孙子也有的住,到时候娶媳妇也不愁了。”胖乎乎的贾张氏纳着鞋底子感慨着。
“可说呢,不过那两间房是老熊家私产,解放前就买了,他要没了,可就归街道了,哎呦!要是小熊没了,让我儿子给老熊当干儿子,这房能不能就给我家,反正我家俩儿子。”后院孙大妈偷摸算计着,不知不觉就把心里话说出来了。
“你想啥美事呢,你家俩,我家还三呢!”二大妈撇着嘴说到,老二光天正好过继给熊大壮,老刘肯定乐意。
这会傻柱急急忙忙的就进了中院,一帮大妈立马就围了上来了。
“傻柱,里面啥情况啊,快说说”
傻柱这会实在是不想搭理这帮看热闹不嫌事大的,甩开贾张氏的手说:“甭问了,一大爷说快好了,我这回去烧水,一大妈您一会帮忙熬点小米粥备着点。”紧跟着就进屋生火烧水去了,要不是眼神慌乱,这帮大妈还真就信了。
“行,我知道了柱子,你赶紧忙乎去吧 ”看着傻柱一脑门子的汗,一大妈也没再说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