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如海满意地点头。
这只是个小插曲,并未影响几人继续向前。
到达皇城大街路口时,人群愈发密集,街道两旁挂满了彩灯。
灯谜会上人潮涌动,小惜春拉着贾环挤进人群。
围观的百姓见到他们周围有亲兵护卫,立刻认出是贵人,纷纷让开一条路。
“三哥,我要那个灯!”
小惜春指着一盏绘有闹天宫图案的宫灯说。
贾环仔细打量着灯上的谜面——三山压倒水,是则字谜。
他转向黛玉问道:“林姐姐可知谜底?”
黛玉轻笑一声答道:“是个当字。\"
老板取下宫灯递给贾环,称赞道:“贵府 ** 果然聪慧,正是个当字。\"贾环笑着致谢,将宫灯交给黛玉。
黛玉莞尔一笑,转身递给期待已久的惜春,令小丫头欢呼雀跃。
小吉祥噘嘴说道:“三爷,我也要那个。\"她指向另一盏嫦娥奔月的宫灯。
贾环摸了摸她的头,看向灯上谜面——一半满一半空,也是字谜。
他问迎春:“二姐姐可知答案?”
迎春温婉一笑:“是个江字。\"
贾环竖起大拇指夸赞:“二姐姐真聪明。\"如此,吉祥也得到了一盏宫灯,还得意地向惜春炫耀,引得众人忍俊不禁。
林如海指着最大的宫灯问贾环:“环哥儿,你能猜出来吗?”
贾环凝视谜面——残月北斗一星沉,是则一字谜。
黛玉和众姐妹思索良久,贾环略加思考后笑道:“父亲大人,这是个沁字!”
老板鼓掌赞叹:“贵人果然才华横溢,这灯谜挂了很久都没人猜中,不想被小哥儿 ** 了。\"说完,老板将宫灯递给贾环。
贾环随手交给黛玉,“送给林姐姐玩。\"
黛玉见众人望着自己微笑,脸颊泛红,嗔道:“谁稀罕这个。\"但紫鹃还是接过宫灯,这让黛玉的脸更红了。
之后众人继续闲逛,购置了不少物品。
林如海提醒道:“环哥儿,时间不早了,该回家了,不然老太太会担忧的。\"
贾环点头同意,惜春依依不舍地与黛玉告别后,贾环领着几个女孩返回荣国府。
正月十七的大朝会上,弘武帝任命贾环为锦衣亲军指挥使,职位依旧保持正三品。
牛继宗也成功担任京畿大营指挥使。
锦衣亲军都指挥使司大堂内,贾环端坐主位。
因元兴年间文官对锦衣卫的打压,神京城五大千户所至今未满员,仅有一千余人,只设有两名镇抚使,分别是南镇抚使常贵和北镇抚使郭达。
二人入堂后恭敬行礼:“卑职参见指挥使大人!”
贾环抬手示意免礼。
待二人落座,贾环问道:“目前我锦衣亲军在京都有多少人?各地卫所又如何?”
常贵与郭达对视一眼,答道:“回指挥使大人,神京城五大千户所现有锦衣校尉千人,千户一人,百户、总旗、小旗若干,各地卫所人员也仅占三成。\"
贾环听后皱眉:“为何人数如此之少?五大千户所竟不足千人?难道是你们 ** 了?”
常贵与郭达忙跪地解释:“大人明鉴,我们怎敢 ** ,实因元兴年间锦衣亲军受打压,经费短缺,才逐渐缩减至今日规模。\"
贾环点头,表示理解文臣对锦衣卫的敌意,挥挥手道:“你们起来吧,这不是你们的责任。
若银钱充足,你们多久能重建锦衣亲军?”
两人眼中闪过希望:“大人,若银钱充足,我们保证一个月内让五大千户所恢复元气。
那些被裁撤的老校尉们日子都不好过,若能重返锦衣卫,定会感恩戴德。\"
贾环沉吟片刻:“我需要的是精锐力量,锦衣卫不是养老之地!”
郭达连忙补充:“大人放心,虽老一辈不再任职,但他们的后代都是按锦衣卫传统训练成长的,绝不会让您失望!”
贾环满意点头:“很好,我拭目以待!本侯最不缺的就是银钱。\"两人激动叩谢后离去,他们渴望重现锦衣亲军昔日的荣光。
贾环望着两人离去的身影,满意地点了点头,心中暗喜军心可用。
离开都指挥司后,他来到李大的住处,面对眼前的这些壮汉,说道:“现在由我执掌锦衣亲军,你们都要加入锦衣卫任职,但依然保持单独行动,只对我一人负责。
李大,今日我提升你为锦衣试百户,从六品官员,你可以挑选五人为总旗,剩下的人都做小旗。\"
听到这话,李大又惊又喜,没想到这么快就升任从六品。
其他人也因身份骤变而激动不已,纷纷跪地高呼:“愿为侯爷效忠!愿为侯爷效忠!”
李大回到家后,兴冲冲地叫妻子:“娘子,快来看看我给你带回来什么好东西!”
惠娘左手抱着熟睡的孩子,右手牵着妞妞走出来,嗔怪道:“孩子刚睡着,你这般大声做什么?”
李大赶忙压低声音,笑着说:“娘子,你看看这是什么?”
随即打开从锦衣亲军领回的包裹,里面是一件玄色飞鱼服和一件六品安人的诰命服。
惠娘不明所以,好奇地问:“这是什么衣服?看起来倒是好看。\"
李大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娘子,这是诰命服,意味着你将成为六品安人,从此我们便是官宦之家了!”
惠娘先是吃了一惊,随后激动地说:“当家的,你说的是真的?我真的成了诰命夫人?”
说完,仍有些难以置信地看向李大。
“怎么会假?我承蒙侯爷提拔做了从六品武官,那你自然也就是六品安人了!”
惠娘轻轻抚摸着这两件衣服,眼含泪水道:“若公公地下有知,定会欣慰无比。
如今我们家也算体面人家了。\"
想起往昔的艰辛,李大感慨万千。
当初走投无路时,甚至想亲手结束女儿的生命,多亏侯爷出手相助,才让她们母女免于流离失所。
他感叹道:“娘子,我们要永远铭记侯爷的大恩大德。\"
惠娘白了他一眼,笑道:“你还用提醒?家中早已供奉了侯爷的长生牌位。\"
其他汉子的家属也经历了类似的变化,这让大家对贾环更加敬重。
皇城。
大明宫养心殿内,贾环向弘武帝禀报了新组建锦衣亲军的事宜。
“陛下,只是军饷有些问题……”
弘武帝皱眉道:“胡闹!朕自己都省吃俭用,哪有余钱给你?自己想办法解决!”
贾环苦着脸说:“臣不是舍不得银子,而是担心有人会借此说臣结党营私。\"
弘武帝点头:“贾环你只管放手去做,朕支持你。
自你入仕以来,对朕多有帮助,朕铭记于心。
只要你忠于国家,无人能害你。\"
贾环听后深受触动,他助弘武帝并非单纯为稳固地位,也因弘武帝确实勤政爱民,前提是他不会卸磨杀驴。
“臣明白了。\"贾环停顿片刻问,“陛下,朝廷真的如此窘迫吗?”
弘武帝叹息:“朕的私库都快空了,你说难不难?连年灾荒,处处需银,即使盐税增加,依然入不敷出。
我虽尽力削减宫廷开支,但杯水车薪。
那些 ** 污吏却挥霍无度,早晚我要清算他们!”
“为何不向太上皇说明,解决国库亏空的问题呢?”
弘武帝阴沉着脸说:“你以为我没提过?每次提到这事,父皇都说老臣们也不容易,让我宽容些。
我能怎么办?难道违抗太上皇?只能再等等了。\"
贾环见弘武帝面容憔悴,眼窝深陷,显然是熬夜所致,便劝道:“陛下要保重身体,否则岂不正中那些奸佞之徒下怀?”
弘武帝听后心中一暖,脸色略显柔和:“嗯,朕知道了。\"
贾环思虑片刻,决定助弘武帝一臂之力,说道:“陛下,臣家中有十件珍宝,可以变卖换成银两,除了锦衣亲军的军费,剩下的银子全部献给陛下。\"
弘武帝知贾环家境优渥,但这十件珍宝能值多少钱呢?不过他还是为贾环的诚意感到欣慰,笑着问道:“哦?不知是何宝物,能换多少银两?”
贾环得意地说道:“我收藏的每一件珍品都极为珍贵,它们都是我多年前从一位胡商手中所得,那胡商为感谢我的救助之恩才赠予我的。
在我大乾乃至周边诸国,怕是再也找不到这样的东西了。
这十件宝物的价值,恐怕已超百万两银子,若拿到邻国出售,或许还能更高。\"
弘武帝听后大为震撼,百万两只是贾环的保守估算,实际价值可能更高。
贾环如此慷慨解囊令他深感欣慰,也对贾环的富有感到惊叹。
“贾环,你竟有百万两这般财富,你不觉得可惜吗?”
贾环严肃回应:“陛下对我恩重如山,这份恩情古今难寻。
这些不过身外之物罢了,若陛下有所需,即便倾家荡产我也在所不惜,钱财对我来说不过是身外之物,日后还能再赚。\"
弘武帝听罢,激动得脸泛红光:“好!朕果然没有看错你,贾环,你真是个可靠的人,放心,朕绝不会让你陷入困境!”
贾环闻言心中一阵温暖,不论未来如何,他对弘武帝的信任依旧未变,微笑道:“陛下过誉了。\"
随后转向戴权:“劳烦戴公公前往我府上,请我的贴身丫鬟晴雯送来十面菱花镜。\"
戴权不敢怠慢,恭敬道:“宁侯放心,老奴立刻去办。\"说完便离开了养心殿。
当戴权带领御林军抵达宁国府时,两府上下一片惊慌,以为出了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