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环告别赵姨娘,带着小吉祥返回宁国府。
晴雯早已准备好热水,伺候贾环洗漱。
这类事情向来由晴雯亲手完成,从不假手他人。
早先小吉祥和晴月懒散,后来香菱与彩霞也不好意思抢她的工作。
次日清晨,贾环醒来后看到香菱和丫头小吉祥晴月奇怪的睡姿,忍不住笑了。
他轻轻起身,来到外屋。
此时晴雯和彩霞已开始准备早饭,彩霞见贾环出来忙迎上前,为他整理衣衫,问为何不多休息一会儿。
贾环回答说早晨是一天的开始,需要锻炼才能保持健康,大家都要如此。
回到亲兵处后,小吉祥、香菱等人也都起了床,在院子里揉着睡眼漱口。
一家人吃完早饭,贾环便前往林府,恰逢林如海在家休假。
在林府书房里,林如海笑着对贾环说:“环哥儿,处理南疆的事情做得很好,像杜远这样的恶人,不杀不足以平息民愤。
杀了他,至少可以避免我朝在南疆引发一场战乱,也算是让他死得其所。
不过现在你得罪了宋国公曹文忠,以后做事要更加小心。
元兴一脉的三大国公可不是好对付的,现在大乾的大部分军权都在他们手里,虽然分为京营和边军两派,但即便如此,皇上也要对他们礼让三分。\"
贾环点点头说:“姑父,我也知道这三位国公不好应付。
我认为太上皇有意把权力交给当今圣上,否则我也不可能掌控京畿大营。
等到圣上逐步收回军权,那时元兴一脉应该就不会掀起太 ** 澜了吧?”
林如海摇摇头叹息道:“环哥儿,你不能低估元兴勋臣的力量,连太上皇都不敢轻易清除军中的异己。
否则怎么会主动把军权交给圣上呢?要知道每位皇帝临终前都不会轻易放弃手中的军权。\"
贾环不解地问:“姑父的意思是,太上皇已经失去了对军权的控制,所以才转交给陛下吗?”
林如海笑道:“并非如此,有了太上皇的存在,元兴一脉还不至于造次。
但是太上皇一旦驾崩,恐怕圣上难以压制住元兴勋臣。
否则一旦军中发生叛乱,那将是动摇国家根基的大事。\"
贾环严肃地说:“所以太上皇有意把权力交给陛下,目的是让陛下培养自己的军事力量来制衡元兴一脉。\"
林如海含笑摆手,说道:“环哥儿,所谓的平衡不过是下策,掌控军权才是关键。
这也是太上皇放手权力的真正意图所在。
不过现在谈这个还为时过早,元兴勋臣绝不会容许你在军中顺利成长,你要多加提防他们可能采取的激烈手段。\"
贾环闻言大惊,“姑父您是说,他们可能会对我不利?”
林如海严肃地回应:“确实存在这种可能性。
若有机会彻底解决你,那么开国一脉便不足为虑,皇帝也必须依赖元兴勋臣。
若真有这样的良机,你觉得他们会不会轻易放过你?自古以来,军中的争斗从来都是残酷的,绝不可掉以轻心。\"
贾环心中一震,他从未想到元兴勋臣会对自己下狠手。\"姑父所言,侄儿铭记于心,日后必定更加小心行事。\"林如海听后满意地点点头。
吱呀一声,书房门被推开了,黛玉带着紫鹃走进来,把手中的茶盏放到桌上,笑着说:“父亲和环弟聊了这么久,喝杯茶润润嗓子吧。\"
贾环讲了这么多话,确实口干舌燥,端起茶一饮而尽。
黛玉见状笑道:“你真是暴殄天物,浪费了我的好茶!”
说完,掩嘴轻笑。
贾环白了她一眼,“林姐姐,茶难道不是用来解渴的吗?难道还有别的用途不成?”
黛玉蹙眉嗔怪道:“环弟又调皮了。\"贾环从袖中取出一盒大红袍,价值千积分,笑着说道:“我平日里就是用这个来解渴的。\"
黛玉看到精致的盒子,料想里面定是难得的好茶,一把抢了过来,笑道:“让我尝尝你平时喝的茶,看看是什么宝贝。\"
紫鹃冲泡了两盏,顿时茶香四溢,令黛玉陶醉,连林如海也不禁嗅了嗅。
紫鹃将两盏茶分别递到林如海和黛玉面前,黛玉浅尝一口,立刻被征服,嗔道:“环弟,你真是糟蹋好东西,这么好的茶怎么让你随意饮用!以后这样的好茶都送到我这里,你就喝父亲的老山君吧。\"
林如海也附和赞同:“玉儿说得不错,这样的好茶确实不适合你,还是喝我的老山君吧。\"说着,拿起桌上的大红袍收入袖中,随后离开书房,留下两人面面相觑。
黛玉回过神来,纤纤玉手轻扬,对着贾环柔声说道:\"环儿,拿来……!\"黛玉喜爱喝茶,见父亲拿走了茶,不好与其争抢,只好将这个问题抛给贾环。
贾环无奈,只得再次拿出一盒大红袍,心疼地嘱咐道:\"林姐姐,这茶我也所剩无几,您可要省着喝,等没了我再给您送过来。\"
黛玉满意地让紫鹃收起茶叶,话锋一转问道:\"环儿在南疆过得如何?辛苦吗?\"
贾环心中欢喜,笑道:\"林姐姐放宽心,我在那边吃得很好,睡得很香,只是偶尔会想念林姐姐。\"
黛玉脸颊微红,嗔道:\"胡说什么呢!谁让你想我的!你这张嘴越发不老实了。\"
贾环正色道:\"林姐姐不信的话,可以摸摸我的胸口,它会告诉您我是多么想念您。\"说着,便拉着黛玉的手放到自己胸前。
黛玉迅速抽回手,啐道:\"你真是胆大妄为!这般举动成何体统,要是让人看见,我还怎么活!\"
贾环一本正经地说:\"林姐姐,我不是轻薄于您,而是真心喜爱您,情难自禁。\"
贾环说得诚恳,黛玉也不好过分责备,害羞地说道:\"环儿,你的这份心意我已知晓……\"二人正沉浸在甜蜜之中时,一声轻咳打断了他们。
贾环抬头看到紫鹃像防贼似的盯着自己,脸色一沉说道:\"紫鹃,你这个丫头,看来是该好好教训一下。\"
噗嗤!黛玉听到这话忍不住笑了,但随即觉得脸发热,推着贾环道:\"快离开这里吧!\"
贾环看着紧闭的房门,心想:紫鹃这丫头,总有一天要好好整治她。
若非紫鹃,自己怎会被黛玉赶出来?
午膳自然是在林府用的,黛玉对贾环爱搭不理,一双灵动的眼眸时不时瞪他一眼,似乎在说:\"谁让你让我在紫鹃面前出丑的。\"
回到宁国府,贾环发现只有晴雯和彩霞在屋里,便问:\"小吉祥子她们去哪儿了?\"
晴雯翻了个白眼,嘟囔道:\"那些丫头片子整天在园子里疯玩,不到饭点不会回来的。\"
贾环笑着心想,自从接管宁国府以来,一直忙于琐事,还没好好游览过荟芳园,尤其是那座天香楼,便提议道:“咱们一起去园子里转转吧!”
贾环带着晴雯和彩霞走出内堂,直奔荟芳园。
刚进园子,沿着小路前行,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天香楼,这里曾是宁国府演戏的地方,也是秦可卿去世之处。
如今贾珍父子已逝,他觉得自己也算是间接救了秦可卿一命。
越过天香楼,眼前便是一片荷塘,各种颜色的荷花竞相开放,金色和嫩黄色的莲蓬点缀其间,散发出阵阵芬芳。
晴雯与彩霞像小孩子一样,捏着裙角在池边嬉戏,脸上洋溢着兴奋的笑容。
贾环看着两个丫头在荷塘边玩得开心,想起元春尚未省亲,荟芳园还没有被大部分改建成大观园。
这样的美景确实值得称赞,宁国府的荟芳园的确是个好地方。
忽然,湖心划来一艘小船,上面站着三人正向他们挥手。
贾环定睛一看,是小吉祥、香菱和晴月三个调皮的女孩。
很快,小船靠岸停下,小吉祥兴奋地冲贾环喊道:“三爷,您怎么来了?”
贾环板起脸说道:“若非我来,岂能看见你们这般胡闹!”
小吉祥听到这话,耷拉着脑袋承认错误:“三爷,小吉祥知错了,以后再也不乱跑了,会帮晴雯姐姐多干活。\"
随后下来的香菱和晴月也乖乖站在那里,一声也不敢吭。
贾环差点忍不住笑出来,伸手敲了一下小吉祥的头:“三爷说过不让你们玩了吗?喜欢玩耍不是坏事,三爷也支持你们玩,但怎么能冒险上船呢?万一出事,你们的小命怎么办?”
“三爷,我们真的知错了,以后再也不敢了。\"三个丫头低着头认错。
贾环脸色依旧严肃:“为给你们点教训,明天的零食没收。\"听闻此话,三个丫头垂头丧气地点头答应,同时可怜巴巴地看着贾环。
“再敢玩这种危险游戏,三爷可真要生气了!”
丫头们赶紧点头保证。
晴雯嘴硬心软,见三个丫头受责备,心生不忍,说道:“三爷,她们已经认识到错误了,这么好的天气,不如让她们去园子里散散心,日后若有再犯,再严厉处罚也不迟。\"话音刚落,她转头瞪了那几个丫头一眼。
贾环听了,微微摇头,心里清楚晴雯是在替三个丫头求情。
他之所以训斥她们,是担心她们不知轻重,一旦出了问题就晚了。
于是带着丫头们在荟芳园玩了一下午,直到天色渐暗才回到后堂。
荣国府中,贾母靠在软榻上闭目沉思。
看着越发懂事的环哥儿,她心中有了主意,“鸳鸯,你觉得把云丫头接过来住一段时间如何?”
鸳鸯愣了一下,随即明白了贾母的意思。
宝玉和黛玉的事情众人皆知,贾母此时提到史湘云,显然是想撮合三爷和她。
鸳鸯笑着回应:“史大姑娘许久没来了,老太太想必很是想念。
若接她过来,既能让她认认府里的小辈,也能避免将来亲戚间生疏。\"
贾母听后满意地笑了:“正是这个道理,明日就派人去接云丫头来,也让这些晚辈多亲近亲近。\"次日,荣庆堂内,迎春、探春和惜春围在一个女孩身旁谈笑。\"云妹妹,你几年没来了吧?听说是跟你二叔去外地做官了?”
迎春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