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丫头是环哥儿的心尖子,上次为了她,环哥儿险些治罪于我。\"
宝钗笑着回应:“母亲,您无需担忧,环兄弟对下人向来公平,我去了也不会受委屈。
再说,林姐姐对我一直很好,我也无意与她争锋。\"
薛姨妈轻抚宝钗的发丝,笑着说:“那我就安心了。\"
荣禧堂偏院内,王夫人屋里的瓷器摔得满地都是,越想越不甘心,觉得自己精心谋划的结果竟付诸东流,薛家的财富就这么泡汤了。
“不行,我去问问她为何变卦。\"
薛姨妈正与宝钗聊着家常,同喜进来通报:“太太,二太太到了。\"话音刚落,王夫人便闯入,薛姨妈迎上前:“姐姐怎么来了?快坐下,我去端茶。\"宝钗向王夫人行礼后,两人进入内室。
同喜奉上茶后退出,王夫人开口便责备:“妹妹,你是疯了吗?怎能让宝丫头给贾环做妾?妾可是奴仆出身,你怎么这般糊涂!”
薛姨妈严肃地说:“姐姐,我也无奈。
宝丫头年纪不小了,您迟迟不给消息,再耽搁下去,她只能嫁给普通人家当继室。
今日之事,也是顺其自然罢了。
即便做了妾,又如何?赵姨娘本是婢女出身,现在还不是过得很好?何况宝丫头是位高权重的侧室。\"
王夫人被薛姨妈说得哑口无言,她本想通过这桩婚事染指薛家的财富,如今事情已成定局,也无话可说,只道:“妹妹,你迟早会后悔的。\"
薛姨妈叹息道:“姐姐,我也是迫不得已。
若宝丫头日后果真过得不好,也是她的命,怪不得别人。\"
王夫人见薛姨妈态度坚决,便不再多言,返回荣禧堂。
随后,宝钗从内室走出,问道:“姨妈是来责备我的吗?”
薛姨妈微笑回应:“你母亲的心思你应该明白,若真听她的话,对你反而是害处。
将来若你母亲无法做主,宝玉另娶他人,你将处境堪忧。\"
三日之后。
宁国府。
后宅正堂,贾母与薛姨妈等人齐聚,为宝钗筹备了一场简单的婚礼。
姐妹们欢聚一堂,度过了一天热闹时光。
宴席中,薛姨妈起身举杯对黛玉说道:“林丫头,宝丫头被我宠得有些任性,若有不当之处,你可以责备她,或者直接找我。\"
黛玉听出弦外之音,立即起身回答:“姨妈这话让我困惑,我家向来自由,你看这些丫头们,哪一个不是活泼开朗的?宝姐姐过来正是帮我的,我们情同手足,定能和睦相处,请姨妈安心。\"
薛姨妈闻言大笑:“既然如此,我就承林丫头的情了。\"说完,一饮而尽,黛玉也跟着喝完,重新落座。
贾母对身边的鸳鸯说道:“你也坐下吧,顺便给玉儿敬杯酒。\"借此确立鸳鸯的地位。
鸳鸯坐下后敬了黛玉一杯,便安静地站在一旁。
小吉祥不甘落后,举杯道:“太太,小吉祥敬您一杯。\"
黛玉笑着接受,晴雯、平儿、彩霞、香菱等人相视一笑,一同举杯道:“我们也敬太太一杯。\"黛玉同样含笑接受。
王熙凤打趣道:“三弟真是好福气,这屋子里的人个个出众。\"说着扫视四周的丫鬟们,笑道:“都到齐了,还有谁没敬酒的?若有的话,一起敬了吧,免得以后麻烦。\"
屋内丫鬟们羞红了脸,默默低头。
黛玉瞪了王熙凤一眼,嗔怪道:“二嫂子,你这是何意?这与你有何干系?哪有嫂子管兄弟屋里人的道理!”
王熙凤气恼道:“林妹妹,你可别不识好意,我这是为你着想。
一次解决总比让环儿惦记强。\"
黛玉啐了一口,说道:“你以为环儿是琏二哥吗?什么都敢带回家。\"
姐妹们听后都笑了起来,探春说道:“环儿在这方面真是让人很放心,你什么时候见过环儿去那种地方?”
贾环从不去青楼之类的地方,这也是黛玉对他比较宽容的原因。
宁国府后宅偏房
深夜,屋内红烛高照,龙凤呈祥的烛光将房间映得如同白昼。
宝钗身着粉红色嫁衣,头戴盖头静静地坐在床边,莺儿在一旁伺候着。
由于宝钗的身份是妾,因此她不能穿着正红色的嫁衣,否则会显得对当家主母不敬。
吱呀一声,房门被轻轻推开,贾环带着一身酒气回来了。
莺儿急忙上前搀扶,却被贾环挥手推开,随后他伸手揭开了宝钗的盖头,露出了一张宜嗔宜喜的俏脸。
莺儿连忙端上合卺酒,让两人喝下后,才悄然退出房间,站在外间等待他们的召唤。
贾环牵起宝钗的手,笑着说道:“宝姐姐,委屈你了,我会好好对待你,绝不会让你失望。\"
宝钗望着眼前的贾环俊朗的脸庞,羞涩地说道:“爷,宝钗并不觉得委屈,能嫁给您我很开心。\"
** 接下来,贾环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一把将宝钗抱入怀中,“嘤……。\"
第二天清晨。
二人在莺儿的伺候下完成洗漱,宝钗要去给黛玉行礼,来到正堂时,黛玉似笑非笑地看着他们。
宝钗立刻跪在地上行礼道:“宝钗给太太请安!”
黛玉亲手扶起了宝钗说:“这是唯一的一次,以后不要这样了,以后还是叫我林丫头吧。\"
宝钗看到黛玉的表情不像是假装的,轻轻叫了一声:“林丫头!”
“哎,宝丫头。\"
两人相视一笑后重新坐下。
这时,平儿、晴雯和紫鹃等一众丫鬟也来给宝钗行礼,说道:“给薛姨娘请安。\"
宝钗笑着说:“不必多礼,过去怎样,以后还怎样。\"
平儿笑道:“这怎么能一样呢?以前叫宝姑娘,以后就要叫姨娘了。\"
宝钗的脸一下子红了,嗔怪道:“平儿姐姐,你也来取笑我。\"
黛玉打圆场道:“我觉得还是叫宝姑娘好,你觉得呢?”
说完,她望向贾环。
贾环笑着说道:“随你们怎么叫,人前人后无所谓,我没意见。\"
小吉祥提议:“还是叫宝姑娘好听些,以后继续这样称呼吧。\"
黛玉出于对宝钗的考虑,觉得“姨娘”
这个称呼不妥,会让宝钗在姐妹间感到不适。
宝钗自然明白黛玉的心意,感动地说:“那就照林妹妹的意思办吧。\"
皇宫内,慈宁宫中,皇后对弘武帝说:“陛下,这是贾环请求封号的奏折。\"说着将奏折呈上。
弘武帝看完笑道:“这小子倒是有情义,既如此,看他为国家立功的份上,给他个体面的身份吧。\"
皇后问:“不知要封什么品级?”
弘武帝思索后道:“不能太低,也不能太高,毕竟只是妾室,皇后怎么看?”
皇后建议:“臣妾认为不宜太低,不如封他个四品恭人,让他记住陛下的恩德。\"
宁国府内,正屋中,黛玉和宝钗正在闲聊时,平儿进来通报:“太太,宝姑娘,前面有天使前来传旨,三爷不在府中,请示您的意思。\"
宁安堂设好香案,黛玉走近时,传旨的中官恭敬地说道:“国夫人,皇后娘娘有懿旨,烦请贵府姨娘出接。\"
黛玉先是一愣,随即明白了,贾环肯定是为了不委屈宝钗才上了请封的折子。
她转身对紫鹃说:“去请宝姑娘来接懿旨。\"
宝钗在后宅,正猜测圣旨的内容时,紫鹃匆匆赶来:“宝姑娘,快去前面接懿旨。\"
听到是懿旨,宝钗心中明白,这是皇后娘娘传旨给她,定是因为贾环做了什么事。
她来不及多想,迅速赶到宁安堂,只听中官宣读:“……封为四品恭人……。\"
宝钗接过四品恭人的朝服,一时难以置信。
别人一生可能都得不到的荣誉,自己竟轻易获得,而且比王夫人的五品宜人还要高出一级。
想到昨晚贾环自信的话:“宝姐姐,放心,我贾环的女人绝不能被轻视。\"没想到惊喜来得如此之快。
送走传旨的太监后,黛玉见宝钗情绪激动、眼眶泛红,便笑道:\"宝姐姐,这是大好事,怎么还哭呢?\"
宝钗轻斥道:\"林妹妹,你就爱取笑我,我只是有些意外罢了。\"
\"别这样,今 ** 一定要做东,请我们在园子里玩个痛快。\"
梨香院内,薛姨妈正闭目休憩,同喜急匆匆闯入,薛姨妈睁开眼皱眉道:\"同喜,你慌什么?这般失态成何体统!\"
同喜喘着气说道:\"太太,大事不好了,宁国府派了天使来,要封我们家姑娘为四品恭人!\"
薛姨妈听罢喜不自胜,拉住同喜的手问:\"你没骗我吧?这可是真的?\"
同喜笑着答:\"太太,我怎敢哄您,如今整个荣宁二府都在传,都说我们姑娘有福气,妻凭夫贵呢。\"
薛姨妈双手合十念道:\"阿弥陀佛,我的宝丫头终于熬出头了。\"想到自己当初的决定,她十分满意。
如今王夫人不过是个五品诰命,而宝钗已是四品恭人,在二府之中,除去贾母、赵姨娘和邢夫人,宝钗的身份算是最高的。
\"妈!\"薛蟠也急急忙忙赶来,兴奋地说:\"您说的没错吧,让妹妹嫁给宝玉确实不如让她去宁国公府做妾。
看现在,妹妹刚进门就成了四品诰命,比您还尊贵,按国礼您还得向她行礼呢!\"
看着兴高采烈的儿子,薛姨妈叮嘱道:\"即便宝钗得了诰封,在宁国府受宠,你在外头也要安分守己,别给她惹麻烦,不然我绝不饶你。\"
薛蟠摸着脑袋傻笑着说:\"妈,您说这话多让人误会啊,我怎么会害妹妹?我从不惹事,别人看在宁国公的面子上也不会为难我……\"他现在常与神京城里的富商子弟或官员子弟交往,本来就因为薛家住在荣国府而受优待,如今妹妹又嫁入宁国公府,那些人都会更加巴结他这个薛大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