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环闻言笑了起来:\"宝姐姐,您也太小瞧宝玉了。
他毫无官职,傅试就算想靠荣国府牟利,也难为宝玉什么。
顶多就是借着荣国府的名头在外面捞点好处罢了。\"
黛玉接着问:\"傅试不会利用我们家的名声作恶吧?\"
贾环笑着回应:\"傅试哪有这份胆量!\"
夜晚,黛玉仅着中衣依偎在贾环怀中,脸颊依然红润,身旁的被窝里还有紫鹃在熟睡。
黛玉轻轻责备:\"环儿,你真是不懂得怜香惜玉,看看紫鹃都被你折腾成什么样了!\"
贾环嬉笑:\"这不是我的错,紫鹃是为了你才这样的!\"
黛玉羞得脸发烫,嗔怪道:\"环儿,你再说这种话试试!\"一边说着一边用力捶打贾环胸口。
片刻后,黛玉轻抚小腹,低声问:\"环儿,我什么时候才能怀上孩子呢?\"想到自己可能脸红,更觉得羞涩。
原来黛玉过完生辰后便与贾环同房,此刻对孩子的到来充满期待。
贾环笑着安慰:\"林姐姐莫急,总会有的。
到时候林姐姐一定也能给我生个像珺姐儿那样讨喜的女儿!\"
黛玉瞪了贾环一眼,贾环立刻明白黛玉肩负着贾、林两家延续香火的责任,感到有些压力。
于是他微笑道:\"先生两个男孩,一个姓贾一个姓林,然后再生个女儿。\"
黛玉啐了一口:\"你把我当成什么了!\"
贾环笑着说:\"林姐姐,为了贾林两家的香火,咱们得加把劲儿。\"说完,直接扑……
两家都同意了,宝玉的婚事定了下来,等过了六礼就准备完婚。
但过了六礼后,还得等到明年。
宝玉的院子里,袭人和金钏听说宝玉即将与六品通判傅试的妹妹订婚,都前来道贺。
宝玉却挥挥手,淡然地说:“有什么好恭喜的,无非是过日子罢了。\"其实宝玉心中并不在意娶谁,只是想到林妹妹,心里满是伤痛。
袭人见宝玉如此态度,心中窃喜,觉得自己的地位更加稳固了。
晚上,秦可卿与王熙凤对饮。
王熙凤因为贾琏在外有了外室,常常不在她身边,心情烦闷,所以来找秦可卿聊天解忧。
两人饮酒,越喝越愁,渐渐都有了几分醉意。
王熙凤笑着对秦可卿说:“原本以为你最难熬,年纪轻轻就要守寡,没想到你命好,遇到了像三弟这样的男人,也算是因祸得福。\"提到贾环,秦可卿醉眼朦胧,含情脉脉地回应:“二婶婶,你喝醉了,怎么胡言乱语,要是被人知道了,我可怎么办?”
王熙凤瞪了她一眼,笑说:“你以为能瞒得过我?那天我就看出来了,你和三弟之间肯定不简单。
不过你放心,我不会乱说的。
说实话,我还真有点羡慕你,不像我,有名无实,简直就是在守活寡!”
说着,眼泪流了下来。
秦可卿不知如何安慰,只能劝王熙凤回家休息。
王熙凤摇摇头,坚持说还能再喝。
擦掉眼泪后,她的风采已失。
秦可卿见无法劝阻,只好陪着继续饮酒,最后两人皆醉倒。
宝珠和瑞珠将王熙凤和秦可卿的衣服脱下放到床上,因为天色已晚,便没有送王熙凤回府。
贾环来到翠兰苑,见到守夜的宝珠,对她笑了笑,随后走进内室。
宝珠被他的笑容吸引,等反应过来想阻止时已经迟了,只能带着复杂表情继续值守。
贾环进屋后,脱去外衣上床,发现床上有两人,误以为是瑞珠陪秦可卿,没多想就扑了过去……
第二天清晨。
贾环猛然惊醒,看着衣衫不整的王熙凤,一时愣在原地,手足无措。
秦可卿同样惊愕,赶忙上前安抚哭泣的王熙凤。
片刻后,王熙凤止住眼泪,冷声问贾环:“你准备如何安排我?”
贾环苦笑着回应:“二嫂子,请明示,您想怎么做?我都依您。\"
王熙凤思索片刻,心中不甘,却也明白此事若传出去对她名声有损,决不能就这么算了。
此时,宝珠在外急报:“三爷,前院出事了,老太太正在找您!”
贾环急忙询问详情,宝珠答曰:“不知具体何事,但似乎与琏二爷有关。\"
穿戴整齐后,贾环让王熙凤自行斟酌,自己则随宝珠前往荣庆堂。
荣庆堂内气氛凝重,黛玉、宝钗、湘云皆在场。
贾环向贾母请安后问及缘由。
贾母抹泪叹息:“环儿,你得为琏儿讨个公道,他死得好冤!”
贾环震惊不已,目光扫向黛玉,她轻轻点头示意。
他随即追问:“老祖宗,究竟为何?他是怎么死的?大伯父和父亲呢?为何不见踪影?”
贾母哽咽说道:“你大伯和你父亲忙着处理琏儿的后事。
至于他怎么死的……我也说不清楚,只知道是被谋害的,而凶手现已被拘押在顺天府。\"
贾环坚定地说:“老祖宗,我去顺天府查探,您放心,琏二哥的死绝不会不了了之!”
话毕,便快步离开荣庆堂,留下众人继续劝慰贾母。
贾母哭诉道:“我究竟做了什么孽,为何又要承受白发人送黑发人的痛苦?先前失了珠哥儿,如今琏哥儿又离我而去,这般打击叫我如何承受?”
黛玉等人只能在旁劝慰。
顺天府。
贾环刚到门口,就见顺天府尹迎上前来道:“下官拜见王爷!”
贾环摆手示意免礼,问道:“贾琏究竟是谁害的?又因何事?”
顺天府尹答道:“王爷,请进内详谈,此处不便多言。\"
贾环点点头,随顺天府尹入内。
进入大堂后,贾环与府尹对坐,听其详细说明案情经过。
原来,贾琏常居尤二姐家中,尤三姐也时常探望姐姐,两家关系尚好。
某日,贾琏得知尤三姐在外唱曲时受人欺辱,便前去理论。
他认为凭贾家的势力,不会有人敢不给面子,只是想摆摆架子罢了。
不曾想,北静王的妻弟恰巧也在场。
尽管贾家地位显赫,但北静王府也不是好惹的,其妹夫自然无所畏惧。
二人争执升级后动起手来,旁观者因惧怕卷入权贵纷争,只作壁上观。
北静王的妹夫身材矮小,难以敌过贾环,情急之下抓起柜台上的切肉刀,一刀刺中贾琏胸口,致使贾琏丧命。
顺天府尹说道:“王爷,此案已彻底查清,实属意外,还请节哀顺变。\"
贾环回应道:“若真是意外,大人自当依法处置,本王绝不插手;但若有任何人妄图徇私舞弊,本王也绝不会轻饶!”
他表明立场,既支持依法办事,又警告不可有人试图包庇。
顺天府尹保证道:“王爷放心,此案定会公平审理。\"
贾环起身道:“那本王先行告退,静候佳音。\"言毕,离开大堂返回荣国府。
回到荣庆堂,贾环向贾母详细说明了事情经过,表示:“老祖宗,此事纯属意外。
请放心,孙儿定会让凶手付出应有代价。\"
贾母听后悲从中来,说道:“都是尤家姐妹害的!若非她们,琏儿怎会丧命!鸳鸯,快把尤二姐赶出去,把孩子接回贾家。\"
鸳鸯认为此举对尤二姐不公,用目光询问贾环的意见。
贾环对贾母道:“老祖宗,琏二哥刚离世,生前深爱尤二姐和孩子。
我们这样做不是伤了他的心吗?依我看,不如维持现状。\"
贾母沉思片刻,说道:“罢了,就按环哥儿说的办。
只是尤三姐绝不能再踏进那院子。\"
贾环点头应允:“一切都听老祖宗吩咐。\"
贾母又问:“环哥儿,琏儿去世且无子嗣,这爵位继承之事,你怎么看?”
贾环心想时机到了,毕竟贾母多年钟爱的孙子,但表面上却说:“老祖宗,按理应由大老爷的庶子贾琮继位。
不过此事不急,大老爷身体尚佳,即使继承也需十多年后。\"
贾母思索后认可此理,便道:“环哥儿说得有理,那就暂且搁置此事。\"
北静郡王府。
后院中,北静王正妃满面愁容对水溶哭诉:“王爷,求您救救我弟。
他是我家唯一的男丁,肩负家族香火重任,您可不能坐视不理啊!”
北静王正妃出身五品官之家,父亲亡故后仅余一子,即为北静王妃之弟。
如今因事牵连到贾府嫡系血脉,令她万分焦虑。
北静王皱眉道:“王妃,贾家地位不同寻常,如今理亏的是我们,又是世代交好的亲戚,叫我如何开口求助?”
北静王妃慌忙跪下恳求:“王爷,若您袖手旁观,我弟必死无疑!望您伸出援手,只要保他性命即可。\"
北静王水溶叹息一声,亲自扶起王妃道:“我去试试,若不成,你莫要怪我。\"
在大乾,误杀贫民只需服刑一年,但若误杀五品以上官员,则需立即问斩。
贾琏身上有捐得的五品同知官职,若依律法,北静王妃的弟弟必死无疑,这也是她焦急的原因。
荣国府。
北静郡王水溶亲自拜见贾母,贾母自然明白他的来意。
虽然荣国府并不惧怕北静王府,但也无意彻底开罪对方,于是让人请北静郡王入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