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惜,吴贵妃所生之子早逝,此后再无子嗣。
加上丽贵妃强势崛起,独享雍和帝的宠爱,所以如今吴贵妃几乎难见雍和帝。
张道长见他点头,继续低声用腹语说:
“吴天佑有个儿子,叫吴一德,很早就投靠了大皇子。
他文不成,武不就。
但前几天突然出现在三千营,还当上了把总……”
楚稷皱眉轻声说道:“把总?这可是统领五百人的武官,必须经过兵部和吏部批准!老二又在算计老大了!”
山上。
皇太后见各家女眷有些疲惫,便令尚仪、尚食两局准备早宴。
太上皇笑着摆手道:“都是孩子,跟着我们难免拘束。
让她们自己去玩吧,吃饭时不用过来。”
楚稷谄媚笑道:“皇爷爷,孙儿担心她们迷路,还是孙儿陪着去吧!”
众人哄堂大笑,皇太后对贾母说道:“你看,孩子们嫌我们啰嗦了!算了,咱们单独聚聚吧。
正好也累了,吃完休息一下。”
贾母连忙答应,随后带着邢夫人、王夫人、薛姨妈以及史家两位夫人离开。
太上皇招呼楚稷到身边低声叮嘱:“别胡来,山上人多眼杂,传出去丢脸!”
楚稷拍胸保证:“皇爷爷放心,孙儿是正人君子!”
太上皇一脸不信的表情,他深知少年掌权的心态。
不过他知道楚稷行事还算有分寸,又叮嘱几句后离开。
楚稷送走众人后转头笑道:“累了吧,要不要换身衣服?”
尤氏、王熙凤、李纨都在这里,她们负责照顾姑娘们。
王熙凤遗憾没跟贾母一起去,但仍高声笑道:“王爷不必操心小事,我们自会照看姑娘。”
山路不短,她们不像经常做事的宫女那样熟练。
此刻,宫女们已像没事人一般,开始服侍太上皇等人。
而那些姑娘们却一个个香汗淋漓,微喘着跟在后面。
楚稷摇头轻笑:“元春,你带她们先去休息处沐浴更衣,稍后再一起来用餐。”
元春在外人面前是女官,她福了一礼后对众人说:“跟我来吧。”
姑娘们羞涩地低头红脸,默默跟着元春离开。
楚稷又对可卿她们几个说道:“你们先回去整理一下,不用跟着我。”
可卿点头轻声说:“爷别走得太远,一会儿就该用饭了。”
大家都看出楚稷完全不累,连气都没喘一下。
身边有宫人和女道士,香菱也知道此时不宜嬉闹。
等人都散了,楚稷转身朝山下走去。
山门外,镇国公府的牛继宗挺直站着,他掌管五军营,此番奉旨护驾太上皇。
旁边还有一位壮实的中年男子,虽四十多岁与壮汉搭配有些突兀,却是事实。
他叫董战,神机营提督,四十三岁,身高一米八五,体格健硕,面容坚毅。
见到楚稷下来,二人齐齐行礼:“参见王爷!”
楚稷笑着摆手:“罢了,都是熟人,何必拘礼?清虚观周边布置得如何?”
牛继宗沉声答道:“王爷放心,三步一岗五步一哨,清虚观已被严密守护!纵使有一万恶徒来犯,在我和董兄弟联手下,也是有进无出,绝不会惊扰太上皇!”
董战严肃道:“神机营现装备王爷冶造局打造的遂发枪和**枪,下官敢担保百步之内无活物!”
楚稷点点头,向四周亲卫示意,待众人散开后才开口说道:
\"这次必须全力以赴,即便熬这三天三夜,也不能有丝毫松懈!本王担忧有人趁机生事,扰乱皇爷爷和皇祖母的安宁。\"
\"特别是后山一带,虽是悬崖峭壁,仍需安排人手驻守。
山中可能存在隐秘路径或山洞,这几日务必加强巡查,确保万无一失!\"
二人齐声应道:\"是!\"
楚稷笑着对董战说道:\"如今大乾局势正在好转,不出三年必会对 ** 和蒙元开战。
届时神机营可能调往前线,后续训练也会更加紧张。\"
董战眼中闪过喜色,严肃地回答:\"若有此机会,下官定不负王爷厚望!\"
三千营已在冶造局外训练了一段时间,不仅是士兵,连战马也被牵到那里,以便让它们适应枪炮声。
尽管董战尚未明确表示支持,但他已表现出更多亲近的态度。
楚稷与董战深知,即便选择效忠,也必须低调行事。
毕竟神机营肩负保卫京师重任,直接效忠某位皇子会让皇帝感到不安。
如此一来,不仅效忠者本身会被怀疑,连楚稷也会受到牵连。
楚稷与牛继宗交换了一个眼神,未再多言。
牛继宗早已通过张道长归顺,此时不过是例行叮嘱。
楚稷将所有可能的突发状况逐一说明后,转身登上了山。
这一番忙碌,姑娘们早已沐浴更衣,在小宴厅等候。
楚稷入厅时,众女齐齐行礼,他笑着摆手:\"不必拘礼,咱们都是一家人!\"
姑娘们轻笑嗔怪,上次单独相处后已渐熟稔。
唯有李纨和王熙凤不明所以,暗自猜测为何她们似乎不在“一家人”
之列。
楚稷不待她们多想,径直坐上主位笑道:
“这里不用拘礼,太上皇和太上皇后担心你们不适应,所以让我带你们在此用餐。”
“吃完饭后,我会带你们四处走走,看看这天下第一道观是否真的如传闻般美丽有趣。”
姑娘们听了都很高兴,本以为太上皇等人到来会让游玩变得困难,没想到楚稷还能继续带她们游玩,真是意外之喜。
看到姑娘们喜悦的表情,楚稷也很开心,招呼大家开始用餐。
同一时刻,北安侯府中,刚有所好转的何晨出现在书房,皱眉问面前的人:“小公爷让我做什么?”
*清虚观。
楚稷也是初次来到此处,即便前世看过不少名寺古刹,此刻依然感到震撼。
清虚观规模宏大,处处透着庄重肃穆。
他带着姑娘们随意游览,偶尔有女冠上前解说。
林黛玉偷偷看了楚稷一眼,发现他在注视自己,忙转过头,装作若无其事地说:“今天要做法事吗?我只听说过,还没亲眼见过。”
王熙凤在一旁笑着说:“不过是念经祈福罢了,这是王爷为太上皇祈福,待会一定很热闹。
听说还有戏班吧?”
楚稷摇头道:“法事没什么好看的。
这次带你们出来是为了呼吸新鲜空气,免得一直闷在家里。
上山走走,活动活动也不错。”
“戏班是从江南特意找来的,成员都是和你们年纪相仿的小女孩,个个技艺精湛,唱功极佳。”
“这个戏班是贾琏和薛蟠专门找的,就是为了今日。
法事后,戏班会送至贾家,以后你们空闲时也可以听戏。”
姑娘们一听都高兴起来,平日里她们没什么娱乐活动。
诗社虽刚成立,但有了戏班更是好事。
李纨在一旁低声说道:
“王爷,这戏班子是您特意找回来给太上皇和皇太后取乐的,安排在贾家合适吗?”
楚稷大笑着回答:“大嫂莫担心,无需多虑。
皇爷爷也说此次外出只为放松,不必操心太多。
有我在呢。”
李纨低头不语,心中忐忑不安。
从未有男子对她讲过“有我在”
这样的话,这让她感到些许不知所措。
王熙凤在一旁察觉气氛不对,忙打趣道:“王爷所言极是,难得出来一趟,何必多想,开心就好。”
楚稷笑了笑问:“就不问问贾琏的情况?”
王熙凤确实好奇,只是刚才没机会开口。
这时被楚稷点破,也不羞涩,坦然答道:“自然是想问的!不过他们都是为您效力,自当以您为主。
我们这些后宅女子即便想问,也只能忍住。”
楚稷大笑:“不愧是贾家的当家主母!贾琏和薛蟠的回禀都说船坞事务进展顺利,虽未提及详情,想必不会差。”
王熙凤听后欢喜,连连道贺。
然而宝钗心中一沉,暗忖若真顺利,薛蟠必定会在信中邀功。
如今只字不提具体事宜,难道根本毫无进展?
想到此处,她向莺儿递了个眼神,两人悄然落后。
宝钗低声吩咐:“快去告诉母亲,说我哥哥可能对正事不上心,请她速派人赶回。
罢了,此事待几日后下山再议吧。”
这种事不能直说,况且太上皇和皇太后也在场。
即便能派人下山,一旦此处生变,薛家恐难逃灭顶之灾。
宝钗轻叹一声,依她的了解,恐怕猜测是对的。
她一直忧心此事,而薛蟠离家许久仅寄来一封书信。
她给薛姨妈写信未得回复,起初以为对方事务繁忙。
然而近日察觉,实则是薛蟠不敢回信。
莺儿心思敏捷,从宝钗的言语与叹息中猜到了七八分,轻声问:“姑娘,可是大爷那边……”
宝钗神色忧虑地点点头,但随即舒缓气息,渐渐恢复平和,脸上重新浮现笑意,赶上同伴低声谈笑。
楚稷自与元春、可卿等人交往后,身体愈发健朗,感知也更为敏锐。
虽听不清宝钗低语,却隐约知晓一二。
此刻见宝钗镇定如常,心中暗忖:“宝妹妹果然与众不同,连林妹妹与探春也难及。
只是过于聪慧未必是好事,恐怕薛蟠与贾琏要生变故。”
他原打算再观望一段时间,好伺机对付贾琏和薛蟠,因拖延越久,二人隐患越多。
如今宝钗既已察觉,必定会设法干预。
薛蟠虽行事不拘小节,对宝钗却极为疼惜。
一旦宝钗亲自出面,薛蟠定会俯首听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