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早朝,金銮殿上。
白起斩杀匈奴王的消息,瞬间炸响了整个朝堂。
兵部尚书费豪,捧着一份新的奏折出列。
“启奏陛下!”他高声唱道,“镇国大将军苏震岳,为京城禁军统领白起,呈上请功奏折!”
这话一出口,朝臣们集体傻眼。
昨天还弹劾白起私自调兵呢,今天苏震岳竟然反过来给他请功了?!
李牧原听着,心中冷笑,苏震岳这只老狐狸,嗅觉倒够灵敏。
知道白起立了不世之功,立刻掉头请功,无非是想趁机拉拢白起,卖他个好。
“知道了。”李牧原淡淡应了一句,没让费豪宣读。
他知道苏震岳的奏折里肯定把白起夸得天上少有地上全无,字里行间还会暗示白起是他一手提拔,或者这次行动跟他有莫大关系。
这种拉拢手段,对别人或许有用,但对白起非但没用,反而是神助攻!
有声名赫赫的镇国大将军背书请功,白起在朝堂上的地位,将稳如泰山。
太后党的大臣们看着这一幕,气得直咬牙。
“可恶,苏震岳竟然想拉拢白起!”
“白起斩杀匈奴王,功盖千秋,如果再被苏震岳拉拢,那他岂不是既有禁军,又有边军的支持?!”
“这么下去,我们文官根本插不了军务,白起肯定会倒向镇国将军!”
他们心中焦急万分,却一点办法也没有,在军方势力面前,他们确实处于绝对劣势。
三日时间,转瞬即逝。
按照李牧原的旨意,京城正门大开,李牧原身穿明黄龙袍,身后是文武百官,亲自站在城门口,威严矗立。
太后赵氏也来了,虽然隔着珠帘,但那双藏在后面的锐利眼睛,正一刻不停地在人群中逡巡。
京城百姓更是将城门外围得水泄不通,脖子都伸长了,就想一睹这位斩杀蛮王、名震天下的传奇将军的风采。
远方大地开始微微震颤,像是有千军万马正在奔腾。
“来了!”人群中爆发出低低的惊呼。
一支军队出现在了遥远的地平线上。
然而,随着他们越来越近,所有人都愣住了。
这支军队人数怎么比预想的要多?!
不是三千,更不是一万!
当这支队伍停驻在城门前时,所有人倒吸一口凉气——来的,是五千人!
五千名沐浴过鲜血、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精锐之师!
众大臣脸色煞白,白起不是只带了三千禁军出京吗?这多出来的两千人是从哪冒出来的?!
而且,这些士卒身上的煞气简直是实质化的,和京城禁军那点样子货完全是天壤之别。
他们站在这里,就仿佛带着尸山血海的气息。
李牧原看着眼前的五千将士,眼中闪过一丝了然和赞叹。
他猜到了,这五千人应该是当初苏震岳交给白起、随他奇袭王庭的一万边境精兵的残部!
白起去边境时,苏震岳给了他一万兵马,白起就用这一万人生生打下了匈奴王庭,而现在他带回了其中的五千!
李牧原心中激荡。
不愧是杀神白起!
他不仅完成了任务,还直接把苏震岳拨给他的边境精兵,彻底打造成了一支只忠于他自己的亲卫部队!
而且,没有任何一个士兵能抵抗百战百胜的诱惑,跟着白起就是跟着胜利,跟着荣耀,跟着军功!
苏震岳以为把白起扔到边境,就能遥控他、甚至借刀杀人。
万万没想到,白起竟然反过来,在边境直接掌控了一支军队,还把他们带回了京城!
“白起将军!”李牧原朗声高呼。
白起率领五千精兵,停在城门前,他翻身下马,砰地一声,单膝跪地!
“末将白起奉命回京,为陛下,为大乾,斩杀匈奴王,平定边患!”
文武百官,京城百姓,在白起那滔天的杀气和盖世战功面前,被震得说不出话来,彻底折服!
这一刻,再没有人敢质疑白起,再没有人敢弹劾他。
看着白起,李牧原心中生出一个大胆到极点的念头!
他想借着白起这柄刀,直接将朝中那些和太后、苏震岳勾结的大臣,全部清洗掉!
甚至直接解决太后,借此机会彻底掌控大乾的全部权力!
以白起的能力,加上这五千精锐,完全可以做到!
然而,这个念头刚一出现,李牧原便立刻清醒,失笑摇头。
自己想得太过简单了。
如果他真的这么做了,虽然能一时掌控京城,但没有了太后的牵制,镇国大将军苏震岳将拥兵百万,一家独大,再无顾忌。
到时候,苏震岳必定会直接反叛!
而以他现在手中这点力量,根本无法对抗拥有百万雄兵的苏震岳!
他需要的是平衡,是让这几方势力互相牵制,而不是直接掀桌子,造成无法挽回的混乱。
他要的是逐步瓦解他们的力量,而不是让他们合并,或者让一方彻底做大。
京城正门前,文武百官纷纷上前,脸上挂着复杂至极的表情,向白起道贺。
李牧原走到白起面前,亲自伸手将他扶起。
“白将军,辛苦了。”李牧原拍了拍白起的肩膀,眼中是毫不掩饰的赞赏和看重。
“为陛下效死,乃末将本分!”白起沉声应道,声音里带着军人的刚毅和一丝不易察觉的忠诚。
“好!”李牧原朗声大笑,“白将军,随朕进宫!”
他竟然亲自带着白起走在百官之前,一并跨入了京城高大的城门!
有老学究出身的言官,看着李牧原对白起这份超乎寻常的重视和亲近,觉得有些不妥。
帝王对臣子,不该如此!
但一想到白起那实打实的盖世战功,以及皇帝刚才在城门口表现出的强势态度,到嘴边的话又咽了回去,最终没人敢多说半句。
太后赵氏隔着珠帘,看着李牧原和白起并肩而行的背影,神情无比难看。
这个小皇帝,不知不觉间似乎变得越来越不由她掌控了,他开始有了自己的想法,自己的手段,甚至自己的力量!
次日,朝会。
李牧原端坐在龙椅上,目光扫过殿下众人。
“诸位爱卿。”李牧原沉声开口,“京城禁军统领白起,奉旨前往边境平叛,斩杀匈奴王,平定边乱,立下不世之功!”
“如此功勋,当重赏!”
他话音刚落,便有大臣迫不及待地出列,开始讨论如何给白起封赏。
这一次,无论是太后党,还是苏震岳的党羽,竟然都没有人站出来反对。
因为他们都心知肚明,大乾内部再怎么斗,白起这次的功劳是对外的!
这是为大乾开疆拓土,扬我国威,流芳百世的大功!
如果在这个时候跳出来打压白起,不仅无法服众,反而会寒了天下所有士子和军人的心。
而且他们也清楚就算想打压,也压不住了,白起已经带着他血淋淋的功劳和五千精兵站在了这里。
在真正的功劳面前,任何派系之争都显得苍白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