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烨一听,立刻坐直了身子。
自己提交的那份报告,对国内工业发展肯定是有很大帮助的。
如果真的能提前布局,将来成为世界领先,甚至突破西方啯家的专利封锁,掌握更多自主可控的核心技术,不是没有可能。
现在听到会议有了结果,他顿时精神一振,眼里不自觉地露出一丝期待。
啯家能更早腾飞,是他希望看到的。
如果是因为自己的努力,让啯家更快发展起来,那种成就感和自豪感会更强。
“结果怎么样?”
苏烨沉声问道。
“讨论很热烈,各行各业的专家都听了你的报告,纷纷表示赞同,有些甚至非常激动,认为你指出的方向,一定是未来工业发展的正确道路。”
“但也有部分人不认同你的想法,觉得你这些都是空想。他们强调要脚踏实地,毕竟我们现在的一切,都是从鹅那里得到的帮助,所以他们认为只要坚定不移地跟着鹅走,未来也能走到世界前列,甚至超过西方那些发达啯家。”
钟鼎林看着苏烨,说道。
听到这话,苏烨愣了一下。
他突然想起来,现在国内很多东西都是跟着鹅学的。
就连各个啯家的行政机构设置,也是从鹅那边照搬过来的。
那边有什么局,我们这边就有什么局。
有什么处,我们这边也有什么处。
有什么科,我们这边也有什么科!
而且,重要的技术人才,不是被他们培养出来的,就是从那边留学回来的。
他们在各行各业中担任领导职务,大部分也都离不开鹅的影子。
所以,当这些人听到自己的报告明显是背离正统,想要摆脱鹅的影响,走自己的路时,自然是不答应的,也不愿意的。
毕竟,现在的情况很轻松,
只要付出一点代价,就能吃上别人送来的饭菜。
省事又省力,不用自己辛苦劳作,也不用亲自下厨做饭。
但这是不行的。
别人可能不知道,
但他清楚,鹅撑不了几年就会垮台,
到时候,彼此的关系也会发生巨大变化。
再想靠别人养着,那是不可能的,也不现实!
“糊涂!”
“幼稚,无知!”
“嗷嗷待哺的小孩,怎么能跟大人比手腕?”
“小孩子就算拿着枪,也打不过大人!”
“他们难道不明白吗?打铁还要自身硬,没有自己的本事和实力,怎么应对世界的巨变?”
“什么都等着别人给,怎么强大,怎么站起来,怎么走出去?”
苏烨愤怒地大吼一声,大声斥责着。
他对着钟鼎林喊道。
看到他这么生气,
钟鼎林眼中闪过一丝惊讶和神采。
他以为自己说完这话后,苏烨可能会有些情绪,甚至会感到失望或生气。
但他绝对没想到,
苏烨竟然会如此暴怒,反应这么大!
“你先别这么激动!”
“听我把话说完嘛!”
钟鼎林挥手示意苏烨冷静一下。
但此时已经有点失控的苏烨,
并没有停下来,反而继续对他说:
“领导,不是我情绪激动,反应激烈,而是真的不能再这样下去了!”
“时间不等人!”
“我们啯家文化历史悠久,世界四大文明古国,现在只有我们还存在,为什么?”
“还不是因为我们的文化一直传承下来,只要文化不断,就能一直延续下去。我们中国人是最聪明的!”
“这是毫无疑问的,我们有这种依赖别人过活的想法,太危险了!”
“我们要走自己的路,可以暂时接受别人帮助,但绝不能真的依赖他们。我们要有自己的想法和方向,走别人走过的路是没用的。我们必须自己开山劈路,走出一条属于我们自己的特色道路,这样才能在经历磨难之后真正站起来,从弱变强,一步步强大起来,最终走向世界!”
“这才是我们真正的出路,而不是为了眼前方便,就忘了我们的精神——艰苦奋斗,永不放弃!”
爱国之心,溢于言表。
此时的钟鼎林已经看出来了。
苏烨之所以情绪激动,是因为他担心有人会把啯家的发展方向带偏。
所以他才会反应这么激烈。
“年轻人就是太沉不住气。”
“我跟你说,我话还没说完呢!”
“虽然有些人不认同你的想法,但主要领导看过你的报告后,是非常认可的。”
“所以就算有一小部分人反对,最后还是秘密成立了一个部门,开始按照你说的,投入到‘四基’的研发中。”
“初期以五年为一个周期,每年投入五亿,重点放在五个关键领域,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去研发和攻关。现在我们啯家财政还很紧张,这五亿还是拼了命争取来的,要是再少一点,可能一亿都拿不到!”
听到这话,苏烨的神色才稍微缓和了一些。
当时工业建设的问题主要有三个:资金筹集、产能集中、体系构建。
资金问题在于成本高,预算有限。
而产能和体系建设的问题,则是另一个层面的斗争。
比如钢铁行业,产能问题特别突出。在宋朝时,钢铁产量就已经超过了一百万吨,但这些都是“土钢”,无法转化为工业产能。
为了把这种手工钢尽快“集中”成标准钢,曾经提出要建“土高炉”,利用全国分散的生产来扩大钢铁工业规模。
这种方式虽然失败了,但它所要解决的问题,却是当时全国工业进程中存在的根本性难题:通过群众性的生产运动,实现规模化生产。
体系构建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人才方面。
不仅缺乏专家,也缺少中层技术人员和基层工人。
根据1949年的统计,全国有5.4亿人口,大学生不到14万,技术人才不足5万,文盲率高达80%。
这样的国民素质,连理解工厂都困难,大规模工业生产几乎不可能。
想要提高生产力,也只能靠啯家层面来推动。
总的来说,现在的工业建设,集中了一个啯家在工业化过程中所有关键的问题,包括资金、生产能力、人才等等。
这些问题无法通过援助来解决,更不能靠剥削来缓解,只能靠全面的统筹规划才能解决。
要知道,六十年代啯家在经济基础建设上的预算,也就三百多亿。
全年所有的预算也不过七百多亿。
所以,现在听到钟鼎林说,要成立一个秘密机构,在五个重点行业里,每年投入五亿,持续五年。
这确实是一个相当大的举动。
至少在目前这个年代,这是一个非常有魄力的决定!
想到这里,
苏烨的脸上才慢慢露出笑容,
露出了真心的喜悦。
只要啯家重视,未来就有希望!
听到这话,苏烨是真的开心,真的高兴。
刚才他的愤怒和吼叫,不是装出来的,而是真的担心。
要知道,
工业发展就是这样,一步落后,步步落后。
现在有机会实现超越,如果不抓住这个机会,将来啯家会吃大亏。
不过,钟鼎林倒是挺欣慰。
如果人人都像苏烨这样,啯家还愁不能快速发展和复兴吗?
姜大仁最近日子过得顺风顺水。
在轧钢厂里,他不仅跟厂花谈恋爱了,
在这里,他也感觉有了奔头。
回家后,跟父母说话的时候,也更有底气了。
而且,对于海棠提出的建议,
他也试着问了问母亲,
看看能不能短时间内把他的级别提到副科。
对于这个要求,
他母亲看到儿子终于开始走上正轨,想要积极向上,
心里自然很高兴。
她对子的要求表示肯定。
只要表现好,
也不是不可能。
她还告诉他,
当初把他安排进保卫科,就是为了让他以后有个好的前途,
不会让他一辈子都困在这个小小的保卫科里。
将来是要安排他去更好的部门,坐更高的位置。
得到这样的答复,
姜大仁心里当然很高兴,
对工作的热情也一下子高涨起来。
比起隋大发和陈静的不耐烦,
他现在斗志满满。
于海棠听到他母亲的话,心里也很开心。
只要姜大仁比苏烨的级别高一点,
她就不会那么难受。
否则,
看着苏烨越来越被厂领导看重,
前途越来越好,她心里总是不舒服。
她心里很不舒服。
虽然姜大仁长得不如苏烨帅,但他的家世和前途比苏烨强得多,这已经足够了。
所以现在于海棠对姜大仁的态度也变得越来越好了。
偶尔也会让他占点小便宜,比如摸摸手什么的。
有时候还会搂搂抱抱,她也不怎么抗拒,还挺顺从的。
这反而让姜大仁更有干劲,他信誓旦旦地说要尽快提升自己的级别。
甚至跟于海棠说,他迟早要离开保卫科,去更高的地方发展。
以后的级别也会越来越高,苏烨根本没法跟他比。
没错,现在于海棠和姜大仁之间,已经把苏烨当成了对比的对象。
他们想超过他。
但他们不知道的是,姜大仁虽然家世好,但能力太差。
就算有家里的帮助,如果没有实际成绩,想要超过苏烨也很难。
其实苏烨现在并没有急着升职,因为他不想把级别提得太快太高,怕以后带来麻烦。
否则的话,以他现在的贡献,光是那份报告就够他直接当厂领导了。
甚至可能直接调到工业部的战略规划司,也不是没可能!
虽然不一定能当上司长,但当个副司长绝对没问题。
加上钟鼎林对他这么看重,只要说一句话,就能把他的档案和人事关系调过去。
今天姜大仁的主要任务,是在李明的带领下,和隋大发一起,盯着许大茂,还有监察组重点排查的那些人。
“李哥,我去趟厕所,顺便看看许大茂的动静!”
姜大仁突然觉得肚子疼,对李明说道。
“行,去吧!”
“许大茂这小子挺狡猾的,你别跟他说话,别被他带偏了。”
“听到了吗?”
李明听到他的话,有点担心地叮嘱道。
最近每次他们去上厕所,许大茂都会主动跟他们搭话。
虽然都是些平常的对话,但李明总觉得这小子心里不踏实,可能会搞事情。
所以他忍不住又叮嘱了一句,让他们尽量远离许大茂,别跟他多接触。
“嗯,知道了,李哥。”
“您放心,不管他说什么,我都不理他。”
姜大仁点头答应。
“好,去吧。”
“我和大发先去三车间,你一会儿过去就行。”
李明说道。
“好!”
姜大仁应了一声,点头答应。
他转身离开,朝公厕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