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时候能回到祖国的怀抱,施展自己的才华?王至诚的心如同被急流冲击的河道,愈发焦灼。
王至诚深吸一口气,将早已准备好的字画挂在游轮的栏杆上,生怕错过每一个顾客。面前的两幅字画,一幅是王羲之的《兰亭序》,字里行间透着风雅;另一幅是阎立本的《萧翼赚兰亭图》,描绘着山水间的宁静。
乘客们只是匆匆一瞥,这令王至诚感到难以言状的失落。
为了吸引顾客,他调整姿势,声音洪亮:“各位,这幅《兰亭序》,又名《兰亭集序》,书圣王羲之在东晋永和九年与文人雅士聚会时写成。”
他希望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找到同样热爱文艺的人。
这时,一位身穿大褂、戴眼镜的中年男士走来,问道:“是王羲之的真迹吗?”
王至诚心中一紧,回答:“这是书圣《兰亭序》的唐摹本真迹。”
中年先生微微一笑,语气不屑:“非真迹不感兴趣。”他转身欲离去,王至诚坚定地说:“能见到唐摹本真迹,算是我们的缘分!”
中年先生顿住脚步,目光扫过栏杆上的《兰亭序》。王至诚抓住机会,继续强调唐摹本的珍贵,讲述《兰亭序》的背景与故事。
中年先生微弱兴趣地询问:“流传民间的《兰亭序》是哪个版本?”
王至诚心中暗喜,详细介绍《兰亭序》的各种版本:“冯承素的摹本、虞世南的临本、褚遂良的临本、欧阳询的定武本……。”
“那我买下了。”中年先生爽快地说。
王至诚正准备将《兰亭序》递给他,他却打断了,问:“传说书圣《兰亭序》的真迹流传民间,李世民和武则天又是如何将其带进陵墓的呢?”
王至诚回答:“有这幅古画为证。”中年先生好奇,开始仔细观察古画。王至诚继续解释这幅画的故事与历史。
“这画多少米?”中年先生问。
王至诚自信地回答:“与字同样的米,100个袁大头,算是先生贵气,你捡漏了。”
中年先生微笑,提议用买字换画,王至诚毫不犹豫地点头,同意了交易。
中年先生将《兰亭序》递给王至诚,指着古画:“帮我取下《萧翼赚兰亭图》。”
王至诚小心将古画卷好,恭敬递给他。
接着,中年先生准备离开,王至诚却拦住他:“对不起,您忘记给米了!”
中年先生显得不耐烦,冷冷回应:“我不欠你的米!”说完欲离去。
王至诚坚决地说:“先生,您买的画还没有付款呢。”
中年先生一脸无辜,解释:“我是用我买的字换来的画!”语气中透出狡辩。
王至诚不放松:“字也没有给米啊!”
围观的乘客开始投来好奇的目光。中年先生感觉委屈,向旁边的人说道:“字我并没有要,凭什么给你米啊!”
王至诚的声音响亮而清晰:“字没有给米,当然不能拿走啊!”
中年先生愤怒道:“字我还给你了,凭什么要我给你米啊?”
王至诚坚持自己的立场,冷静地说:“如果再不把画还我,或者付足画资,我只能喊船警来处理了!”
在围观乘客的注视下,气氛愈发紧张。中年先生犹豫地问:“你真的要报警吗?”
“不必走到那一步,”王至诚说。“只要您能公平地处理这笔交易,我愿意放下争执。”
经过思考,中年先生答应可以给米,但希望谈谈交易细节。王至诚暗自松了口气,示意可以继续讨论。
然而,中年先生狂妄地说:“这里是日本的地盘,不是你中国。”
王至诚感到不快,但保持冷静:“这笔交易是基于公平原则的,无论在何处都应遵循。”
王至诚的话刚说完,被中年先生和他身后的两位日本浪人推搡。很多人围了上来,秩序混乱。
王至诚忍耐着剧痛,心中警惕着。尽管自己的毛笔是一支特制的状元笔,里面暗藏神针,他知道,这样并不能解决问题。
周围的看客有人惊叫,有人试图上前制止,有人用手机拍摄。
王至诚努力保持镇定,意识到自己必须尽快脱离局面,并寻找机会反击。
此时,附近的保安和船员赶来,迅速控制事态。
王至诚站起身,向保安说明情况:“他们企图以暴力手段逼迫我放弃权益,我希望你们能帮助我维护公正。”
保安开始记录双方的陈述,王至诚心中稍感安慰。
经过调解,混乱的局势逐渐平稳。王至诚下定决心,绝不允许任何人以暴力侵犯自己的权益。
王至诚心中懊恼,珍贵的《萧翼赚兰亭图》被陌生人夺去,还遭到攻击。他努力平复情绪,决定继续买字,争取不让这件事情就此结束。
随后,一位文雅的文物商人走来,欣赏《兰亭序》,赞叹其笔法流畅、结构严谨。
王至诚认出了他就是川岛流速,假装不认识,回应道:“如果您看中了,我愿意以100个袁大头的价格出售。”
川岛流速兴奋地说:“好!我买下。”但接下来却没有付账,王至诚心中有所顾虑。
此时,那位旗袍少女悄然走到文物商人面前。瞥了王至诚一眼,随后对文物商人说道:“大叔,我知道您喜欢,我更喜欢,所以您只能忍痛割爱了。”
川岛流速打量着这位神秘的不速之客,说:“那要看你的诚意了!”
“是要人,还是要米?”一位浪人抱着双肩从围观的人群里吆喝。
“我按您出的价格的二倍给您。”旗袍少女说着,手提着一个袋子,丢在文物商人的手里,“这是200个袁大头。”
旗袍少女竟然用200个假币轻易地换走了暗含密档的《兰亭序》。王至诚为之一震:难道她就是组织派来接头的人吗?
文物商人瞪大了眼睛懊丧地望着手里的袁大头,急忙想要追上去,但被王至诚拦住了。
“请你把米付上。”王至诚沉声说道,心中明白这不仅是金钱的问题,更是对交易诚信的坚持。
“什么?”文物商人愤怒地说,“字在旗袍少女手上,凭什么我来付账嘛!”
王至诚不甘示弱,坚定地回应:“旗袍少女的米给你了,所以你应该把自己的米付上。”
两人争论不休,意识到旗袍少女已经融入乘客之中,消失得无影无踪。
王至诚以为这场追逐能够找回自己的权益,但现在却只能眼睁睁看着机会溜走。“我们得想办法追上她。”王至诚突然说,眼神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
王至诚整了衣装和行李,他知道,若不及时行动,那《兰亭序》可能就再也无法找回。
川岛流速也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终于放下争执,和王至诚一起寻找那位神秘的旗袍少女。
其实,两人心中都明白,不仅仅是为了追回一幅画,更是为了寻回那份属于自己的使命与尊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