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耳根清净,还是不说的好。
这不,就算是她们没有主动搭话,一些话多的人,也还是没放过她们。
“哟,我看这肚子这么大又这么圆,怀的怕不是个闺女吧?我家宝蛋他妈,前头生那几个丫头的时候,肚子跟这个肚子一模一样。”
“都是又圆又大的!”
说话的人叫何春花,满是褶子的脸上,一脸的尖酸刻薄。
“我说妹子啊,我说这话你可能不爱听,但是提前知道生的是带把的还是不带把儿的,也好准备衣服,还有吃的是不是?”
何春花笑呵呵的说着。
一副为念云慈着想的模样。
念云慈也不是傻子,不是任人拿捏的软蛋,听到这种重男轻女的老婆子说的话,她的眉眼之间带着浅浅的笑意。
“若是真如老嫂子你说的这样就好了,我们家女婿天天惦记着生个闺女,若是真的能生个闺女,那我一定感谢老嫂子你的吉言。”
宋老太在念云慈说完以后,也迅速的笑着补充,“是啊,闺女多好?我们自己也是女人,理应更喜欢闺女才是。”
“我这个人啊,这辈子最看不起那些重男轻女的了。”
宋老太的话没有点名在说谁,但是谁都知道,她说的是谁。
念云慈笑呵呵的点头。
“可不是怎么的?我这一辈子啊,也只生了念念这么一个女儿,她爸爸也没怪我没生儿子。”
“妹子你家念念孝顺,儿子女儿都一样。”
“是啊,念念这孩子最孝顺我跟她爸了,女婿人也好,我们知足了。”
前边的话如果是说给何春花听的,那么后边的话,就是念云慈真情实感的感慨了。
以陆骁的为人,他一定不是重男轻女的那一种。
何春花闻言嗤了一声,“哎呀,大妹子,你这话就不对了。”
“这个世界上,哪有男人不想着生儿子传宗接代的?说句不好听的话,这没个儿子,以后就算是死了,也没人给你摔盆子,那会被人戳脊梁骨的。”
“都已经死了,就已经火化了,还有脊梁骨吗?”
乔念询问。
“就算没火化,也已经失去了知觉了吧?”
她不重男轻女,生了孩子是什么,她都喜欢。
但是她不喜欢何春花这种说法。
为了有人摔盆子,一定要生到男孩子为止?
这简直是最蠢的行为。
她的话让何春花一噎。
一旁的宋老太也哈哈笑出了声,“就是,人死如灯灭,都已经死了,谁还管那么多?”
她们的看法与何春花明显不一样。
周围其他的几个老太太,也跟何春花一样的想法。
她们甚至觉得,乔念说的话是天方夜谭,从来都没听过。
哪有人不要儿子传宗接代摔盆子的?
在他们村里还有人因为没有儿子,而去过继兄弟姐妹的儿子回来,当成自己的儿子来养,目的是什么?就是为了传宗接代,不被人戳脊梁骨。
至于为什么血缘更浅一些的外男,甚至是没有任何血缘的男人,比女儿跟别人的孩子还要亲,这就不得而知了。
乔念她们的观念与这些人的观念不一样,也不用强行把自己的观念加在她们身上。
她们继续往医院走。
不一会儿,就到了医院。
李瑞华的门诊在一楼,就在药房隔壁,一过去就看到了门诊上挂着的牌子。
“师父。”
乔念过来的时候,李瑞华刚好在给人把脉,她轻轻的叫了一声人,就乖乖在一旁坐下。
一旁找李瑞华帮看病的张爱琴,看到乔念过来,她也笑着询问,“李老,这是你徒弟啊?”
李瑞华脸上笑意满满,“是,我唯一的一个徒弟。”
“哎哟,这感情好啊,以后她生了之后,是不是也要来医院上班?”
“那到时候做针灸,就有人可以做了吧?”
张爱琴一脸的期待。
李瑞华没有答应,但是也没有否认,“这等念念生了以后再说,生完了还要坐月子,也得孩子大一些才能过来。”
张爱琴笑呵呵的,视线落在乔念的身上,上下打量。
这么水灵灵的一个姑娘,还真是招人喜欢呐。
“若是同志你到时候不来医院上班,你去文工团吗?我们文工团也缺人。”
年轻漂亮的姑娘,不管是跳舞还是唱歌,都是很受欢迎的。
而且张爱琴如果没看走眼的话,眼前这个坐在凳子上,看着马上就要生产的孕妇,她肯定会跳舞。
毕竟她的身段如此的匀称。
哪怕是肚子如此之大,那胳膊,那腿,也是匀称纤细,没有一丝赘肉的。
乔念谢过张爱琴的邀请。
不过她没有要去文工团的打算。
“我也只是小时候练过几年的芭蕾,长大了就没有练过了,基本功已经不行了。”
“而且现在,我更想做的,是治病救人的事。”
张爱琴也是随口邀请,没有抱太大的希望。
听到乔念拒绝,有些可惜,但也不至于太过失落。
等张爱琴看完了病,李瑞华便给乔念把脉。
脉相一切正常。
“驻地医院这里有仪器,你去拍个照?”
乔念生的时候肯定要住院的,也不能一直在中医科看,还是得去产科挂个号,建个档案。
到时候来住院了,更加的方便。
乔念也明白这个道理。
从师父的诊室出来,就由妈妈陪着,到一楼走廊尽头的妇产科挂了号。
妇产科的医生看到乔念的肚子,询问了她怀孕的月份之后,便猜到了肚子里是双胎。
“一般怀双胎的是会早一些生产,满八个月以后,随时会有生产的可能,你在家里的时候要多注意,若是有什么不舒服的地方,就马上让家人送你过来医院住院。”
医生担心乔念他们,对生双胎没什么概念,说完之后又叮嘱了几句。
“双胞胎不像单胎,你告诉家里人,千万不要为了省住院的钱,就要自己在家生。”
“自己在家生风险非常高,稍微不留意,就会害了大人跟孩子。”
家属院这边虽然说有很好的驻地医院,距离家属院也很近,最远的胡同,最远的院子,也能在半个小时就赶到医院。
但是同样也有一些老家是农村的嫂子,婶子,她们在生孩子的时候,不会来医院。
为了省几块钱的住院费,选择在家里生。
大部分的人虽然都没有问题,但是很难不保证一直能如此的顺利。
作为医生,还是要谨慎一些。
念云慈连连点头,还不放心的询问,什么样的情况下就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