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月晴和李氏一大早便去叫上王翠花,三人一同往隔壁的杏花村去。
没有马车,他们也不会赶牛,牛叔要到镇上去,她们仨便步行过去,月晴并不认识路,去找王翠花之前便问过李氏。李氏认路,但她并不知道周二成怎么走。
二人商议,到时候就跟王翠花说,去的次数少,记不住路。
她两人口径一致,王翠花倒没怀疑什么。
只笑话道:“晴儿,你连未来夫家的路都记不住啊。”
月晴边走边道:“我本来记性就不太好,又不是常去的地方,哪里能记的住。”
王翠花:“将来那可是你的家了,以后可得记住。”
月晴作害羞状:“到周二哥家可不能这样说话,否则我没脸见人了。”
“李嫂子,她还害羞呢,你可听说你们的事都快定了。”
“哪有,只是说了亲,日子还没定呢。”
“哟,这话听着有些着急呀。这成了亲,洞房那点事,你学了没?”
月晴瞪大眼:“不知羞,这话哪里是咱们这些未出阁的小姑娘能说的?”
“怎么不能说,这路上又没别人,就咱们仨。再说了这些事等到了成亲那天都会有家里长辈教的,早知道早有准备。”
月晴好奇问道:“我娘还没教过呢,你娘教过你了?”
“我及笄时我娘就跟我说过了,你娘要是不教你的话,到时候我教你呀。”
月晴:“我才不听呢,你到时候肯定要逗我玩,让你教我还不如让我大嫂教呢。”
“对哦,我差点儿忘了。你家里还有个大嫂呢,但我不是听说你大嫂对你不好吗?”
“那是以前,以前我家日子也苦。我大嫂经常回娘家去拿东西,再加上我的家里不怎么干活儿,我大嫂肯定不满意。
现在不一样了,我现在跟着李嫂子一起做生意。家里的日子过得好,大嫂当然对我满意了。现在对我可好了。”
王翠花道:“那倒是,你家现在是村里最富的,连里正家都没你家过的好。”
“那都是偶然的机遇,我家没啥大本事,只能坐吃山空,家里几个男丁都要读书。
对了,你家也不差呀。”
“我家还好,不过也全靠我娘的嫁妆,其实我特别感激你们两个做生意能拉上我。
对了,我还没问呢。你们是怎么想到我的呀?”
李氏:“晴儿说你性子爽快,肯定没那么多歪心思,干活又利索。于是我们就想着把你也拉上,要不然我们两个都不太会说话,将来做生意可咋弄啊?”
王翠花:“原来是指望着我说话呢,这我倒是擅长。我在镇上买东西,那价格谈的,让那些做生意的都佩服。”
月晴:“将来咱们的生意,肯定不能以卖鱼为主。我和你嫂子都商量过了,到时候把小吃铺子开起来,这鱼也是咱们铺子里的一道菜。
我和你嫂子干活儿还行,等真的把铺子开起来,那跟客人们打交道还得靠你呀,翠花。
到时候李嫂子当大东家,负责那些外面的大生意。你当二东家,就负责咱们店里的经,至于我就当三东家,负责外面那些材料的供应,另外咱们还会在外面开一个流动的摊位,也由我来负责。”
王翠花:“这,我当二东家不太好吧。明明是你和李嫂子先一起干的,你应该是二东家才对。”
月晴:“我懒得和那些客人们打交道,到时候店里的生意肯定管的少,还不如就负责这些材料供应呢。
再说咱俩虽然一个二东家,一个三东家,店里除去成本的分红却是一样的。咱们两个都是两成,李嫂子分四成,还有两成用来做些善事打出名声。”
王翠花也干脆:“行,两成就两成,咱俩一样就行。李嫂子本来就是挑头的,她分四成,我没意见。”
李氏虽表面上没有对这分成说什么,但心里却觉得他这四成肯定是姑娘要用作别的地方。
王翠花:“但是做善事两成是不是多了些?”
月晴:“反正现阶段是不够用的,等将来真的做大了,要是大家都觉得两成太高,那到时候再商量。”
王翠花:“行。”
李氏此时开口道:“翠花不经常跟我们在一起,对咱们卖鱼生意的收入不太了解。咱们的鱼,一天能卖个一两多银子,除去成本,一天大概能挣700个钱。咱们现在还没干一个月呢,等咱们干满一个月就开始分红。”
王翠花很高兴,以前他们两个可从没主动跟自己说过这些,看来是真的把她当成自己人了。
“太好了,那这样算的话,我算算啊,我一天大概能得到,嗯。。。”
王翠花心里算了一会儿道:“哇,一天140块钱呢,照这样下去,我一个月能挣四两多银子。真厉害!”
月晴夸道:“翠花,你还会算账呢,而且算的还不慢呢。”
“嘿嘿,我娘教过我。”
李氏:“那真是太好了,以后铺子里的生意可以安心交给你了。”
王翠花抓住李氏的手,“我一定能干好的,多谢李嫂子。”
接着又回来抱抱月晴:“谢谢晴儿,要不是你我肯定赚不了这么多钱。”
三人聊着,杏花村到了。
王翠花打头阵,找了个村里的人,问周二陈家住哪儿。
那人指了个方向后,好奇的问他们三个,找周二成家有啥事儿?
王翠花说有点事儿想找他帮忙,他虽然刚才在路上开着玩笑,但也懂得分寸,没把月晴的身份说出来。
三人一路找到了周二成家。
门是半开着的,月晴站在门口,看着这个所谓未婚夫的家,说实话,比不上以前赵家的境况。
就这家庭,侯氏以前都看不上,等她到了镇上就更看不上了。
月晴信心倍增。
王翠花捅了捅她。
“去敲门呀!”
月晴咳嗽了一声,正想着怎么表现的没礼貌,再一想不行,得先把人哄到镇上再说。
她礼貌的上前敲了敲门。“那个,我想问一下,周二哥在吗?”
院里有个妇人,正在带着孩子在院子里择菜。听到声音抬头一看,见是三个姑娘,立马站了起来。
“呦,你们这是?哎,这,这是小晴吧,哎呦,你怎么来了?”
边说着边用狐疑的目光看着李氏和王翠花。
这人认识自己,看着年龄,估计是周二成的娘。
月晴礼貌道:“婶子好,二成哥在家吗?我们有点事儿想找他帮忙。”
“哎呦,快进来,快进来。二成在后面干活呢,快快,你们先进来坐。我让人去叫他。”
月晴点头,带着王翠花和李嫂子一起进了门。
周二成娘对着屋里喊道:“老三,老三呐。快,快去后面把你二哥叫回来。家里来客人了。”
没一会儿屋里走出来一个年轻孩子,乱糟糟的头发,衣服都没穿好。
周二成娘骂到:“这都什么时辰了还睡,你大哥早就下地了,二哥也早早干活儿去了。偏你个懒货,就知道在家睡觉。
看你这穿的什么样子?都说家里来客人了,还这样子出来,赶紧进去穿好。”
这老三叫周家宝,出来一看到三个姑娘,也有些不好意思,赶紧进去换了衣服出来。
周母:“去,赶紧去叫你二哥回来。就说赵家那姑娘来了,让他赶紧过来见客。”
一提赵家姑娘,周家宝就知道是什么人了,这不是未来二嫂吗,他赶紧冲着这边儿傻笑,然后去找他二哥。
周母打发了他,又回来跟月晴他们说话。
“你们要来也没早点说,你看这院子乱的。”
月晴:“没事儿,我家院子也挺乱。”
周母笑的满脸褶子。“小晴一段时间不见变漂亮了。”
这话不是恭维,月晴确实变漂亮了,毕竟比起她刚来的时候,瘦了许多,再加上吃的好,脸色红润。
月晴不好意思:“谢谢婶子夸奖。”
周母又夸了几句,问道:“她们两个是?”
“哦,我娘说我一个姑娘家不适合自己过来。他们是我的朋友,陪着我一起来的。”
“哦,你娘知道你要来呀。”
“知道,跟我娘说好才敢过来的。”
周母点头。“是个孝顺孩子,你娘在家里可好呀?”
“好。”
“那家里其他人还好吗?”
“婶子,都好。”
“唉,你家也不容易。你奶奶病的时间久,家里的儿郎们又都大了,又都没说亲,日子过得苦。将来到了我们家呀,婶子一定好好疼你,把这些年过的苦日子呀都补回来。”
月晴礼貌笑笑。
王翠花看李氏一眼。
这周家对赵家最近的情况不太了解吧?还以为是从前呢。
周母见月晴老实,说的更起劲儿了。什么他家二郎多么多么优秀,想要嫁过来的人排到了村口。
她这个婆婆,是个好相处的。看大儿媳妇儿就知道,从来不舍得大儿媳妇儿干重活。家里的条件也不差,下面就一个小叔子需要成家。
月晴能嫁过来那可是天大的福气。
月晴安静的坐在一边儿听她说了半天。
正主出现了。
“娘,我回来了。”
声音清凉,月晴闻声看去。
呦,还是个精神小伙儿。
这周二成长得确实不错,五官端正,浓眉大眼,一脸正气。
怪不得周母会这样吹嘘,就这长相,在这种村子里,那都是上等资质,有吹嘘的资本。
王翠花当即立亮了眼,一脸羡慕的看向月晴。李氏脸上的表情也尽是满意。
月晴也很满意,这才有勾引的资本,要不人家浅姑娘身边的侍女哪里看得上他。
周母看着三人神色,一脸的自豪。
“哎呦,你还傻站着干什么?小晴来了。”
周二成挠挠头。
周母推了他一把:“人家来找你有事儿,别傻站着。那个小晴呀,我进去给你们弄些吃的,你们有什么话慢慢聊啊。”
月晴站起身:“谢谢婶子。”
周母边走边回头看。
周二成来了以后,就没说过话。要不是刚才听他给他娘打招呼,都会让人以为是个哑巴。
看来是个嘴笨的。
月晴清了清嗓子。
“那个,二成哥。我们这次来是有点事儿想找你帮忙。”
“什么事儿?”周二成终于开口。
月晴看向李嫂子:“是这样的。我们三个如今在镇上做生意,认识了几个苦命的孩子。他们如今被一个好心人收留,我们便想着给他们找些老师,学点儿本事,将来多少都能有口饭吃。
现在已经有了教认字的,教练功夫的,我们还想再找一个能教他们打猎的,毕竟这附近都是山。学会打猎,将来饿不着。
我想着二成哥会打猎,就想叫二成哥过去试试。那位好心人,给请来的老师都有谢礼。另外,给孩子们上课还能管吃管住。”
王翠花补充道:“这可是好事儿,不仅有了个新的门路,还能认识镇上的贵人。
人家管吃管住,你只需要在去镇上卖货的时候,顺便上这上课就行了。
这等好事儿,要不是晴儿一直跟我们说你的好话,我们也不会来找你。”
周二成:“哦,帮忙倒是可以。但我害怕我不会教,我嘴笨,自己打猎可以,教别人不一定能教会。”
月晴见他有退意:“不用担心教不会,把你知道的给他们讲讲清楚就行。这些孩子都是孤儿,并不是什么大户人家的少爷,就算真的教不会,也没有人怪你。二成哥你就当做善事,帮一帮这些孩子。”
李氏也道:“是啊,我和晴儿如今也在帮这些孩子。但我们没什么本事,只能将那些没卖完的鱼送去给他们吃。
给孩子们教认字的,也不是什么正规的先生,就是晴儿的三弟。我们都是想着能出一份力就是一份力。”
月晴:“对对。”
“那行吧,我跟我娘说一声。”
月晴赶紧问道:“那二成哥你什么时候能过去?我好跟园子里的人说清楚,提前安排好住的地方。”
周二成挠挠头:“我明天就打算到镇上一趟,就明天去看看吧。”
月晴高兴:“那行,我和你嫂子明天去接你。”
“不用告诉我在哪就行,我可以自己去。”
李氏说了小院和浅园的位置。
商量完,月晴就以还要回镇上为由起身告辞。
王翠花心中疑惑,这刚见了面,不要好好聊聊吗?怎么就要走?
月晴解释道镇上还有很多事,以后在镇上会经常见面,能说话的机会多的是。
众人这才打消了疑虑,王翠花心道,看来这才是让他去教打猎本事的原因吧。
周母躲在屋里偷看,见几人都走了,端着吃的走出来。
问儿子:“诶,这怎么都走了?”
“事情说完了,赵家姑娘到镇上还有些事她们就走了。”
“到镇上?”
“嗯,他们说如今在镇上做生意。”
接着变吧,刚才月晴跟他说的那些事儿都说了一遍。
“呦,这是好事儿呀!小晴这丫头是个有心的,居然还能想着你,等将来进了门儿,肯定也是个顾家的。”
说完突然又训斥道:“你这个傻的,怎么能让人家姑娘自己走?还不赶紧去送送。”
“她们这会儿都走远了。”
“哎呀,追上去。快去,快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