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乐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洪熙十五年六月十八日清晨,天津卫行宫被一层淡淡的薄雾笼罩,待晨光穿透云层,金色的阳光透过雕花窗棂洒进殿内,在青砖地面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四周静得能听见海风拂过窗纱的轻响,偶尔夹杂着远处渔船的橹声,一派宁静祥和的氛围,与百里之外的京城截然不同。

朱高炽难得起得早,在两名宫女的服侍下洗漱完毕——温热的面汤洗去一夜慵懒,太监李平递上的象牙梳轻轻梳理着他花白的须发。

随后,他与赵贵妃相对而坐,开始用早膳。紫檀木餐桌上摆着两碗热气腾腾的海鲜肉丁米粥,米粒熬得软糯,里面掺着切碎的虾仁、瑶柱,鲜香扑鼻;旁边还有两碟小菜,一碟凉拌海蜇,一碟酱腌黄瓜,清爽解腻。老皇帝舀起一勺米粥送进嘴里,米香与海鲜的鲜味在舌尖散开,他连连点头称赞:“这粥熬得地道,比宫里御膳房的手艺还胜几分。”

赵贵妃笑着帮他添了一勺粥:“陛下喜欢,臣妾让御厨明日再熬。”两人你一言我一语,偶尔打趣两句,晨光落在他们身上,透着几分岁月静好的温馨。

辰时初刻,行宫门外突然传来急促的脚步声,打破了这份宁静。两名身着劲装的骑士翻身下马,身上的衣袍沾满尘土,显然是日夜兼程赶来。他们不等侍卫通报,便“噗通”一声跪在行宫门前,高举着一封密封的密信,声音带着赶路的嘶哑:“东宫急使!求见陛下!有要事禀报!”

朱高炽正与贵妃说笑,闻声先是一愣,脸上的笑意瞬间淡去,随即很快镇定下来——太子向来沉稳,若非大事,绝不会如此仓促派使者前来。他挥手示意李平:“去看看。”

李平快步走出殿外,接过密信后仔细检查:先是查看火漆印是否完好(那是东宫专属的麒麟印,纹路清晰,绝无伪造),又轻轻捏了捏信封,确认没有异样,这才躬着身子捧着密信回到殿内,双手递到朱高炽面前:“陛下,是东宫的密信,火漆完好。”

朱高炽接过密信,指尖触到信封上的凉意,心里莫名升起一丝不安。他颇有些不解地看着信封——前几日还收到太子的奏报,说京城一切安稳,怎么突然就有急信?拆信时,他的手指竟有些微微颤抖,信纸被缓缓展开,上面的字迹是太子朱瞻基的亲笔,遒劲有力,却写着让他心惊肉跳的内容。

信不长,不过百余字,可朱高炽看清内容的瞬间,脸色骤然变得惨白,瞳孔猛地收缩。信上写着:“越王朱瞻墉谋逆,已于十六日夜伏诛。其全家三十口尽除,越王本人畏罪自尽,越王妃及二人子女六人赐死,余者(家奴、亲信)皆枭首示众,以儆效尤。”

“谋逆……伏诛……”这几个字像重锤般砸在朱高炽的心上,他只觉得一阵天旋地转,失魂落魄间,手中那柄温润的羊脂玉勺“哐当”一声掉在地上,滚出老远。衣袖挥动时,手肘不小心撞到桌边的粥碗,“哗啦”一声,半碗鲜粥倾倒在地,米粒与虾仁撒了一地,热气腾腾的粥汁溅在他的龙靴上却浑然不觉。

赵贵妃吓得立刻起身,伸手想去搀扶他。可刚碰到他的手臂,就被朱高炽猛地推开——他此刻脑中一片混乱,二儿子朱瞻墉的模样在眼前闪过:那个总是恭恭敬敬跪在他面前,说“儿臣愿永远辅佐大哥”的人,怎会谋逆?怎么会落到“全家尽除”的下场?

老皇帝的胸口剧烈起伏,像破旧的风箱般喘着气,呼吸异常急促。他张了张嘴,可喉咙里像堵了一团棉花,几次试图开口,都只发出嘶哑的气音,一个字也说不出来。他的眼睛死死盯着信纸,上面的每一个字都像带了刺,扎得他心口发疼。

突然,朱高炽猛地捂住胸口,喉咙里发出一阵“嗬嗬”的声响,随即“哇”地吐出一大口鲜血!暗红的血珠溅在明黄色的桌布上,像一朵朵刺眼的花,周围的宫女、太监吓得目瞪口呆,纷纷跪倒在地,连大气都不敢喘。

吐完血后,朱高炽再也支撑不住,身体像断了线的木偶般骤然一软。

赵贵妃眼疾手快,连忙上前抱住他,只觉得怀中的人轻得像一片羽毛,气息微弱得几乎感觉不到。他的脸色瞬间煞白如纸,嘴唇泛着青紫色,眼神也开始涣散,看向赵贵妃的目光里,满是痛苦与难以置信。

“陛下!陛下!”赵贵妃抱着他失声痛哭,声音颤抖,“周太医!快传周太医!”

一直候在偏殿的御医周正听到呼喊,提着药箱快步冲进来。他看到殿内的景象,脸色一变,立刻跪在朱高炽身边,手指搭上他的腕脉——脉象微弱紊乱,如风中残烛。周正不敢耽搁,一边让宫女取来银针,一边高声吩咐:“快拿温水!准备参汤!”银针飞快地刺入朱高炽的人中、膻中、涌泉等穴位,周正的额头渗出冷汗,双手却稳如磐石,每一次下针都精准无比。行宫的宁静被彻底打破,只剩下赵贵妃的哭声、周正的吩咐声,以及众人慌乱的脚步声,晨光依旧明亮,殿内却弥漫着令人窒息的绝望。

随行太医周正不敢有片刻耽搁,立刻让人请来天津知府推荐的两名当地老中医。三人围着朱高炽的床榻迅速展开施救:周正手持银针,精准刺入百会、膻中、涌泉等关键穴位,银针刺破皮肤的细微声响在寂静的殿内格外清晰;一位老中医跪在榻边,双手按在皇帝胸口,按照古法推拿按压,试图疏通淤堵的气息;另一位则快速调配急救汤药,将人参、当归等名贵药材碾碎,用温水冲调成浓汁,准备随时喂服。

各种手段轮番施展,殿内的人都屏住呼吸,目光紧紧盯着床榻上的朱高炽。赵贵妃站在一旁,双手攥得发白,眼泪在眼眶里打转,却不敢哭出声,生怕打扰施救。长达小半个时辰的忙碌后,朱高炽的喉咙里终于发出一声微弱的“嗬”声,胸口缓缓起伏,总算是缓过了一口气。

可他依旧虚弱得厉害,只能靠在柔软的锦缎软枕上,连抬手的力气都没有。脸色依旧像金箔般惨白,嘴唇泛着不正常的紫黑色,眼神也透着几分涣散,只有偶尔转动的眼珠,能看出他还保持着一丝清醒。

忽然,朱高炽哆哆嗦嗦地抬起右手,枯瘦的手指颤抖着指向殿外——那里站着太子派来的两名使者。身边的大内侍卫见状,立刻上前,其中一人伸手抓住左边使者的衣领,像拎小鸡似的将他揪到床榻前,按在地上跪好。使者的膝盖重重磕在青砖上,疼得他龇牙咧嘴,却不敢有丝毫反抗。

“你…………朱瞻基……”朱高炽的声音嘶哑得如同破旧的风箱,每说一个字都要喘一口气,胸口的疼痛让他眉头紧锁,眼底却满是心如刀绞的痛楚,“他是不是想学唐肃宗?是不是想让朕做唐玄宗,被儿子夺了皇位,再圈禁至死?”说到最后,他的声音陡然拔高,带着几分歇斯底里的质问,“是不是下一步……还要把朕的贵妃也给勒死?”

使者吓得魂飞魄散,连忙趴在地上磕头,额头一次次重重撞在地面,很快就渗出血迹,嘴里不停辩解:“启禀陛下!冤枉啊!太子殿下只是平叛,绝无半点不臣之心!越王谋逆证据确凿,殿下也是为了大明江山安稳,绝无此意!求陛下明鉴!”

“绝无此意?绝无此意?”朱高炽突然冷笑起来,笑声干涩而凄厉,牵动了胸口的伤势,他忍不住咳嗽两声,嘴角溢出一丝血迹,“那为什么杀得这么干净?连……连几岁孩子一个都不放过?”

赵贵妃连忙上前,用干净的手帕轻轻擦拭着老皇帝嘴角的血迹和额头上的冷汗,一边擦一边流泪哽咽:“陛下息怒,龙体要紧。太子殿下这么做,也是为了杜绝后患,稳住大明的根基……”

她的眼泪越流越凶,一半是真的担心朱高炽的安危,怕他气绝身亡;另一半则是藏在心底的恐惧——太子连越王的妻儿都能下狠手,若是将来登基,会不会因为自己曾受宠,也对她和岐王朱瞻崅痛下杀手?

朱高炽听着贵妃的劝慰,却只是缓缓闭上了眼睛,两行浑浊的泪水从眼角滑落,顺着脸颊滴在枕头上,晕开一小片湿痕。

他不再说话,也不再看任何人,殿内瞬间陷入一片死寂,只有他微弱的呼吸声和赵贵妃压抑的啜泣声。周围的宫女、太监、侍卫和太医们,都识趣地保持着沉默,连大气都不敢喘——谁都知道,此刻任何一句多余的话,都可能点燃皇帝的怒火,引火烧身。晨光透过窗纱照进来,却驱不散殿内的压抑与悲凉。

六月十八的傍晚,天津卫行宫的海风依旧带着咸湿气息,却吹不散朱高炽心中的阴霾。他躺在床榻上,望着窗外渐渐沉落的夕阳,突然开口,声音虚弱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决绝:“传旨……回京。”

他一刻也不想待在这片曾让他安心的海边,满脑子都是京城的景象——越王府的血迹、被枭首的亲眷、还有太子那封字迹冰冷的密信,他必须回去看看,京城到底变成了什么样子。

旨意刚下,随行太监便匆匆回报:“陛下,太子殿下早已派人将龙驾送到天津卫城外,就等陛下起程。”朱高炽闻言,眼底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却终究没说什么,只是让侍卫搀扶着,缓缓登上了回京的马车。

马车内部铺着厚厚的锦缎软垫,悬挂着遮光的纱帘,隔绝了外界的光线与声响。

朱高炽全程躺在软垫上,双眼紧闭,始终拒绝进食。赵贵妃坐在他身边,一路紧紧握着他枯瘦的手,轻声讲述着这几日在海边的趣事——说哪日捡到的贝壳最漂亮,说哪次厨子做的海鱼最鲜,试图用这些轻松的话题转移他的注意力。

可每当她提起这些,朱高炽只是微微颔首,眼神依旧空洞,连一丝笑意都没有。

赵贵妃不敢放弃,只能小心翼翼地用银勺舀起温热的参汤,递到他嘴边:“陛下,多少喝一点吧,不然身子撑不住。”

她一边喂一边在心里暗自着急——老皇帝若是真的绝食,恐怕撑不到京城就油尽灯枯。朱高炽似乎察觉到她的担忧,每次都会勉强张开嘴,喝下小半碗参汤,靠这稀薄的药力维持着气息,却始终保持沉默,一句话也不说。

皇帝的车队在官道上一路急行,车轮滚滚碾压着路面,发出单调的声响。车厢内寂静无声,车厢外的侍卫、太监也都大气不敢喘,连马蹄声都刻意放轻,整个车队都笼罩在一片令人窒息的沉默中,只有偶尔掠过的晚风,能带来一丝短暂的喧嚣。

六月二十的傍晚,夕阳的余晖再次染红天际时,车队终于抵达紫禁城东华门。

城门下太子朱瞻基身着华服,腰系玉带,率领着数百名文武百官整齐跪地,齐声高呼:“臣等恭迎陛下回宫!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声音洪亮,震得空气都微微颤动。

马车内的朱高炽听到声音,缓缓睁开眼,让太监掀开了车帘。他看向跪在最前方的朱瞻基,眼神复杂到了极致。

他没有说话,只是深深看了朱瞻基一眼,便让身边的太监搀扶着,弯腰走下马车,径直朝着紫禁城深处走去,全程没有与太子说一个字,甚至连脚步都没有停顿。

朱瞻基跪在地上,看着父亲离去的背影,手指微微蜷缩,却始终保持着躬身的姿态,脸上看不出丝毫情绪。数百名文武官员将这一幕看在眼里,却没有一个人敢出声,全都默契地保持着沉默——谁都知道,此刻任何一句议论,都可能引来无法预料的后果。

按照惯例,皇帝入宫后,百官便可起身离去。可此时,没有一个人动。所有人都保持着跪地的姿势,目光悄悄瞟向朱瞻基,等待着他的示意。直到朱瞻基缓缓直起身,回头环视了一圈跪在地上的百官,又朝所有人轻轻挥了挥衣袖,像是在无声地说“散了吧”,文武百官这才如蒙大赦,连忙起身,对着太子躬身行礼:“臣等告退!”随后才纷纷转身,有序地离开东华门。

城楼上,几个负责值守的太监将这一切看在眼里,相互对视了一眼,眼神中满是了然。

爱乐书屋推荐阅读:新贞观造反录假崇祯的自我放飞日记随风遗留武侠,开局迎娶王语嫣妃傲天下,王爷为我披战袍开局被老朱绑架,我反手踹他大胯奇异世界奇闻录娘子有毒之夫君欲罢不能无敌六王爷大清:第一廉官谍战:芒刺在喉极品假太监重生西晋当太子崛起的家族三国之应谋天下大明:干嘛老朱?我大姨马皇后!三国:从血龙十八骑开始争霸天下我在边关契死士!帅教官开局穿成奶娃子御宠腹黑贤妻三国:我和贾诩祸害曹操清客唐太宗李世民命系我手大唐再起冷王追爱,神医王妃有点坏肥妃霸道,美病王溺爱情深大明小学生带着华夏权谋,横扫异世界美人如玉,史上最强大宋冷妃出逃,陛下快跟上紫塞秋风穿越大清当王爷之香艳与权谋从县令到称帝!大明,我来了!中世纪崛起飞行员牺牲后的灵魂之旅随波逐游数风流人物刷刷视频,古人说不要停开局从李云龙开始智械战争南明义军乱战异世之召唤群雄龙吟壮歌绿罗也是罗马俺老爹是程咬金一把大狙闯大明入秦记朱元璋:逆子,这皇位非你不可!
爱乐书屋搜藏榜:武道凌天大周少卿毒妃重生之杀伐穿越原始之魂三国赵云之子变成了太监也要精忠报国我的公公叫康熙我的草寇人生三国:逐鹿天下,醉卧美人膝不愿长生的徐麟无双世子爷三国开局就让董卓下不来台克跑传记最强帝王养成系统深宫宠爱:小丫头,给本王暖脚大宋之最强纨绔猖狂庶女,邪王赖定小医妃我是大明瓦罐鸡女国公种田一二事执魏红楼之意难平开局长生不老,看遍世间烟火贞观长安小坊正三国,从孙策和周瑜手里抢江东住手啊!汉室不是你这样狂扶的绝佳嫡妻盛世嫡妃(木兰听雨)北宋不南渡锦绣凰途:毒医太子妃红楼春大明:宁愿被人遗忘的大明皇孙从我是特种兵开始签到大明:我朱允熥,监国大明南明:从边境崛起的日不落帝国开局仙剑,古人傻眼了召唤猛将:从乱世流民到君临天下大明:刚穿越的我,忽悠朱棣造反红楼败家子:我贾宝玉,又想纳妾了大明政客神医农女:傲娇夫君,惹不起!大宋天子之从征服水浒开始我的老婆是土匪时空战记:清末新篇章红颜乱,纨绔王爷的宠妃大唐至尊龙帝我麻了:穿越到古代带着狙三国之关平当老大系统派我来抗战大唐我的下人是李世民大人,天冷了加件黄袍吧!
爱乐书屋最新小说:历史中的酒馆大宋伏魔司全球帝国从明末开始真理铁拳岂独无故锁腰!高阳她哭哑了求饶重回1950:我为国家造核弹!大明王朝1424:夺舍明仁宗从小媳妇要传宗接代开始大周第一婿嫌我功高诬我谋反?我真反了!朕佣兵百万,你喊我废皇子?娘娘们别作妖,奴才要出手了说好当废皇子,你偷偷当皇帝?郑锦:我在南明的奋斗生涯冰临谷重生1980,从手搓歼8开始为国铸剑让你做赘婿,你在朝堂一手遮天?书圣?诗仙?首辅?没错,都是我大唐躺平王三藏还俗朕乃天命大反派,开局怒斩重生女帝从侯府废柴到一字并肩王你们夺嫡,我靠娇妻偷家赢麻了!大楚武信君大明:一次呼吸一两银,殖民全球!列强?大秦面前哪个敢称列强?称霸世界:从建立国防军开始穿成少帝后我靠物理登基大乾风云起苍穹带着现代军火系统闯大明寒门状元路大明国师,教朱棣治国,朱元璋来听墙根穿成农家子,妻妾越多,发家越快退婚夜,我被公主捡尸了穿越大雍:从瞎子到千古一帝大明:我是崇祯,亡国倒计时两天铜镜约大唐太子的开挂人生一身反骨,你叫我爱卿大唐:我李承乾,绝不被废唐代秘史衣冠谋冢英烈传奇灾荒年,全村啃树皮,媳妇嫌弃肉太肥了明朝的名义历史风口,我率领军队统一全球锦衣血诏道藏辑要玉符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