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稷负责烧火,再加上有杜锦香王氏和廖歆儿帮着捏花,沈云姝速度快了很多,天亮时已经做好了两筐花,沉甸甸的,一筐都得有上百斤。
廖源雇了骡车来,把东西都装上,一群人风风火火地朝天禅寺去了。
集市摊位都被占得差不多,沈云姝也不挑,找了个角落的位置,廖源把招牌撑起来,椅子桌子摆好,沈云姝就开始组装。
为了路上方便运输,馒头和竹篮是分开运的。沈云姝取了个竹篮放在面前桌子上,把花馒头一个一个插上去。第一个竹篮插好造型,摊子前就吸引了一圈好奇的路人。
“这是什么花?咋这么俊!”一个妇人道。
“这是月季?不过每朵都这么漂亮不多见啊,稀奇稀奇。”一个中年人捻着胡须道。
“呀,这不是观音殿里那个花篮吗?原来是你家送的?”
“沈记喜礼?没听说过,不过东西真是好看,怎么卖的?”
“对对,啥价啊,不贵的话咱也给佛祖献一个。”
围观的人七嘴八舌地问起来,沈云姝见气氛烘托得差不多了,才笑着开口。
“各位叔伯婶娘,咱这供佛花篮其实是馒头做的。”
沈云姝拿了一朵花在手中捏了下,花朵变形后又很快回弹,人群中响起一阵倒吸凉气之声。
“居然是馒头”
“馒头还能做成花,真是开了眼了”
“不说还真看不出来,这手艺绝了!”
“小丫头,快说说怎么卖吧,都等着呢!”
人群里有人开始心急了。
“今儿是我沈记喜礼开张头一天,花篮只准备了二十个,单层的一百六十文,双层的二百二十文,也可以一支支买,每支八文。”
“这么贵?”
“是啊,太贵了,便宜点呗。”
见有人喊贵,王氏上前一步,抬高了声音。
“诸位,这花馒头是我们家独门手艺,全汴城可没有第二个,而且做起来费事费力,也是赚个辛苦钱。不过今儿咱铺子头一天开张,也和大伙结个善缘,单层的就一百四十文,双层的二百文。单买还是八文。做得不多,先到先得。”
王氏话音落下,前面喊贵的声音小了下去,许多人面露开始犹豫。
“给我来两个双层的,一个供佛祖,一个我拿回家供祖宗。”
第一个顾客出现了。
最前面一个中年男子爽快地要了两个,有人开了头,很快就有人跟着买,一下子就卖掉了十个花篮。
王氏喜滋滋地招待,收钱。杜锦香和几个小的在旁边负责组装花篮,沈云姝则负责单买的订单。
六朵插在竹签上的馒头花用裁好的油纸包起来,底部再用草绳一扎,捧在手里,竟然也格外好看。
这是沈云姝按现代花束的思路做的馒头花束,花的艳配着深色油纸,视觉效果也很出色。
“哟,这样弄也不比花篮差嘛,给我来八朵。”
“我要六朵”
“我买九朵,每个颜色都来点。”
沈云姝一个个应了,手脚飞快地插花,包装,廖源则一面给她打下手,一面收钱。
她们一共四大三小,这会全都忙得手脚翻飞。第一波客人走了,很快就来了第二波,不到一个时辰,两大筐馒头花全都销售一空,摊子前还有许多人,瞧着没得卖了,一个个都失望极了。
“多谢各位捧场,明儿咱还来,都有都有。”
众人这才渐渐散去。
王氏笑得合不拢嘴,把东西都收起来搬回骡车,一到家就赶紧把钱数了数。
花馒头是沈云姝设计的引流产品,以后也会长期售卖,定价不宜过高。沈云姝的心理定价在6-8文一朵,今天竹篮一层款式用了18朵,二层花篮26朵,均价7文多一点,在她预期之内。
二十个篮子十二个一层,八个两层,其余都是按支卖的,价格更高。
“银子有三两二钱,铜板八百六十四个,一共四两一钱多!”
王氏激动地有点不敢相信。
今天总共做了五百多朵馒头花,用了约摸七十斤面粉,加上几个老南瓜,几捆榨汁调色用的菜,成本不到八百文,翻了四五倍!
谁能相信没有馅的馒头能卖出这个价格?
“明儿咱可要多做点,保准也能卖光!”王氏高兴道。
“不多做,每天就两筐。”沈云姝道。
“这是为啥?要是担心做不过来,娘就早些起来,你多睡会,这哪有放着钱不挣的?”
“是啊,我也可以早些来帮忙,这么好的机会错过了多浪费。”杜锦香也道。
“就是为了多挣钱才不能多做。”沈云姝托着下巴,眯着眼睛,“咱家花馒头如今是占了新奇和独家这两条才卖得贵。可归根结底就是面粉做的实心馒头,下肚子时候也是一样的味道。物以稀为贵,只有每天都不够卖,每次都有人买不到,花馒头才会一直受追捧,价格才能稳住。”
王氏咂摸了一会,明白了一些。
“你是说,要是人人都能买到,就不稀奇了,就只能当普通馒头卖了?”
沈云姝点头。
“那不行,咱还是少做点,每天能挣这些也够了,还省些力气。可惜了,斋节只有半个月,要是再长点就好了,咱还能多卖点。”
王氏一脸的惋惜,沈云姝笑笑没说话。
她还留了一手,那才是她挣大钱的契机。
“今儿挣了不少,待会娘去割点肉,晚上包饺子吃。”
王氏喜气洋洋地收起了钱袋子,下午果然去割了五斤肥瘦相间的猪肉包饺子。
包到一半的时候,田叔到了,送来一大捆竹片,十几个刚编好的竹篮,还有一大把瓜菜。满满当当一大筐,一看就分量不轻。
“手上功夫慢了点,紧赶慢赶就做了这么多,怕是耽误了姑娘买卖。”
瞧着田叔晒得通红的脸和一头的汗,沈云姝很是过意不去。她东西要得这么急,实在是为难人家了。
她把竹篮的钱数给了田叔,田叔死活不肯收,最后还是廖源和田叔说了句什么,他才收下。
竹篮确实是不够,廖源就跟着田叔回村里赶工,明早两拨人直接在集市会合。
临走前,王氏又把剩下的两斤肉用碗装了偷偷塞进了田叔的竹筐里。
如此两边配合,花馒头买卖的物料供应算是解决了。
接下来两天,沈云姝和王氏几个人每天都做五百多朵花馒头运去卖,每次都是一个时辰就卖光了,还有人嚷嚷着没买到。
王氏每日都乐得合不拢嘴,沈云姝却时不时地皱眉。
三天了,还没有任何人来问。
难道她的设想哪里出了问题?
好在第四天,她想要的人终于出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