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有四五天杨梅就卖完了,俺们想用手上一点钱去置办一套石磨,再买点豆子做豆腐卖。等天凉了,再继续卖麻糬。”秋娘道。
“这也是个好方法,如今你们城里也熟悉了,走街串巷肯定能卖出去。”沈云姝道。
秋娘点头:“豆腐便宜,比不上杨梅汤和麻糬的卖价,俺想着薄利多销,从前家里的豆腐作坊也是一样。辛苦是辛苦,多少能见着点钱。”
说到这,秋娘笑了一下:“只是有点可惜,学堂里的学生都说每天都指着俺家这一口冰的呢,突然不卖了,只怕他们要失望了。要是豆腐也能卖冰的就好了。”
豆腐?冰的?
沈云姝眼睛一亮:
有了!
“秋娘姐,你听说过冰豆花么?”
“冰豆花?豆花以前倒是常做,浇上骨汤撒上小菜和粉丝,滋味也挺好的。这冰豆花.....”秋娘突然想明白了什么,目露惊喜,“姑娘是说也把豆花放进溪水里浸凉了卖?这...这可行吗?豆花也能冷着吃?”
沈云姝笑着点头:“当然可以,放凉了浇上一勺冰镇红糖浆或者红豆沙,吃起来也爽口解暑,不比杨梅汤差。”
秋娘有些激动:“那...那俺们过几天把石磨买回来就做了试试,到时候还请姑娘给我们把把关。”
“没问题!”
秋娘道了谢,急切地和阿金商量具体操作去了。
廖源要寻木材,和一个叫柱子的年轻人一起上山了,沈云姝见没什么事,就和杜锦香四处逛逛。至于几个小的,已经和村里的娃娃玩成一片,不亦乐乎了。
追追小狗,逗逗野猫,沈云姝和杜锦香晃悠到了小鸡的领地。
村里粮食不多,除了能喂些菜叶瓜皮,还有沈云姝隔三岔五让阿金带回来的米糠,其他时候就让小鸡在林子里自己扒拉虫子吃。林子用劈开的竹子围出了一大片地方,已经半大的小鸡们在里面自在散步,晚上则会被赶进鸡圈里安稳过夜。村子里的人对这些小鸡都很宝贝,决不让黄皮子有可乘之机。
小鸭子们这会正由李大爷赶着在池塘里戏水呢。一群估摸有四五十只,一会游到东,一会游到西,看着就惬意。
这些小鸭子是田叔特意去周围村子里寻摸的产蛋多的品种,种蛋的价格都要贵不少。李大爷告诉沈云姝,里头三十多只都是母鸭,只要开始产蛋,一天能捡几十个蛋。
据卖蛋的人家说,这个品种的鸭子四个月左右就能开始产蛋,应该赶得上沈云姝的计划。
沈云姝问了李大爷鸡鸭们每日消耗的米糠麦麸,发现比她之前预计的要翻了一倍,果然蛋不是好拿的。看来以后要加大供应量,不能让田叔他们出了力还要出钱。
至于池塘里的鱼苗这会还小,看不出什么,但村里人知道她们今天要来,已经提前捉了几条大的,这回应该已经下锅了。
果然,等沈云姝这边晃悠悠回到田叔家门口,饭菜已经准备地差不多了,空气里充满了浓浓的肉香。小孩子们留着口水眼巴巴地等着开饭,就连干活的大人们都开始心不在焉了。
如今村子里依旧吃大锅饭,往常都要到正午前才开饭,今儿破例提前了半个时辰,田婶和几个做饭的婶子叉着腰朝四面吆喝了声“开饭咯”,很快大大小小的人影就聚集了过来。
几口锅装菜,几个大桶装饭,一人一个粗瓷碗装的满满当当。
王氏把带来的肉全烧了,除了一锅香喷喷的把子肉,熬出来的油还炖了一锅豆角茄子,池塘里的鱼熬了鲜嫩的豆腐鱼汤,还有一锅嫩嫩的烀玉米,又嫩又甜。
沈云姝连饭都没吃,连啃了两个嫩玉米,杜锦香也没忍住吃撑了。其他几个小的更是不用说,大锅饭的香气就是难以抗拒。
没有桌子,大家就捧着碗蹲在地上吃。
大口扒饭,小口吃菜,都舍不得一下子把这些好菜吃光。
看大家吃得一脸满足,又舍不得咽下去的样子,沈云姝决定以后要常买些肉来给大家改善生活。
饭后,田婶又切了个溪水里泡过的西瓜,脆甜冰爽,就是种的晚了些,今天才采了头一个熟的,其他还是生瓜蛋子。
每人分到了一小牙,美美享用完了,就到了回程的时候。
廖源的木材没找好,再加上还得处理一下才能带回去,决定多留一天。
他不走,廖歆儿就也想跟着留下。
田叔田婶和村里的小伙伴都很欢迎,王氏想着兄妹俩一直跟着他们忙生意,许久没在村子好好待过了,加上最近没什么急事,索性让他们多住几天再回去。
最后王氏,沈云姝和杜锦香带着要回去上学而不能留下,满脸沮丧的沈稷和杜锦堂,坐着骡车回了城。
一到家,就看见昨日来过的孙家媳妇正站在自家门口,焦急地四处张望,瞧见她们回来,顿时喜笑颜开,快步迎了上来。
“哎呀大嫂子,你们可回来了,我在门口等半天了。”
王氏也很意外,她还以为这妇人不会再来了呢。
“今儿有事出去了一趟,快进来歇歇。”
生意上门,王氏虽不喜这妇人八卦,也客气地招呼人进了院子坐下,端茶倒水招待。
“大嫂子别忙活了,我来呀就是跟您说一声,我家那表亲瞧中了您家的花饽饽,想亲自跟您商量一下做什么样的。让我来问一声,明儿下晌您和姑娘可有空?”
这...又是一单大生意?
王氏喜上眉梢:“有空有空,在哪里见?”
“就在江悦楼,您到了找范老爷就行。”
“行,肯定准时到。”
妇人见事成了,欢欢喜喜地走了。
“这回也能有二十两不?”王氏道。
“不好说,明儿看看。”
沈云姝却隐隐觉得哪里不对,特别是妇人再三嘱咐她一定要去的样子,总觉得有点奇怪。
“那你在家好好准备,娘去一趟潘家口,怎么也得把你大姑劝回来。”
王氏揣着一篮子刚从村里带回来的瓜菜,风风火火地出门了,天黑前,她才皱着眉头回来。
“怎么了?大姑不肯搬过来?”沈云姝一见她的表情,就知道事情没办成。
王氏叹了口气:“别看你大姑平日好说话,倔起来和你爹一样。她不肯给咱添麻烦,我好说歹说就是不同意。罢了,咱得空赶紧把铺子的事定了,让她母女两个搬进去就是了。”
让沈玉春母女搬来的事暂时搁到了一边,沈云姝把明日用到的东西准备了一下,第二天和王氏一起赶到了江悦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