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徐青玉在冰心堂吃上第一口热汤热饭,睡在自己干净熏香的被窝里的时候,甚至晚上还能去藏书阁放松放松时,她有一种996牛马误闯正经公司的错觉。
尤其是…跟着田氏的都是一些深得体面的老人,几乎都是单人单间,独门独户,徐青玉也分得了一间独属于自己的牛马棚,这待遇……比起沈玉莲那儿高出不止一星半点。
有那么一瞬间,徐青玉甚至产生了“在这里干一辈子也不错”的念头。
随后她给了自己几个嘴巴子。
凭她的美貌和智慧,她不去当周显明那样的人,做哪门子的大丫头?
做大丫头能建她的黄金屋子和链子吗?
做大丫头养得起十个男模吗?
做大丫头能为非作歹顺心而为吗?
徐青玉也不纠结田氏为何留下她的事儿,她最近干了太多坏事,脑子精疲力尽,沾床就睡。
一晃三四日就到了十五。
每月十五,便是周家小辈集体请安的日子。
这天一大早,周家的几个小辈便来了冰心堂请安,说是请安,也不过是陪着田氏说说话。
不过好在沈玉莲因为怀孕的缘故,田氏特意交代她不用来。
于是……沈玉莲……就真的没来。
周家最小的两个娃,老五周荣,老六周慧巧才十二三岁,正是坐不住的年纪,又见冰心堂来了个徐青玉这个生面孔,不住朝她瞧来。
田氏让徐青玉给各家公子小姐们奉茶,也是让大家知道她如今是冰心堂的人,以后说话做事都好使。
徐青玉端茶送到周隐跟前时,周隐的手若有若无的碰到她的手指,徐青玉登时有一种茅房里玩耍蹭到屎的感觉。
她电光火石般的收回,却看到周隐那似笑非笑的宠溺嘴角。
徐青玉登时像是被人泼了一脸油,浑身上下腻得慌。
我淦。
工伤啊!
倒是一旁的三小姐看见这幕,不由得瘪瘪嘴,似看不上周隐的行径。
徐青玉跟众人打了照面,便和婵娟送他们出门,三小姐暗中跟上徐青玉的脚步,压低声音说道:“青玉姐姐,我听说你前两日和你家二少奶奶吵了一架,衣裳险些被她扒下来…”
徐青玉暗叹这周府这几个姑娘耳聪目明,即使院子隔了十万八千里,对别人屋子里的事情也清楚得很,于是徐青玉笑道:“让主子动气,自然做奴才的不好。二少奶奶如今怀有身孕,奴婢们自然该更小心伺候才是。”
周慧兰知道这个青玉跟泥鳅一样,既聪明,又懂守拙,她明年就要嫁人,早就动了让她做陪房的念头,只是那沈氏一直不肯松口罢了。
眼下,青玉又到了祖母跟前,她寻思着祖母肯定比沈氏好说话,就又琢磨上了。
于是她安慰了青玉两句,“青玉姐,祖母是最仁慈心善的,你跟着她总比跟着我二嫂强。以后指不定还有更好的出路呢。”
徐青玉笑着不接话,那周隐特意等在后面,只为跟徐青玉说上两句话,等前头人走了以后,周隐才上前来与她并肩而行,“你这小娘子,好歹毒的心肠。平日里口口声声说你家二少奶奶对你恩重如山,如今却丢下你家主子来这里享福?”
徐青玉到了冰心堂,他可真是找不到半点机会下手。
徐青玉只觉得脑子里像是被蒙上了一层厚厚的油,她不自觉的侧开半步距离,脸上依然维持笑容,“老夫人特意点了婢子来照顾,二爷若是想要回奴婢,不妨去跟老夫人说说。”
周隐可不敢。
他哼了两声,原形毕露,“别以为你躲到冰心堂来,爷就不敢对你下手。咱日子还长着呢。”
徐青玉暗中翻了个白眼。
行又不行,还爱到处招惹。
真是小刀拉屁股,开眼了。
而严氏等那几个小辈走远了,又瞧婵娟和青玉都去送人后才跟田氏说起近日的事情,“吏部那边走的是我父亲门生的关系,其他京城各处该打点的我已经派管家去了。傅国公那边…我派人送了一些通州城的时令瓜果,还有一些敷治眼睛的药贴,都是些不值钱但能表心意的。就怕礼重了,显得咱家急切,反而坏了这份情谊。”
“是这个理。”田氏赞许的点头,“凭着显明和傅大人的交情,此次外放他也不会无动于衷。只不过这些权贵人家,做事更妥帖谨慎。既然银钱已经洒了下去,安心等着结果便是。”
严氏瞧见外间徐青玉和周慧兰说话的身影,又想起阿笙那档子事,“青玉这丫头…母亲可探出什么不妥?”
田氏摇头,敛下眼眸,“这丫头年纪不大,心却不燥,人也机敏好学。来了冰心堂就没说错过一句话,没办错过一件事。每日安心做事,晚上去藏书阁读书,倒让我想起显明求学那会儿。”
拿一个奴才跟周显明比?
严氏嘴角微撇,随后才笑道:“可惜了。她一个奴才,就算再能读书,还能考个状元回来不成?再者女子无才便是德,姑娘家读太多书,心容易野。”
“女子无才便是德这种话听听便也罢了,那不过是男人为了让女人愚昧一些,乖巧听话好摆布罢了。不信你看看,哪个世家大族挑选媳妇不看才情学识?似沈氏那般只认得几个字的人,嫁来咱家不也被几个小的嘲笑?别家姑娘如何我管不着,但周家的姑娘,不拘是主子还是奴婢,只要她肯学,就让她学。”
严氏连忙称是,好在她家那几个姑娘都是请了夫子启蒙的,不说出口成章,至少打理庶务是不愁的。
“母亲慈悲心肠,那丫头能到冰心堂来当差,是她命好。”严氏见四下无人,门口又有老妈子守着,也将今日此行目的透了个低。
“母亲,那位柳药婆来看过了,沈氏这几日没了滑脉的脉相,怎么也摸不到。阿笙这事儿……跑不了。我让药婆以安胎药的名义开了一些凉血固经的方子推迟沈氏的信期,但这事儿…迟早纸包不住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