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川问,“十六七岁的情窦初开算吗?”
苏念一愣,侧目,“你不会现在还惦记着吧?”
陆川连忙回答,“当然没有。我从十六岁参军,已经当了九年兵。第六年回来一次,去年一次,今年是回来的第三次。除了院里几个玩得好的小伙伴,其他人根本很少联系。”
“你这玩得好的小伙伴,也包括车站遇到的小姑娘吗?”
苏念直接了当问出来,陆川心里反而松了口气,“当然不。”
“她很喜欢你。”
苏念看着陆川的眼睛,“你不喜欢她,却不拒绝她的靠近,是因为她在你心里,是一种责任?还是一份还不完的恩情?”
陆川对苏念的敏锐感到吃惊。
他敛了笑,脸上鲜见的严肃,“我和她哥,是从小一起长大、一起参军的兄弟。”
“他对你有恩?”
“也不算。”陆川低下头,看不清他的神色,“只是一次出任务,他踩中了地雷,牺牲之前,将他妹妹托付给我照顾。”
就猜是这样。
苏念怀疑,自己是不是穿进了一本古早套路文,不然剧情怎么会狗血的这么熟悉?
像这种最是麻烦,如果处理不好,一辈子都纠缠不清。
她问,“这位小姑娘,没有其他家人吗?”
能与大院的子弟玩到一起,家世应该不错。
“当然有。她父母家人俱在。”
苏念目露疑惑,“他父母家人俱在,为什么要把妹妹托付给你?”
除非关乎男女之情。
陆川用力搓了搓自己的脸,含混说道:“其实也不算是托付……”
苏念不明白。
她有种感觉,陆川对这位战友兼兄弟的牺牲,一直都无法释怀。
那句托付,应该是战友知道妹妹的心思,想借机撮合他们。
如果陆川对那姑娘有意,当年就可以借这件事,趁机取消他们之间的婚约。
但他什么都没做。
要么是他天性桀骜不受人摆布;要么就是当初那托付,并不是用一种严肃的口吻说出来的,类似于玩笑话的一种。
后来却因为战友的牺牲,这句话在陆川心里,反而增添了一些沉甸甸的分量。
苏念问他,“你这位战友,他知道我们之间的婚约吗?”
陆川点点头,“知道。”
“那他知道他妹妹喜欢你吗?”
陆川再次点点头。
苏念轻轻叹了口气,“陆川,这件事情,我帮不了你,只能你自己抉择。”
她不喜欢没有边界感的人,也不接受为了所谓的同伴或战友牺牲前的嘱托,与一个对自己别有用心的异性纠缠不清的人。
苏念认真地说:“我觉得你需要好好考虑一下,与这个女孩到底是一种什么关系。如果你也认为,她是你不可推卸的责任,我想,我们还是做朋友更合适。”
说实话,通过这段时间的相处,她还是挺欣赏陆川的。
但,三个人的感情,还是有点挤。
她也不能为了解决自己的麻烦,陷别人于不义。
陆川无声点头,“我明白你的意思,我会处理好这件事。”
苏念笑了笑,算是结束了两人之间的友好会晤。
陆川见苏念没别的话问,刚站起来要走,苏念连忙叫住他,“哦对了。”
他连忙站住。
苏念笑吟吟地看着他,“我想在京市买座四合院,你帮我打听一下呗?”
“买房?”
苏念嗯了声,“我妈妈以前说过,一座房子一个家。一个人有了属于自己的房子,才算真正有了根。”
陆川皱着眉头想了半天,才说:“现在想买房不太好找,空房子都接受统一分配。不空的房子,一般没事也不会往外出售啊。”
苏念有些失望,“那,随缘吧。如果有的话,麻烦你帮我留意一下?”
陆川点了点头,“好。”
他深深看了苏念一眼,“这段时间你也挺累的,早点休息。”
苏念笑笑,“你也是。”
关上房门,陆川站在门外,轻轻叹了口气。
他两手揣在裤兜里,晃晃悠悠走到楼梯口,身后有人轻轻扯了扯他的后襟。
把陆川吓了一跳,迅速回头,“妈,您怎么一点动静都没……”
“嘘!”韩敏筝扯着儿子的袖子往楼上走,一边走一边小声问,“聊得怎么样?”
陆川进了房间,才长出一口气,“她提到了周周。”
“说什么了?”
陆川将苏念的话对韩敏筝说了一遍。
韩敏筝叹了口气说:“这是一个心地坦荡、敞敞亮亮的孩子。不像有些女同志,遇到这种事情,总喜欢说些漂亮话,生怕显示不出她们的知恩图报和大度,反而把真实想法藏在心里。久而久之,就成了幽怨和不甘,整日疑神疑鬼,折磨别人也折磨自己。”
陆川知道他妈这话说得是谁,沉默着点了点头。
“念念的性格,比你心怡阿姨要强,敢爱敢恨的……跟你苏爷爷性子差不多,都是有一说一的人。”
她又问,“那你是怎么想的呢?”
“我哪有什么想法?我对周周,那就是朋友的妹妹,多一点都没有。”
陆川瘫在沙发里,颓然望天,“我有时真想把大军从地下拽出来,让他把当初那句话给收回去。”
韩敏筝扑哧一声笑了,轻轻拍了陆川一下,“你这孩子,怎么说话呢?”
陆川叹了口气,“这次我带了苏念回来,下车就跟他们表明了态度。本想着让周周看清形势知难而退,哪里知道她根本视而不见,该咋样还咋样。”
“那我就算不看周叔和大军的面儿,还有城子和大国呢?难道都不来往了?”
韩敏筝也愁,“也是……”
当初周军受伤,伤情太重,医生给下了病危。还是老陆调了专机,把他从新省转到了京市。
那托付妹妹的话,也只是周军为了缓和凝重的气氛,当着大家伙的面,开了一句玩笑。
当时说的是,“川儿,我要是当时就光荣了,临死前肯定把我妹托付给你。”
一句损友似的调侃,也是在趁机暗示陆川,周周对他的心意。
周军的用意,就是想借着那个场合,用一种调侃的语气,看能不能给妹妹争取一次得偿所愿的机会。
陆川当时笑着回了一句“去你的,狗嘴里吐不出象牙。”
谁能想到,当天夜里周军伤情突然恶化,没两天就不治而亡了呢?
这句话成了陆川心里过不去的坎。
周家的人也都把那玩笑话当了真,默认了陆川与周周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