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时的苏煜欢等人,尚不知晓这坑货导演的险恶用心。
睡过午觉后,瞿文俪等人又提前喝了点消暑的药水,开着那辆耕地车只花了半个小时时间就把剩下的那片耕地收拾完毕,完成了节目组预计他们忙活一整天都完不成的任务。
出发前,苏煜欢还不忘问了刘阿姨,他们村有没有那种比较小型的农用灌溉机。
瞿文俪一听她这话就知道她想做什么,也都期待的看向刘阿姨。
毕竟明天两组人要互换任务,这挑水的人可就换成他们了!
刘阿姨想了想,如实道:“有倒是有,我们村平日里种水稻的人多,一般是田地靠的比较近的几户人家买一个,有需要的时候轮流用。最后一个用完就先放他家里,等下一个人需要的时候再去拿。”
“那你们家有吗?”
“有,但是机器现在放在另一个人家里,他们家里的人都出去旅游了,得明早凌晨才回来。你们要是想用,明天我带你们过去拿。”
苏煜欢听到这眼皮子一跳,随即幽幽的叹了口气。
天意如此,真不是她不想帮祁连修二人的忙。
三人解决完自己这边的活,正犹豫着要不要过去祁连修他们那边帮忙或者做点别的事情,节目组那边也蠢蠢欲动,想要给他们另外安排点任务。
远处突然传来阵阵热闹的欢呼声,间或还能看到一些村里人往那声音的方向赶。
苏煜欢见那匆忙赶路的人里面有几个就是她之前在村委会见到的那些叔叔阿姨,忙主动上前询问。
“叔叔阿姨,那边是在做什么?怎么这么热闹?”
“祠堂那边在分鱼呢!每家每户都有,可热闹了。你们要不要也跟我们去凑凑热闹,说不定还能分你们两条。”
苏煜欢转头询问的看向瞿文俪二人,两人对视一眼,拍板道:“去,我们也一起去!”
苏煜欢三人到的时候,发现刘阿姨夫妇也在。
“你们也来了?你们下午的任务完成了吗?来这不要紧吧。”
“多亏了村委会叔叔阿姨们借我们的那辆耕土机,用那车翻土事半功倍,我们已经完成任务了。正好听到这边的动静好像很热闹,还听说过来这看热闹兴许能分到鱼,就跟着其他叔叔阿姨一起来了。”
“原来是这样。”刘阿姨指着祠堂前面那个大鱼塘,笑呵呵道,“今天这里确实分鱼,但也不是每个人都能分到鱼。”
祠堂面前的这个大鱼塘,村里每年都会买一些鱼苗投放入内,等到鱼长大了,再捞起来分给村民。
一般这样的村子,村里人都沾亲带故,祠堂里供奉的祖宗也基本都是同一个,祠堂前面的鱼塘这么安排也算物尽其用。
只是苏煜欢等人都是外来者,算不上村里人,自然不在分鱼人之列。
但他们要真想要鱼也不是不可以……
“看到前面那几个年轻人了吗?他们正忙着撒网捞鱼呢。除了每家每户分得的那些外,剩下多出来的一些鱼会额外分给这些帮忙下河捞鱼出力的年轻人,也不多,每个人大概也就能有个三四条这样子。”
苏煜欢摸着下巴思索片刻,再次转头看向瞿文俪二人,笑问道:“你们想吃鱼吗?”
瞿文俪二人对视一眼,尴尬道:“想是想,但我们不会撒网更不会捞鱼。”
“你们不会,我会啊!”
于是乎,几人就这么眼睁睁看着苏煜欢整理好衣服,拿好工具,直接跟着几个村里的年轻小伙子下了鱼塘。
然后,就一会功夫,她就兜上来一网兜的鱼,又一会功夫,又兜上来一兜。
刘阿姨等人:“???”
“不是,咱这鱼塘里的鱼虽然多,但也不至于……这么多吧?”
“跟鱼多不多没关系,你看顺子他们那边……”刘叔叔指了指鱼塘另外一侧,邻居家的小孩那边,一网兜下去能上来个半兜就很不错了,哪像苏煜欢那边一抛下去再捞上来就都满满当当。
苏煜欢这边的动静很快就引起了鱼塘另一侧众人的注意,几个小年轻眉头微拧,不愿意承认自己捞个鱼还捞不过人女孩子,要求换边。
正好苏煜欢也觉得这边的鱼捞的差不多了,就带着工具又跑到了另外一边。
结果场景再现,依旧是苏煜欢这边的鱼一捞一大把,另一边捞上来的鱼反而越来越少。
村内老少:“……”真是邪了门了!
由于苏煜欢在捕鱼活动中的表现太过亮眼,哪怕不是本村人,最后分鱼的时候也破例分了她五条。
提着鱼回来的时候,苏煜欢一抬头便对上了几个长辈震惊感叹的小眼神。
刘阿姨更是欲言又止,止言又欲,最后还是没忍住问了句:“小苏,你真不打算认识下我儿子吗?”
苏煜欢:“……”这就算了吧。
鱼塘里的鱼在池子里养了整整一年,时常还能吃到不少前来祠堂祭拜祖先的村民们喂的鱼食,养的那叫一个膘肥体壮,新鲜肥美,每条少说都能有个两三斤,煮上一条就够两个成年人配白米饭吃到饱了。
苏煜欢留下三条作为今晚还有明天的伙食,剩下的两条都给了刘阿姨他们。
加上刘阿姨他们家本身就分到的几条鱼,这鱼吃不完,是真的吃不完。
也因此,当天晚上刘阿姨家的菜谱就是略有些夸张的全鱼宴,什么酸菜鱼,水煮鱼,烤鱼搭配白米饭,白馒头,吃得几个长辈几乎要香掉舌头。
吃完饭后,几个撑得不行的长辈提议出去走走散步,毕竟是夏日夜晚的乡间小道,正适合大家一起结伴出来纳凉走动。
苏煜欢没跟他们一起去,只说自己有别的事情要办,顺带问了刘阿姨能不能用一点厨房里的红枣黑糖。
刘阿姨吃了苏煜欢做的两顿饭,已经完全美食俘虏了,大手一挥,相当慷慨道:“随便你用,把厨房搬空了都行。”
苏煜欢自然不可能一个人把厨房搬空,她用现成的材料煮了一瓶子红枣茶,提上两个早就已经提前备好的打包盒,便踏着乡间路灯的氤氲灯光,步入了如墨的夜幕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