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洛仿佛正一步步踏入那神秘莫测的领域,成为陈总工程师没有师徒名分的接班人,继承那份通天的智慧,这对我们这些凡夫俗子来说,不知是福是祸。”
他的语气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嫉妒,如同藤蔓悄悄缠绕,又有几分深深的忌惮,如同面对沉睡的巨兽,不知何时会醒来。
“你未曾亲身经历,便无法体会简洛总结出的‘清风不识字’观赏法的恐怖之处——那种直面自己作品缺陷的冲击力,如同剥去自己的伪装,赤裸裸地站在镜子前,看清所有的瑕疵与丑陋,每一个毛孔都透着难堪。
我也是厚着脸皮,缠着他不放,像块牛皮糖粘住他,耗费了简洛整整一个通宵的时间,从夕阳西下,晚霞染红了简洛河的水面;到旭日东升,第一缕阳光照进他的窗棂,他一遍遍讲解,我一遍遍尝试,从最初的不得要领,到后来的渐有所悟,才勉强窥探到其中的一丝皮毛,即便如此,也让我受益匪浅,书法技艺突飞猛进,仿佛打通了任督二脉,豁然开朗。”
方雨说着,脸上露出一丝得意,如同孩童得到了心仪的玩具,又很快被对简洛的敬畏取代,那敬畏如同大山,巍峨而深沉。
“简洛此人,帮助他人的方式极为奇特,他并非直接给予答案,告诉你哪里写得不好,该如何修改,像个刻板的先生;而是引导你踏入一个未知的世界,如同在黑暗中递给你一盏灯,灯光微弱却能照亮脚下的路,让你自己在幽暗中摸索,感受石头的形状,体会泥土的湿度,思考方向的选择,找到自我提升的奇异路径。
这种方式,比直接告知答案更让人印象深刻,也更能激发人的潜能,因为那是自己亲身体悟到的,如同亲口尝过的滋味,永远难忘。”
他由衷地赞叹道,仿佛在描述一位循循善诱的导师,话语中充满了感激与敬佩。
方雨接着说道,脸上满是对简洛的敬畏,仿佛简洛是一位来自古老传说中的神秘人物,掌握着天地的奥秘,能点石成金,化腐朽为神奇:“就凭借这点皮毛,我将心态调整到了一种连自己写的字都仿佛来自另一个时空的陌生状态,不再分心去琢磨字里的含义——是不是有什么隐喻,是不是符合大众的审美,是不是能得到他人的赞赏;而是纯粹从书法艺术那神秘的角度,线条的粗细变化是否自然,像流水般有急有缓;墨色的浓淡过渡是否和谐,像云雾般有聚有散;结构的疏密安排是否得当,像建筑般有张有弛;气韵的流转是否顺畅,像呼吸般有起有伏,重新审视自己的作品。
说来也怪,都不用等简洛再指点,我自己竟能察觉到这些作品中隐藏的奇异优缺点:这一笔太僵硬,缺乏灵动,像被冻住的蛇;那一处结构松散,不够紧凑,像散架的车;这一行气韵不畅,如同断流的河,断断续续……”
“说实在的,我写那些笔画繁多、结构复杂的字,如‘赢’字,笔画多如繁星;‘霸’字,结构复杂如迷宫;‘麟’字,笔画交错如蛛网等,都练得颇为熟练,因为笔画多,能藏拙,即便有瑕疵也不易察觉,如同穿着华丽的衣服,遮住了身上的伤疤;可那些笔画稀少、看似简单的字,如‘人’字只有两笔,‘心’字四点一弯钩,‘水’字如流水蜿蜒等,反倒写得极为稚嫩,因为笔画少,每一笔都至关重要,稍有不慎便会暴露所有的不足,如同赤裸着身体,所有的缺点都无所遁形。
如此一来,我的书法作品整体就如同被护佑的拼图,有的部分完整无缺,精美绝伦;有的部分却支离破碎,惨不忍睹,这怎能算得上佳作?又怎能实现成为大书法家的梦想,让我的名字被后人铭记?”
方雨说着,语气中带着一丝懊恼,拳头不自觉地握紧,却又有几分找到症结的兴奋,如同在沙漠中找到了水源,眼中闪烁着希望的光芒。
“有道理,太有道理了!”
吴楚恍然大悟,如同拨云见日,阳光驱散了所有的迷雾,“咱们都是受过简洛影响的人。
只要与他接触得多了,无需刻意学习,在潜移默化中,便会被卷入他所营造的神秘世界,观察事物、体会生活的方式,也会逐渐变得如同他那般奇异——更敏锐,能察觉到风吹草动背后的变化;更深刻,能理解现象背后的本质;更能洞察本质,透过表象看到核心,这或许就是他的魔力所在吧,像一块磁石,吸引着周围的一切。”
他想起自己当年在简洛的帮助下,成绩提升的经历,确实如此,简洛从未直接告诉答案,而是引导他找到学习的方法,那种方法不仅适用于学习,更适用于生活,让他受益至今。
“所以说,简洛比我更适合成为神秘力量的引导者,他天生就具备那种开启他人神秘天赋的能力,仿佛身上有某种磁场,能激发周围人的潜能,让愚者智,茅塞顿开;让弱者强,充满力量,这种能力是与生俱来的,旁人学不来。”
方雨感慨道,语气中带着一丝羡慕,如同仰望星空的人羡慕星星的光芒,却没有嫉妒,只有纯粹的赞叹,“我这辈子,能在书法上有所小成,作品能被人认可;能培育出几棵好苗子,学生能写出工整的字,就心满意足了,不敢奢望太多。”
“世代相传,‘简家之人,无不贤!’
这句古老的传言,已流传了数百年,从明朝到清朝,从民国到现在,祖辈口中传到我们这一代,见证了简家世代的辉煌与智慧,简家的每一代人都有奇人异事流传。
近些年来,随着简洛的成长,又有一句新的神秘传言传开,叫‘简家之人,不得闲!’”
方雨引用着民间的说法,眼中闪烁着好奇的光芒,如同孩童听故事般专注,“听闻上门找他请教的人越来越多,有农民请教农耕技巧,如何让庄稼增产;有工匠请教技艺改良,如何让工具更顺手;有学子请教学习方法,如何能举一反三,都快形成一股奇异的风潮了,把他家的门槛都快踏平了,木头都被磨得发亮。
咱们这位老同学,在龙王镇学术界新生代中,宛如一位神秘的领袖,令人敬畏,他说的话、做的事,都被人揣摩、效仿。
可惜啊,他并未走上职业引导者的道路,而是选择留在农村,与土地为伴,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或许这就是他的追求吧,大隐隐于市,大智若愚,在平凡中彰显不凡。”
“说到传言,其中不乏许多神秘而奇异的言论,有的说他能与草木对话,知道哪棵树生病了,哪朵花要开了;有的说他能预测天气,提前知道何时下雨,何时刮风;有的说他能看透人心,知道谁是真心,谁是假意,只是外界对其误解太深,认为是无稽之谈,是封建迷信,其实这些都是他与自然和谐共生、洞悉规律的体现,是智慧的结晶,不是迷信。”
方雨为简洛辩解道,语气坚定,如同在扞卫真理,“简洛便是以传言的现象,来对比我的书法——传言如同书法的表象,看似纷繁复杂,实则有其内在的规律,如同树的枝叶再多,也离不开树干;书法如同传言的本质,笔画结构便是其根本,如同人的骨架,支撑着整个身体。
听我找出自己书法上的弱点后,简洛似乎很是满意,眼中露出赞许的目光,那目光如同阳光,温暖而鼓励,这才开始对我进行细致入微的奇异指点,告诉我‘人’字虽简,只有一撇一捺,却是最难写的字,写好‘人’字,便掌握了书法的精髓,如同做人,简单却蕴含着大道理,要懂得支撑与包容,才能立于世。”
吴楚静静地听着,没有打断,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烟卷,烟灰再次掉落。
此刻他对简洛的看法悄然发生了改变,坚冰开始融化,或许这位老同学,真的如方雨所说,是一位深藏不露的奇人,拥有着改变他人命运的力量,那种力量不是权力,不是金钱,而是智慧与善意,如同春雨,润物细无声。
他看着墙上那些形态各异的“人”字,突然觉得,每一个字都仿佛活了过来,在诉说着方雨的坚持,从稚嫩到成熟,从迷茫到坚定;也在诉说着简洛的智慧,那种化繁为简、直指核心的能力。
这小小的书房里,仿佛蕴藏着整个世界的奥秘与人生的真谛,一撇一捺都是人生的写照,一浓一淡都是生活的滋味。
“时间不早了,我该回去了,村委的人估计已经到齐了,不能让他们等太久,误了公事。”
吴楚站起身,拍了拍方雨的肩膀,那肩膀虽然消瘦,却充满了力量,如同压不垮的脊梁,“好好坚持下去,我相信你一定能成为大书法家,到时候我来为你捧场,在县里给你办个书法展,让更多人看到你的字,看到你的才华。”
方雨眼中闪过一丝感动,那感动如同暖流,淌过心田,他用力点了点头,眼眶有些湿润:“谢谢你,老班长,有你这句话,我更有动力了,就算再难,我也会坚持下去,不辜负你的期望,也不辜负自己的梦想。”
他送吴楚到门口,看着他的身影消失在蜿蜒的山路上,军绿色的身影在绿树间若隐若现,才转身回到书房,拿起毛笔,蘸满浓墨,在宣纸上写下一个新的“人”字,这一次,那“人”字撇捺舒展,如同张开的双臂拥抱世界,气韵流畅,带着一种前所未有的自信与力量,仿佛预示着他的人生,也将如这字一般,挣脱束缚,绽放光彩,在书法的世界里,在人生的道路上,都能写出属于自己的精彩。
? ?pS:遍地皆恩报不完,是谁解沉舟第一章VIp章节所要分享给您我的话。你的支持无怨无悔,我的祝福不离不弃!章节名称请以内文中所显示的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