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的这句话,恰似一道闪电划过当时年幼的我的心间,那瞬间的光亮驱散了懵懂,令我眼前陡然一亮,仿佛打开了一扇新的窗户,看到了不一样的世界,空气中的尘埃在光柱中跳舞,如同无数个小精灵在欢快地跳跃,都变得清晰可辨。
也不知是不是冥冥之中的巧合,恰好在这时,我下意识地瞥了一眼那盏静静燃烧着的灯,灯芯爆出一点火星,如同夜空中划过的流星,随即又恢复平稳,灯光在我眼中跳动,仿佛蕴含着某种深意,如同智者在无声地诉说,传授着古老的智慧。
许多深谙修行之道、颇具修养的人都曾留意到,那看似普通的灯中,仿佛隐隐蕴含着某种神秘的灵性,如同有生命一般,在寂静的夜里呼吸吐纳,随着周围的气息而变化。
在无数修行者的漫漫修行之路上,灯火常常扮演着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成为他们获取灵感的奇妙源泉,在寂静的夜晚陪伴着他们悟道,在黑暗中指引方向,如同灯塔一般照亮前行的道路。
古往今来,多少高僧大德在青灯古佛旁参透人生真谛,在灯光下翻阅经文,领悟佛法的奥秘;
多少隐士在油灯下悟透天地玄机,写下流传千古的着作。
对于修行层次尚浅的人而言,他们往往会选择用烛火来开启修行之旅。
蜡烛之中暗藏着微小的虫,这寓意着从无到有,象征着从混沌蒙昧之中开启一段全新的修行征程,如同种子在黑暗中萌芽,积蓄着破土而出的力量,等待着绽放的时刻。
而运用灯火进行修行,则属于更为高深的层次。
因为在五行学说里,灯中有“丁”,火又属丙丁,如此便构成了一丙双丁的奇妙格局,蕴含着生生不息的力量,如同双星辉映,相互滋养,共同成长。
但唯有修行者达到一人双甲这般高深的层次,体内真气流转如同江河奔腾,汹涌澎湃,方能驾驭这股力量,才有可能借助灯火修行,从而取得实质性的突破与成就。
这其中的门道,在术数之中堪称极为玄妙的一环,如同层层嵌套的迷宫,每一层都有新的挑战,寻常的修行者,往往难以理解其中的奥秘,如同雾里看花,只能看到模糊的轮廓,无法洞悉其本质。
然而,年仅三岁多的月平,却早早地对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目光常常追随着灯光,小手伸出想要触摸那温暖的光晕,感受那份柔和的热量,仿佛被一种无形的神秘力量所吸引,与灯有着一种莫名的亲近,是与生俱来的羁绊,仿佛在前世就结下了不解之缘。
李大爷像是突然想起了什么极为重要的事情,猛地一拍脑门,发出“啪”的一声,那声音在屋子里回荡,惊得墙角的蜘蛛抖了抖蛛网,蜘蛛在网上警惕地观察着四周,随后绘声绘色地描述起来,语速飞快,像是怕慢了半分就会忘记,唾沫星子随着话语飞溅,在空中形成细小的水珠:“那块地啊,除了有左右逢源的双泉,泉水清澈见底,能看到水底游弋的小鱼,它们在石缝间穿梭嬉戏,还有圆润的鹅卵石,被水冲刷得光滑如玉,阳光照在水面上,波光粼粼如同碎金,闪烁着耀眼的光芒。
在屋基左前方,还并排矗立着两棵高大雄伟的柏树。
我的天呐,那两棵树,简直就像是从神话传说中走出来的巨大旗杆,笔直挺拔,没有一丝一毫的偏斜,如同被鲁班爷用墨斗精准测量过一般,每一寸都恰到好处。
仔细瞧去,就好像是被某种神秘的力量,用精准无比的坠子精心定位过一般,直插云霄,那磅礴的气势,简直令人震撼不已,让人望而生畏,站在树下仰头望去,脖子都酸了还看不到顶,只能看到浓密的枝叶在风中摇曳!
像这样神奇的树木组合,怕是走遍天涯海角,翻越千山万水,踏遍名山大川,也难以再寻出第二组来,它们是独一无二的存在,是天地孕育的精灵,吸收了日月精华,才有了这般模样。
更让人啧啧称奇的是,这两棵树长得几乎一模一样,简直就像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树干的粗细相差不过一指,用尺子量都难以分辨;
分枝的位置上下不差半尺,对称得如同镜子里的倒影;
连树皮的纹理都如出一辙,有着相同的沟壑与起伏。
而且,虽说它们的气势与老农会大院子后面那棵历经千年风雨的大黄莲树不相上下,都透着一股岁月的沧桑与威严,那大黄莲树枝干虬结,仿佛苍龙盘踞,枝干扭曲却充满力量;
可再看看那柏丫,嫩绿嫩绿的,充满了生机与活力,叶片上的露珠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如同珍珠般璀璨,竟连一根枯枝都寻觅不到,处处都彰显着它们正值青春年少,活力无限,如同朝气蓬勃的少年,浑身洋溢着蓬勃的生命力。
那树粗壮得超乎想象,估摸着得三四个壮汉齐心协力,手拉手才能勉强合抱过来,他们的手臂紧紧相扣,才能环住那坚实的树干,感受到树木的力量;
树干上的纹路如同老人脸上的皱纹,深刻而清晰,记录着岁月的痕迹,一圈圈都是光阴的故事,每一圈都代表着一年的成长!
若不是这方地气钟灵毓秀,蕴含着神秘而强大的力量,如同大地母亲的乳汁滋养,这两棵大柏树又怎么可能长得如此枝繁叶茂、生机勃勃……”
李大爷这般生动的描述,让当时年纪尚小的我,脑海中也能清晰地勾勒出那块宝地的大致位置,仿佛身临其境,能闻到空气中柏树的清香,那是一种清新而略带苦涩的味道,能提神醒脑;
能感受到双泉的清凉气息,泉水带着山间的凉意,沁人心脾。
只因我那才七岁的哥哥,曾经花费了整整半天时间,从清晨露水未干到日头升到头顶,阳光变得炽热,凭借着一股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劲儿,穿着打补丁的粗布衣裳,裤脚沾满泥土,还带着几片草叶,妄图赤手空拳爬上那两棵高耸入云、高达数十丈的巨树,树皮粗糙得磨破了他的小手,渗出细密的血珠,他也毫不在意,用袖子擦了擦,继续向上攀爬,一心想要征服它们,展现自己的勇气与力量,像个小英雄一般,要在伙伴们面前证明自己,让他们都对自己刮目相看。
那两棵树,堪称忧乐沟的巍峨地标,远远望去,在连绵的山峦中,它们的身影格外突出,如同两位巨人守护着家园,无论风雨雷电,都屹立不倒。
无论从沟东还是沟西,只要抬头,便能看到它们挺拔的身影,如同航船看到灯塔,让人心中有了方向;
树梢高耸,几乎都要与那威严耸立的寨子山平齐了,山顶的云雾时常缠绕在它们的枝头,如同为其披上圣洁的纱衣,在阳光下变幻出不同的色彩,成为了忧乐沟一道独特的风景线,是游子归来时最先看到的故乡印记,看到它们,就知道家不远了!
哥哥终究还是成功了,他没有被困难吓倒,小小的身躯里蕴藏着巨大的毅力,如同蕴藏着巨大能量的小宇宙,仅仅用了五年的时间,在十二岁那年,正是青涩少年初长成的年纪,脸上还带着些许稚气,就在同一天,阳光明媚,微风和煦,鸟儿在枝头欢唱,凭借着自己矫健的身手和无畏的勇气,如同林中的猎豹般敏捷,在树枝间灵活穿梭,分别徒手爬上了那两棵大柏树,实现了自己儿时的梦想,站在树顶眺望远方,整个忧乐沟的风光尽收眼底,错落有致的房屋,绿色的田野,蜿蜒的小溪,都在脚下铺展开来,如同一幅美丽的画卷。
我和两个亲妹妹,有幸亲眼见证了哥哥那无比辉煌的时刻,我们站在树下,仰着小脸,脖子都仰酸了,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哥哥的身影,心中充满了自豪与崇拜,小拳头紧紧攥着,为哥哥加油呐喊,声音清脆响亮,在山谷间回荡:“哥哥加油!哥哥最棒!”
只见哥哥身手敏捷地从那两棵树的树尖上,小心翼翼地分别取下了十几个鸦雀蛋,蛋壳带着淡淡的青色,如同上好的玉石,光滑而温润。
他动作轻盈而熟练,如同林中的猿猴,在枝桠间跳跃自如,树叶在他身下沙沙作响,像是在为他鼓掌,鸟儿在他身边盘旋,仿佛在为他欢呼。
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那一天,恰好是小妹妹的一周岁生日,她穿着新做的红棉袄,脸颊红扑扑的,像个熟透的苹果,咿咿呀呀地伸出小手,想要抓住空中的飞鸟,仿佛哥哥的这一壮举,是特意为小妹妹送上的一份珍贵而特别的礼物,充满了童趣与爱意,这份记忆如同烙印般刻在我们心底,永远不会磨灭。
数十年来,我始终在心底苦苦思索,哥哥小小年纪,究竟是凭借着怎样超凡的能力和勇气,徒手爬上了那两棵常人难以企及的大树,那树干光滑,又高又陡,连村里最有经验的樵夫都望而却步,他们爬树多年,也不敢尝试这两棵巨柏。
多少个深夜,我在梦中回到那个场景,哥哥的身影在树影中穿梭,如同与树木融为一体,与自然和谐共生。
那场景,就像是一场奇幻的梦境,深深地烙印在我的记忆深处,成为一个难以解开的谜团,时常在我脑海中浮现,如同陈酒,越品越有味道,每一次回忆都有新的感受。
从那以后,在我们生活的这片天地之间,再也没有哥哥徒手爬不上去的大树。
无论树木多么高大险峻,树干多么光滑,布满青苔,湿滑难行,在哥哥眼中,仿佛都只是一个个等待他征服的小目标,他总能找到隐藏的树节,如同找到登天之梯,轻松爬上去,展现出惊人的攀爬天赋,仿佛他天生就与树木有着某种默契,能听懂树木的语言,知道它们的弱点与支撑点。
? ?章节名称请以内文中所显示的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