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图与黑色骷髅头碰撞的瞬间,整个空间都仿佛震荡起来。
阴阳二气与阴邪之力相互湮灭,产生的冲击波让周围的房屋都摇摇欲坠。
邱癫子和黎杏花同时喷出一口鲜血,脸色苍白,但他们眼中的光芒却愈发坚定。
“就是现在!”邱癫子低喝一声,双生灵印突然射出两道紫色的光束,光束如同利剑般刺穿了黑色骷髅头的防御,打在后方的黑色幡旗上。
幡旗剧烈震颤,上面的骷髅头图案变得黯淡无光。
黎杏花抓住这个机会,催动五花玛命器释放出大量的灵蝶,灵蝶如同潮水般涌向黑袍修士,灵蝶翅膀扇动产生的净化之力让黑袍修士们的动作变得迟缓。
两人借此时机,身形化作两道流光,冲出了黑煞教的包围,向着陈家老宅的后山逃去。
墨老怪气急败坏地怒吼:“给我追!就算追到天涯海角,也要把图录抢回来!”
邱癫子和黎杏花一路狂奔,身后的黑煞教修士紧追不舍。
他们在山林中穿梭,利用地形不断躲避追兵。
邱癫子一边跑一边运转“足看”之术,足底的涌泉穴与大地产生强烈共鸣,感知着地下灵脉的流动,借助灵脉的力量提升速度。
黎杏花则用“手看”之术感知周围的灵气变化,每当遇到岔路,她都能凭借手掌灵脉的感应选择正确的方向。
两人配合默契,如同一体两面,在危机四伏的山林中不断前行。
跑了大约半个时辰,他们来到一处悬崖边,悬崖下方云雾缭绕,深不见底。
身后的追兵越来越近,墨老怪的声音在山谷中回荡:“小娃娃,我看你们这次往哪里跑!”
邱癫子望着深不见底的悬崖,又看了看身边的黎杏花,眼中闪过一丝决断:“杏花,我们跳下去!”
黎杏花毫不犹豫地点头:“好!”
就在他们准备纵身跃下时,悬崖下方突然传来一阵剑鸣之声,剑鸣声清脆而悠远,仿佛蕴含着天地的韵律。
紧接着,一道金色的剑光从云雾中冲天而起,剑光中隐约可以看到一柄古朴的长剑,剑柄上雕刻着一朵盛开的桃花。
“这是……”邱癫子和黎杏花同时露出震惊之色,这柄剑的气息与传说中“醉里挑”的描述极为相似。
墨老怪等人也被这突如其来的剑光惊呆了,墨老怪眼中闪过一丝贪婪:“竟然是上古名剑!看来今天老夫要双喜临门了!”
他说着便要驱使黑袍修士上前抢夺。
金色剑光仿佛感受到了他的恶意,突然调转方向,向着黑煞教的修士斩去。
剑光划过之处,空气都被撕裂,那些黑袍修士根本无法抵挡,阵型瞬间被打乱,有几人甚至直接被剑光斩成了两半。
墨老怪大惊失色,连忙祭出黑色幡旗抵挡,幡旗与剑光碰撞,发出一声巨响,墨老怪被震得连连后退,嘴角溢出鲜血。
他眼中充满了恐惧,再也不敢停留,转身便逃,其余的黑袍修士见状也纷纷四散奔逃。
金色剑光在击退黑煞教修士后,缓缓落在邱癫子和黎杏花面前,剑身散发着柔和的光芒,剑柄上的桃花仿佛在微风中轻轻摇曳。
邱癫子伸出手,轻轻握住剑柄,一股温暖而强大的力量从剑身涌入他的体内,与他的阳神产生了奇妙的共鸣。
“真的是‘醉里挑’!”黎杏花惊喜地说道,眼中闪烁着激动的光芒。
邱癫子感受着剑中蕴含的力量,沉声道:“看来这柄剑一直在等待有缘人,而我们或许就是它要找的人。”
他挥动长剑,剑身上的金色光芒在空中划出一道优美的弧线,周围的灵气仿佛都随着剑势流动起来。
就在这时,“醉里挑”突然散发出一阵强烈的光芒,光芒中浮现出一段古老的文字,这段文字正是关于《铁石开花修行图录》的解读,其中提到图录的完整版藏在水不暖月的圣地——通天峰的秘境之中。
邱癫子和黎杏花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兴奋与坚定。
他们知道,新的征程即将开始,通天峰秘境中不仅有图录的完整版,还可能隐藏着更多关于修行界的惊天秘密。
而手中的“醉里挑”,将成为他们探索秘境、揭开真相的重要助力。
两人收拾好心情,将“醉里挑”收入剑鞘,沿着悬崖边的一条隐秘小路向着通天峰的方向走去。
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在他们身上,为他们镀上了一层金色的光辉,他们的身影在山林中渐行渐远,但他们的传奇故事,却在这柄名剑的见证下,翻开了新的篇章。
事实上,凡俗之人并非缺失特殊感知的天赋。
就像无需目视便能嗅出脚下秽物的气息,那气息中混杂的腐殖质与霉菌味道,是大地循环的隐秘语言——腐殖质的醇厚源自草木枯荣的沉淀,霉菌的微腥藏着微生物分解万物的生机,这两种气息交织成的独特味道,实则是天地自我净化的密码;
仅凭敲门声与吆喝声就能识破骗术的直觉,那声线里藏着的贪婪与虚伪,是人心波动的外在显化——急促的敲门声带着刻意掩饰的焦躁,油滑的吆喝声裹着言不由衷的谄媚,这些细微的声纹变化,早已将骗徒的用心暴露无遗;
或是在睡梦中感知熟悉灵气波动的本能,那波动中蕴含的关切与守护,是情感联结的能量传递——母亲担忧子女时,灵气会泛起细碎的涟漪;
挚友遇险时,灵韵会发出尖锐的震颤,即便在意识沉睡的梦境,灵魂深处的羁绊仍能捕捉到这些来自远方的信号。
这些日常的细微觉察,皆是与天地沟通的隐秘渠道,如同深埋地下的根系,默默汲取着滋养灵魂的养分。
它们如同散落在沙滩上的珍珠,看似微不足道,却在修行者的刻意打磨下,能串联成洞察天地的项链。
对于修性者而言,刻意锤炼这些感知,能使灵窍愈发敏锐,如同打磨璞玉。
未经雕琢的灵窍被世俗杂念蒙蔽,如同蒙尘的铜镜,只能映照模糊的光影;
而经过千锤百炼的灵窍,能剥离表象的干扰,直抵事物的本质,逐渐显露其内在的光华。
就像老茶客能从茶汤的苦涩中品出山水气韵,老木匠能从木材的纹理中感知生长轨迹,修性者在日复一日的感知训练中,让灵窍成为连接身心与天地的桥梁。
而对修真者来说,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灵觉,正是觉醒强大神通的根基,如同燎原之火的最初火种。
孩童能在地震前感知地面的微颤,渔民能从海风的湿度中预判风暴,这些与生俱来的感知能力,一旦经过修真法门的引导,便能爆发出惊人的力量。
当灵觉与灵气交融,便能演化出“闻风知脉”“触物识魂”等神通,最终形成焚天煮海之势。
在陈家“看界”五重境界中,“腹看”是最为关键的过渡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