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部队的整训逐渐步入正轨,林译对未来的局势终于有了一丝信心。他决心不再依附于任何人,独立发展,自力更生。如今的林译,对任何势力都心存戒备,不再轻易相信。
梦境的后半段充满了压抑与绝望——溃兵营的弟兄们相继离世,曾经信任的长官背弃了诺言,那个语重心长的老大哥竟是个彻头彻尾的骗子。终于,日寇被赶走了,可队伍却更加混乱,经济崩溃,强取豪夺成了常态。
林译的军衔虽然升了,但此时少将已多如牛毛,毫无意义。他的指挥所里堆满了粮食,心爱的唱片机也配上了,呢子军装、勃朗宁手枪、三节头皮鞋,俨然成了一副精英模样。然而,他的内心却没有一刻感到快乐。最终,他在无尽的压抑与绝望中,选择了饮弹自尽。
林译深知,未来的作战将聚焦于两个关键领域:丛林战与防御战。在这两者之中,防御战是他的强项。得益于前世的记忆,无论是南天门的坚固地堡,还是未来在中原战场上亲自部署的铁桶阵,他都了然于胸,游刃有余。
然而,丛林战却是他的短板。在他的记忆中,自己在丛林中的表现始终像个诚惶诚恐的新手,毫无章法。丛林战的王牌指挥官,唯有龙文章一人。可这个人,从名字到来历,似乎都是虚构的。林译苦苦寻觅了数年,却始终未能找到他的踪迹。即便是托人打听何建的湘军,也依然杳无音信。
既然找不到龙文章,林译只能退而求其次,选择通过实战来磨练部队。他深知,丛林战的经验只能通过一次次战斗积累。与其将来在战场上付出惨痛代价,不如现在就让部队在训练中吃点苦头。幸运的是,他的部队中并不缺乏熟悉山林作战的士兵。
黔军,无疑是丛林战的主力。尽管这支队伍常因专打“王家劣”的故事而被人诟病,被称为最差的杂牌军。但那只是因为他们人数稀少、装备落后且组织松散。
黔省山峦叠嶂,密林遍布,黔军士兵从小就在山林中穿梭,练就了一身丛林生存的本领。如今,他们换上了新式装备,丛林作战的能力更是如虎添翼。
此外,湘军和川军中也有不少熟悉山间密林的士兵。而少量的本地滇军,则对这片环境更加了如指掌。
林译采取了双管齐下的策略:
首先,他命令各营连分批进入密林进行野外拉练。士兵们仅携带三天的粮食,却要在林中生存一周。这种严苛的训练,旨在逼迫他们快速适应丛林环境。
其次,在拉练结束后,部队将进行修整,随后在夜间渡过怒江,向对岸的日寇发起突袭。突袭地点不限,以营连排为单位,秉承出其不意为原则。
林译希望通过这种实战演练,让部队熟悉丛林战的特点,善于发现埋伏点,掌握突袭技巧,并能在复杂环境中迅速分辨敌我。
林译相信,只有通过这样的训练,他的部队才能在未来出境后的丛林战中立于不败之地。
部队迅速行动起来,南天门的防御工事逐渐成形。对于那里的原有部署,林译早已烂熟于心。他毫不费力地绘制出了草图,甚至还根据未来的经验进行了优化调整。
原先的南天门工事主要是为了防御江对岸的敌人,而如今,面对从缅北方向来袭的日寇,整个布局必须重新调整。这个地方绝不能丢——为了攻下这里,曾经牺牲了一座大桥和七千多名战士的生命。
如今,南天门不仅是战略要地,更是林译心中的坚守之地。他发誓,至少在他死之前,绝不能让这里落入敌手。
林译从不缺乏战死沙场的决心。尽管他时常会感到胆怯,但他总能通过自我调整克服内心的恐惧。那个曾经胆小的他,只需一声怒吼,便能毫不犹豫地冲锋陷阵。如今经过几年战场的磨砺,他已经改掉了许多怯懦的习惯,变得更加坚韧果敢。
“哎呀妈呀,真是遭罪了,你看我这一身包。这鬼地方怎么这么多蚊子?”迷龙在丛林里边挠边抱怨,语气里满是烦躁。
“别动,小心点。”蛇屁股一把拽住迷龙,顺手捡起一根树枝,往地上的落叶堆里轻轻一扫。一条青绿色的小蛇被挑了出来,滑到一旁。
“你看,这蛇头是三角形的,有毒。”蛇屁股语气严肃,示意迷龙退后。
“啥?还有毒蛇?哎呀,这什么鬼地方……不是,你干嘛呢?”迷龙正要继续抱怨,突然看到蛇屁股的动作,顿时愣住了,“你……你不会是要吃这玩意儿吧?”
“蛇胆泡酒,好东西啊。咱们就剩三天的口粮了,不找点吃的怎么撑得下去?”蛇屁股一边说着,一边熟练地处理着蛇,语气里透着满不在乎。
突然,远处传来两声枪响,紧接着枪声断断续续地响起。两人对视一眼,立刻带着战士们朝枪声的方向赶去。
赶到现场时,只见一名卫生员正忙着给受伤的战士包扎,另一些人则拖着几只被击毙的鳄鱼。黔军排长看到蛇屁股,眼睛一亮,问道:“嘿,这玩意儿能吃吗?你来处理一下,行不?”
“没吃过,不过可以试试。只要没毒,啥都能试试。抬过来吧,我来收拾。”蛇屁股踢了踢鳄鱼,发现它挺肥的,估计能有不少肉。
“疯了,长官疯了,你们也疯了。我可先说好了啊,打死我也不吃这玩意儿。”迷龙一脸嫌弃,扭过头就要走。
然而,他这话说得太早了。到了晚上,蛇屁股在篝火旁忙活起来,将剥了皮、洗净的鳄鱼剁成块,用刺刀穿好,架在火上烤。不一会儿,香气四溢,迷龙忍不住凑了过来。他咬了一口,眼睛顿时亮了:“真香!鸡肉味,嘎巴脆!”这小子吃得比谁都欢。
“咱们就在这儿待着吧,反正就七天,这儿有这么多吃的,饿不着。”战士们纷纷提议。蛇屁股也觉得这地方不错,众人一合计,决定就地驻扎,不走了。
第二天,丢弃的鳄鱼内脏引来了成群的乌鸦,也招来了不少蛇虫鼠蚁。这可把蛇屁股乐坏了,简直是送上门的食材。
他手脚麻利地砍了不少蛇鼠,又炖了一大锅。这下大家彻底没了心理负担,吃得那叫一个香。这个率先出发的黔军连,在边境大吃大喝了整整七天,才心满意足地返回。
回去后,他们向其他战士形容那边简直是“天堂”,食物丰富,吃喝不愁。结果,第二批去的连队回来后却破口大骂,原来第一批人已经把那儿的好东西“霍霍”得差不多了。
部队没办法,只好深入丛林,寻找新的驻扎地点。不过,他们倒是发现了不少蟒蛇。由于蛇屁股的“稀缺性”,他几乎成了每一批野外拉练的御用厨师,专门负责处理这些“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