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色的书签在王小明的掌心微微发烫,他还没来得及反应,眼前的春景就开始模糊。林小雨的手紧紧握着他的,他能感觉到她手心传来的温度。
当视线重新清晰时,他们正站在一条青石板铺就的小巷里。空气中飘着淡淡的煤烟味,远处传来叮叮当当的铃声。王小明抬头望去,看见一片灰蒙蒙的天空,却意外地感觉不到寒冷。
\"这是...济南?\"王小明惊讶地发现,周围的建筑都是青砖灰瓦的老式房屋,屋檐下挂着冰凌,在阳光下闪着微光。
王小明站在青石板路上,环顾四周,突然注意到路边一家老茶馆的招牌:\"明湖居\"。这个熟悉的名字让他心头一震,他记得在《济南的冬天》里,老舍先生提到过这个地名。
他深吸一口气,空气中飘来一股淡淡的泉水气息。这让他想起课文中的描述:\"济南的泉水是出了名的\"。他快步走到路边,果然看见一处泉眼正在汩汩冒水,清澈见底。
\"这是趵突泉!\"王小明兴奋地指着泉眼。他记得小时候看过趵突泉的图片,三股泉水喷涌而出的景象令人难忘。虽然现在泉水没有喷涌,但那独特的青石围栏和古朴的亭台,都与记忆中的图片一模一样。
他转身看向远处的山峦,那些平缓的小山正如课文中所说,\"小山整把济南围了个圈儿\"。阳光温柔地洒在山坡上,给光秃秃的树枝镀上一层金边。
这景象与老舍先生笔下\"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的描述完美契合。
街道两旁是青砖灰瓦的老式建筑,屋檐下挂着冰凌。王小明注意到,这些房屋都不高,正如课文中所说,\"济南的房屋是低矮的\"。他伸手摸了摸墙壁,感受到砖石传来的凉意,却并不觉得寒冷,这让他想起文中那句\"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
最让王小明确定的是空气中那股独特的味道。煤烟味混合着泉水的气息,还有一丝若有若无的茶香。这种独特的城市气息,与课文中的描写如出一辙。
他闭上眼睛,仿佛能听见老舍先生正在娓娓道来:\"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
\"没错,\"王小明睁开眼,对林小雨说,\"我们确实在济南,在老舍先生笔下的济南的冬天里。\"他的语气中带着一丝自豪,因为他终于能够将课文中的文字与现实世界完美地对应起来了。
林小雨松开他的手,呼出一口白气:\"没错,我们来到了老舍先生笔下的《济南的冬天》。\"她指了指远处,\"你看,那就是课文里说的'小山整把济南围了个圈儿,只有北边缺着点口儿'。\"
王小明顺着她指的方向望去,果然看见连绵的小山环绕着这座城市。阳光温柔地洒在山坡上,给光秃秃的树枝镀上一层金边。
他忽然想起课文中的描写:\"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
王小明和林小雨沿着青石板路往山下走,耳边突然传来潺潺的水声。转过一个弯,一条清澈的河流映入眼帘。河水在冬日的阳光下泛着粼粼波光,像一条银色的丝带蜿蜒穿过古城。
\"这就是课文里说的'小清河'吧?\"王小明指着河面说道。他记得老舍先生在文中提到过济南的河流。
河水清澈见底,能看见水底摇曳的水草和游动的小鱼。河面上飘着几片枯黄的柳叶,随着水流缓缓向前。
河岸两边是整齐的石砌堤岸,上面覆盖着一层薄薄的白霜。几株垂柳伫立岸边,光秃秃的枝条低垂,几乎要触到水面。
王小明注意到,河水并没有结冰,反而冒着丝丝热气,这让他想起课文中的描述:\"水不但不结冰,倒反在绿萍上冒着点热气\"。他蹲下身,伸手试了试水温,果然感受到一阵暖意。
河面上横跨着一座古朴的石拱桥,桥墩上雕刻着精美的花纹。几个老人正倚在桥栏上晒太阳,他们悠闲的神态与河中缓缓流动的河水相得益彰。
远处,一群野鸭在河面上游弋,偶尔扎进水里觅食,激起一圈圈涟漪。
林小雨指着河对岸的一片建筑说:\"看,那就是大明湖了。\"王小明顺着她指的方向望去,看见一片开阔的湖面,湖心岛上隐约可见几座亭台楼阁。
湖水与河水相连,在阳光下泛着同样的银光,仿佛整个济南都被这温暖的水系环绕着。空气中弥漫着湿润的水汽,混合着泥土的芬芳。
王小明深吸一口气,感觉整个人都清爽了许多。
他忽然明白为什么老舍先生会说济南的冬天是\"暖和安适\"的,这温暖的河水,就像一条永不冻结的纽带,将整座城市温柔地拥抱着。
\"真美啊。\"他情不自禁地感叹道。
就在这时,一阵刺骨的寒风突然袭来,打破了这份宁静。王小明看见远处的山峦开始结冰,原本温暖的阳光变得惨白。街道上的行人纷纷加快脚步,缩着脖子往家赶。
\"不好!\"林小雨脸色一变,\"遗忘者又来了!这次他们在破坏冬天的温暖!\"
王小明感觉口袋里的书签突然变得冰凉。他掏出来一看,发现原本金色的书签已经变成了银白色,上面浮现出\"冬\"字。
\"快!\"林小雨拉着他跑向最近的一座小山,\"我们要找到课文里说的'小山整把济南围了个圈儿'的意境,用文字的力量阻止他们!\"
他们气喘吁吁地跑到山顶,看见整个济南城都被一层诡异的冰川覆盖。王小明握紧书签,努力回想着课文的内容:\"对于一个在北平住惯的人,像我,冬天要是不刮风,便觉得是奇迹...\"
随着他的诵读,书签开始发出柔和的光芒。他继续念道:\"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话音未落,那刺骨的寒风就减弱了几分。
\"加油!\"林小雨在一旁鼓励道,\"用心感受老舍先生笔下的济南!\"
王小明闭上眼睛,想象着课文中的画面:\"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他感觉自己的声音仿佛与这座古城产生了共鸣,书签的光芒越来越亮。
就在王小明诵读课文的时候,远处的冰川中突然传来一阵刺耳的碎裂声。
一个高大的黑衣人从冰雾中显现,他的斗篷上结满了冰凌,每走一步都会在地面留下厚厚的冰层。
\"又是你们!\"黑衣人发出沙哑的声音,他的脸隐藏在兜帽的阴影下,只能看见一双泛着幽蓝光芒的眼睛,\"为什么要阻止我们?这些无聊的课文世界,早就该被遗忘了!\"
王小明感觉周围的温度急剧下降,呼出的气息立刻在空气中凝结成霜。他看见黑衣人的法杖顶端凝聚出一团冰蓝色的光芒,那光芒所到之处,连空气都仿佛被冻结了。
\"快念课文!\"林小雨喊道,她的睫毛上已经结了一层白霜。
王小明强忍着寒意,继续诵读:\"对于一个在北平住惯的人,像我,冬天要是不刮风,便觉得是奇迹...\"随着他的声音,书签开始发出微弱的光芒,但很快就被黑衣人的寒气压制。
黑衣人发出一声冷笑:\"没用的!你们这些只会死记硬背的家伙,根本不懂什么是真正的力量!\"他挥动法杖,一道冰刃呼啸而来。
王小明拉着林小雨险险躲过,冰刃擦过他的脸颊,留下一道血痕。他感觉脸颊火辣辣地疼,但更让他心痛的是看见周围的景色正在被冰霜吞噬——那些温暖的泉水、摇曳的柳枝、悠闲的老人,都正在变成冰冷的雕塑。
\"不!\"王小明握紧书签,突然明白了什么。他不再机械地背诵,而是闭上眼睛,用心感受老舍先生笔下的济南。
他想起了送外卖时经过的那些老街巷,想起了清晨热气腾腾的豆浆摊,想起了公园里晨练的老人...这些温暖的画面与课文中的描写重叠在一起。
\"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他的声音突然变得坚定而有力,\"对于一个刚从伦敦回来的人,像我,冬天要能看得见日光,便觉得是怪事...\"
书签爆发出耀眼的银光,那光芒如同温暖的阳光,所到之处冰霜消融。黑衣人发出一声痛苦的嘶吼,他的法杖开始出现裂痕。
\"不!这不可能!\"黑衣人疯狂地挥舞法杖,但更多的冰刃还未成形就被银光融化。他的斗篷开始燃烧,不是火焰,而是温暖的阳光。
\"这就是冬天的济南。\"王小明最后一句落下,书签的光芒达到顶点。黑衣人发出一声不甘的怒吼,他的身体开始崩解,化作无数冰晶,在阳光下闪烁着,最终消散在温暖的空气中。
王小明喘着气,看着周围恢复生机的景色。他摸了摸脸颊,发现伤口已经愈合,只留下一道淡淡的红印。林小雨走过来,轻轻擦去他额头的汗水:\"干得漂亮,你不仅记住了课文,还真正理解了它的意义。\"
远处的泉水重新开始流淌,河面上的冰层融化,野鸭们欢快地扑腾着翅膀。王小明看着这一切,突然觉得,那些曾经觉得枯燥的课文,原来都藏着如此动人的故事。
……
夕阳的余晖洒在济南的老城墙上,王小明和林小雨坐在河边的石阶上。林小雨从书包里掏出一个古色古香的笔记本,封面上印着\"课后作业\"四个烫金大字。
\"给,\"她把本子递给王小明,\"这是你的课后作业。\"
王小明接过本子,感觉它比看上去要重得多。他翻开第一页,看见上面工整地写着:
【课后作业:《济南的冬天》观察日记】
1. 观察记录:
- 请记录下你在济南的冬天里看到的三个最特别的景象。
- 每个景象都要配上简笔画(不用担心画得不好)。
- 用至少三个形容词描述每个景象给你的感受。
2. 情感体验:
- 找一个当地老人,听他讲述济南冬天的故事。
- 记录下最打动你的一个细节。
- 思考:这个细节让你对老舍先生的文章有了什么新的理解?
3. 创意写作:
- 假设你是老舍先生,用他的口吻写一段关于现代济南冬天的文字。
- 要求:必须用到\"暖和\"、\"安适\"、\"奇迹\"这三个词。
4. 特别任务:
- 找到课文中提到的\"小山\"中的任意一座。
- 在山顶大声朗读《济南的冬天》全文。
- 记录下朗读时的心情变化。
林小雨指着最后一项说:\"这个特别任务很重要哦。在山顶朗读,能让文字的力量更好地融入你的内心。\"
王小明翻到本子后面,发现还有几页彩色的插图纸。\"这些是?\"
\"哦,那是给你画简笔画用的。\"林小雨眨眨眼,\"不用担心画得不好,重要的是用心观察。老舍先生不也是通过细致的观察,才能写出那么生动的文章吗?\"
林小雨从书包里翻出一个淡绿色的信封,递给王小明:\"其实,这是你在《春》那节课后就应该完成的作业。不过当时情况特殊,我就先帮你收着了。\"
王小明接过信封,闻到一股淡淡的青草香气。他小心翼翼地拆开,里面是一张手工制作的作业单,边缘还点缀着压干的小花。
【课后作业:《春》的感悟与创作】
1. 春日观察:
- 选择三种不同的植物,观察它们从发芽到绽放的过程。
- 每天用一句话记录它们的变化。
- 为每种植物画一幅生长过程图。
2. 感官日记:
- 闭上眼睛,用除了视觉之外的其他感官感受春天。
- 记录下:
* 你听到的三种声音
* 闻到的两种气味
* 触摸到的一种感觉
- 用比喻的手法描述这些感受。
3. 诗歌创作:
- 模仿朱自清先生的写作风格,创作一首关于春天的小诗。
- 要求:必须用到\"偷偷地\"、\"欣欣然\"、\"赶趟儿\"这三个词。
4. 特别任务:
- 找到一处课文中的场景(如百草园)。
- 在那里朗读《春》全文,并录下周围环境的声音。
- 思考:这些声音如何与课文中的描写相呼应?
作业单的背面还贴着一张便利贴,上面是林小雨清秀的字迹:
\"小明:
春天不仅仅是一个季节,更是一种生命力。希望你能通过这份作业,真正感受到文字背后的生机与活力。记得用心完成哦,说不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呢!
小雨\"
王小明注意到作业单的右下角有一个小小的二维码,他好奇地用手机扫了一下,手机里立刻响起了一段音频。
那是各种春天的声音:燕子的呢喃、溪水的潺潺、风吹过新叶的沙沙声...最后是林小雨的声音:\"希望这些声音能激发你的灵感,期待看到你眼中的春天。\"
他小心翼翼地收起作业单,突然注意到信封里还有一个小袋子,里面装着几颗不同植物的种子。\"这是?\"
\"哦,那是给你做观察用的。\"林小雨不知何时又出现在他身边,\"你可以把它们种在窗台的花盆里,每天观察它们的生长。记住,观察的时候要用心,就像朱自清先生观察小草那样。\"
她顿了顿,又补充道:\"对了,你之前完成的《春》的作业,我放在教室的储物柜里了。等你完成这份作业后,可以一起交给我。\"
王小明感觉心里暖暖的,他从未想过,完成作业也能变成一件如此令人期待的事情。他握紧装着种子的袋子,仿佛已经看见了春天在自己手中绽放的模样。
她站起身,拍了拍裙子上的灰尘:\"作业截止时间是明天日落之前。记住,这不是普通的作业,而是让你真正理解和感受课文的机会。\"
王小明看着手中的笔记本,突然注意到扉页上有一行小字:\"用心完成的作业,可能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哦~\"
王小明握紧笔记本,看着眼前温暖的济南冬景,突然对完成这两份特殊的作业充满了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