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下一秒,皇上又语气温柔道:
“爱妃倒是心疼你哥哥。”
他舀起一勺汤,慢悠悠咽了下去,才接着道:
“年羹尧确实立了大功,朕已经赏了他双眼花翎,还晋封他为一等公。”
华妃听着这些话,心里先松了半截,忙顺着皇上的话说:
“皇上对年家恩重如山,哥哥心里都记着呢。”
“他就是嘴笨,不会说好听的。”
皇上放下银勺,用帕子擦了擦嘴角,语气温和依旧,可脸上的笑意却淡了下去。
“嘴笨不打紧,只要不是心里笨,分不清君臣上去。”
华妃拿筷子的手一顿,总觉得皇上在点自己。
皇上拿起公筷,给华妃夹起一块糖醋排骨:
“好啦,别想了。”
“你是朕的爱妃,你哥哥又是朕的肱骨之臣,朕自然容得下你们几分随性。”
华妃眼见着皇上眼神依旧柔和,语气也无半分责怪,刚刚升起来的那点疑虑又通通压了回去。
她浅笑道:
“皇上说的是,嫔妾不想了。”
随即也贴心的给皇上夹起了菜。
皇上没接话,端起茶盏轻抿了一口。
他看着华妃依旧带笑的脸,心里清楚,自己的话都说到这份上了,华妃还是没听明白。
年羹尧的骄纵,华妃的跋扈,早不是随性二字就可以盖过的了。
今日这番话是敲打华妃,她若再不知收敛……
皇上若有所思,放下茶盏,指了指华妃碟中的排骨:
“别光顾着给朕夹菜了,快吃吧,凉了就腻了。”
华妃一脸甜蜜的应下,低头咬了口排骨,只觉得皇上还是心疼她和哥哥的。
哥哥对皇上不敬的苦恼,也消散了。
她心中暗暗高兴,自己又替哥哥解决了一桩麻烦事。
只是她没看见,皇上望向她的目光里,那点柔和已经完全淡去,取之而代是深不见底的沉郁。
钟粹宫
宝鹊进来禀报:
“娘娘,方才来了消息说华妃娘娘明儿要在乾清宫请戏子来表演,各宫的主子都要去。”
安陵容正在哄着弘瑞玩,漫不经心道:
“嗯,皇上准许的吗?”
“是,消息是殿前的人来传的。”
安陵容摇拨浪鼓的手迟疑了一瞬,在心中暗暗想道。
皇上明明对年家不满,为何还要偏宠华妃。
她猛地想到蓬莱州时,自己和甄嬛一起在蓬莱州的日子。
小夏子当时来接她们回宫的第一句话就是:“小主!皇上胜了!叛军已被平定。”
回宫之后之后年家就倒台了。
现在想来皇上当时很有可能是借甄远道的力,才扳倒年家的。
难怪要将甄嬛特意送往蓬莱州,原来是为了让甄远道能心无旁骛的替他办事。
这样说来,皇上当时有意升她父亲的官职,很大可能也为了这事情。
只可惜被安陵容婉言拒绝了。
都怪她那不成器的父亲,反倒是便宜甄嬛了。
时间很快来到第二天。
乾清宫
安陵容早早的就来了,正和沈眉庄坐在聊天。
而对侧坐着的是甄嬛和淳常在。
淳常在嘴里嘟囔着什么,和甄嬛二人时不时眼神往安陵容身上瞟。
安陵容自然也注意到了,干脆也不和沈眉庄说话了。
直勾勾看向二人,面上带着笑意:
“怎么了,淳常在。”
“时不时往这看一眼,是不是想吃这盘定胜糕呀?”
被点名的淳常在一愣,下意识看了一眼甄嬛。
见甄嬛朝她轻轻的点点头,便又安心的转向安陵容,乐呵呵道:
“多谢瑜嫔娘娘。”
说着就起身往安陵容这边走。
待她走近了,安陵容也学着她的样子,乐呵呵道:
“许久不见淳常在了,也不来宫里找本宫闲聊,本宫一个人可闷了。”
淳常在想也没想就接话道:
“嫔妾已经搬到碎玉轩去啦,再说了,娘娘有六阿哥陪着,哪有时间陪我玩呢。”
安陵容笑道:
“原是这样,那是我误会了。”
“妹妹快回去。”
其实安陵容心里跟明镜似的,淳常在不过就是看皇上去甄嬛那的次数更多,加上安陵容又不肯在皇上面前引荐她,弃暗投明了。
待淳常在回位置坐下后,主位上的二人也到场了。
在场妃嫔都跪地,齐声道:
“嫔妾等参见皇后娘娘,华妃娘娘,娘娘万福金安。”
皇后脸上是一惯的温和,还未入座就先让底下的人先起来吧。
而华妃依旧张扬明媚,看起来心情甚好。
主位到齐后,江福海很有眼力见的把戏谱递到皇后跟前:
“请娘娘先点戏。”
岂料皇后手刚要碰到戏谱时,华妃就先一步从江福海手中接了过来。
皇后脸上的笑差点挂不住,还停留在半空中的手慢慢的收了回来。
江福海也没想到,一脸错愕的看着华妃。
在场的众人神色各异。
而安陵容看着皇后吃瘪还要强装镇定的样子,心里舒坦不少。
华妃随手翻了翻说道:
“点一出薛丁山征西吧。”
随后眼神轻佻的看向宜修:
“皇后娘娘觉得如何?”
皇后秒懂华妃的心思。
毕竟这场宴席是她出银子招待的,点这样一出戏,无非就是想在嫔妃面前炫耀她年家。
皇后顺着她的心意道:
“既然你喜欢,那就先点着吧。”
曹琴默看准时机,立马出来拍虚华妃的马屁。
华妃听完,更是飘飘然了起来。
她笑道:“曹贵人可真会说话。”
随后才像想起来什么似的,把戏普推到宜修跟前:
“哎呀,嫔妾都忘了。皇后娘娘还没点呢。”
皇后面不改色的看着台上的戏子说道:
“本宫只喜欢看劝善金科,再点一本瑶台就是了。”
她点的这两出戏,恰恰跟华妃相反。
劝善金科是来自比她宽容华妃不敬的胸怀,而瑶台则是讽刺华妃膝下无子。
华妃闻言脸色变了变,又很快恢复:
“说起薛丁山,就不得不提这樊梨花了。你说这樊梨花,千方百计地讨夫君喜欢,可是她夫君只真心喜欢别人,休了樊梨花三次。”
“本宫若是樊梨花,宁可下堂求去,总比眼睁睁看着夫君人在心不在的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