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又聊了一会儿,安德森说有点累了,想回酒店休息。
祝铮让王师傅送他回去。
一开始她确实有让安德森住在洋楼的打算,一方面是方便,另一方面也能体现自己对他的重视。
但安德森以绅士为由,认为在独居女子的房子里住,很冒昧且不礼貌,执意要去酒店住。
就连陈砚生也不同意,祝铮只好作罢。
安德森走后,祝铮和陈砚生坐在客厅里,看着窗外的雪景。
“你觉得林太太那边能成吗?”陈砚生问。
“不好说。”祝铮长舒一口气,“林太太说要跟她先生商量,她先生要是愿意帮忙,应该没问题。就算不成,我们也能想别的办法,就是可能会麻烦点。”
“嗯。”陈砚生点点头,“不管怎么样,我们都得做好两手准备。”
“是啊。”祝铮说,“对了,今天带安德森去玩,没出什么岔子吧?”
“没有。”陈砚生笑着说,“他虽然是个外国人,但挺随和的,也没什么架子,就是对什么都好奇,问了好多问题。”
“那就好。”祝铮说,“他是我们重要的合作伙伴,得好好招待。”
“我知道。”陈砚生说。
两人又聊了会儿美容院和洋楼的事,祝铮看天色不早了,就让陈砚生回去休息。
陈砚生走后,祝铮一个人坐在客厅里,心里想着建工厂的事。
虽然前路可能会有很多困难,但她有信心能克服。
祝铮拿起桌上的咖啡杯,喝了一口。
咖啡的香气在嘴里弥漫开来,暖暖的,就像她此刻的心情一样,充满了希望。
她知道,只要自己努力,就没有什么是做不到的。
深冬的寒冷挡不住春天的脚步,更挡不住她前进的决心。
林秀琴回到家时,丈夫林国栋正在客厅看报纸。
暖黄的灯光洒在他鬓角的白发上,报纸上的黑体字映得他眼神格外沉静。
“回来了?”林国栋抬头,放下报纸,“和平饭店的菜合胃口吗?”
“挺好的,就是那丫头找我肯定有事。”
林秀琴脱下大衣,接过佣人递来的热茶,指尖捧着杯壁暖手。
“祝铮想建护肤品工厂,让你帮忙打听审批的事。”
林国栋挑眉,重新拿起报纸翻了页。
“护肤品工厂?她美容院的生意还不够做?”
“人家有野心呗。”林秀琴往沙发上坐,“说想创自己的牌子,叫‘铮’,还说以后要供百货公司,甚至出口。”
“口气不小。”
林国栋从鼻子里哼了声,目光落在财经版的新闻上。
“这两年个体户开工厂的不少,但成气候的没几个。审批这块卡得严,消防、卫生、环保,哪一样不过关都不行。”
“我知道难办。”林秀琴搅着茶杯里的茶叶,“但那丫头不是一般人。你还记得上次我跟你说的地暖不?就是她那洋楼装的,连院子里的雪都能焐化。还有她那美容院,用的都是美国进口的原料,生意火得很。”
林国栋放下报纸,指尖在茶几上敲了敲。
“你见过她的规划?”
“没见书面的,但听着挺靠谱。”林秀琴说,“她手里有钱,金矿分红加美容院利润,启动资金肯定够。还跟个美国商人合作,生产线和原料都不愁。”
“美国商人?”林国栋眼神动了动,“哪个公司的?”
“叫安德森,说是做矿产和原料进口的。”林秀琴回忆着,“今天她请我吃饭,还送了套进口护肤品,包装挺精致,说是托朋友带的。”
林国栋沉默片刻,起身走到窗边。
窗外的雪还在下,对面楼的灯光在雪雾里晕成一团团暖光。
“她是南洋华侨,对吧?”
“是啊,爷爷在南洋做绸缎生意的,身份证明都齐全。”
“这就好办点。”林国栋转过身,“现在政策鼓励侨胞投资,要是往‘侨属企业’上靠,审批能快不少。”
林秀琴眼睛一亮:“你的意思是……愿意帮她?”
“不是帮她,是看有没有合作的可能。”
林国栋重新坐下,拿起茶壶给自己续了水。
“咱们航运公司下个月要开通东南亚航线,正好缺化妆品这类紧俏货。她要是能把工厂做起来,产品质量过关,咱们可以合作出口,互利互惠。”
“你早这么想不就完了。”林秀琴笑了,“我就说那丫头是个可塑之才。她那美容院的玫瑰精油,我用着是真不错,比香港带回来的还好。”
“让她把详细的规划书拿来,特别是配方来源、生产线标准、质检流程,越细越好。我让张秘书先跟外贸局的人打个招呼,看看能不能走绿色通道,但丑话说在前头......”
他抬眼看向妻子,语气严肃:“要是材料不过关,或者手续有瑕疵,我可不会徇私。现在查得严,谁都不敢马虎。”
“我知道分寸。”林秀琴点头,“明天我就跟她说,让她抓紧准备材料。对了,她还说想请你吃顿饭,当面聊聊。”
“再说吧。”林国栋重新拿起报纸,“等规划书看完再说。”
夜里十一点,林秀琴洗漱完准备睡觉,见丈夫还在书房打电话,隐约听见“侨属企业”“生产线进口关税”之类的词。
她笑了笑,知道这事八成成了。
第二天一早,林秀琴就给祝铮打了电话。
“小铮,我跟老林说了你的事。”林秀琴的声音带着笑意,“他说想看看你的详细规划,特别是配方和生产线那块。你要是准备好了,送过来我给你转交。”
祝铮正在洋楼整理资料,闻言心里一喜。
“太谢谢您了林太太!我这就准备,下午给您送过去!”
“不急,你慢慢弄,弄细致点。”林秀琴叮嘱道,“老林那人你不知道,眼里容不得沙子,一点马虎都不行。”
“我明白,保证让他挑不出错!”
挂了电话,祝铮赶紧翻出系统奖励的《国际护肤品生产标准手册》,照着上面的条目补充规划。
陈砚生送安德森去机场刚回来,见她忙得团团转,忍不住问:“林太太那边有眉目了?”
“嗯!”祝铮头也不抬,笔尖在纸上飞快滑动,“她先生要看详细规划,这可是关键一步,必须得弄好。”
陈砚生凑过去看,见纸上列着密密麻麻的条款,从原料采购的检疫标准到生产车间的无菌等级,甚至连废水处理的流程都写得清清楚楚。
“你这比国营工厂的标准还严。”陈砚生咋舌。
“不严不行啊。”祝铮揉了揉手腕,“想做长久生意,就得从一开始就立好规矩。对了,帮我把安德森昨天留下的生产线资料拿来,我得把型号和参数标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