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澜芳说:“等鱼庄建成落地后,我天天给你直播宣传,肯定能够把鱼庄做起来,我还会扎鱼灯,到时候在水库上摆上一排竹排,竹排上插满鱼灯,晚上把鱼灯点亮,美轮美奂,我不幸不活。”
程青衍好奇:“鱼灯,什么东西?”
姜澜芳意外:“你不知道鱼灯节吗?”
程青衍没听过,姜澜芳口若悬河地跟程青衍科普:“鱼灯节是黄山这边几百年来都很重视的年俗之一,前几年还申请了非遗,传说在明代初期,歙县汪满田村每年都会发生火灾,村民们便请风水大师请到村里指点迷津,风水师说:欲克火,必取水,水取尽,鱼必殃。告诉村民取水必须获得神鱼的恩准,让村民们用竹片和棉纸扎成和鲤鱼形状相似的鱼灯,在每年的元宵节时抬举起鱼灯沿村中间河道来回巡游,祈求神鱼的护佑,还要点燃火把、鸣响土铳驱赶邪气。从那以后,汪满田村在每年元宵节前后,都全村出动抬举起纸扎的内燃红烛的鱼灯,举行浩大的嬉鱼活动。这些年因为旅游文化的兴起,不但汪满田村举行鱼灯节,其他村子也跟风举行鱼灯节。”
程青衍问:“榆村元宵节也举行鱼灯节?我没听家里长辈提过,只听奶奶说过,榆村元宵节会舞龙,舞龙队伍在村里走街串巷,会经过每一个村民的家,庆祝丰收,驱散邪气,为来年带来好运,奶奶在世时,每次提及都很神往,说想回榆村看看,可那时候她年纪大了,交通又不似现在这么便利,竟是一次都没有实现过。”
姜澜芳说:“对,榆村会在元宵节这一天舞板龙,每个村子庆祝元宵的活动都不一样,我之前有过一段婚姻你是知道的吧,我前婆家是呈坎的,那时候呈坎每到元宵节这天会举行鱼灯节,我也就学了一手扎鱼灯的手艺,这手艺没白学,等鱼庄建成后,一定能派上用场。”
程青衍沉吟片刻:“你不是在思考下一期的短视频内容吗?不如就做传统鱼灯?眼看秋天就要过去,冬天要来了,这农家小院晒秋能晒多久,若是不能晒秋了,其实在小院子里摆放一些鱼灯也不错,短视频同样很出片。”
姜澜芳得到灵感,一拍脑门,激动得站起来:“这个好像真的很不错。”
她是闲不住的人,有了想法就迫不及待付诸行动,去屋子里拿着砍刀说:“我现在就上山砍竹子,鱼灯的框架得用竹子编。”又冲窝在房间里打游戏的姜愿喊了两嗓子:“愿愿,跟我上山砍竹子去,给我拍视频素材。”
姜愿窝在床上喊:“来了。”
她一局游戏没打完,应了一声却没有动,依旧躺着打游戏,直到姜澜芳来敲房门:“别玩了,赶紧的。”
姜愿一边拿着手机一边套着鞋子下床:“妈,上山砍竹子干什么?”
姜澜芳大嗓门地说:“扎鱼灯,还可以扎红灯笼,咱把院子好好装饰起来,咱还得靠这农家小院吃饭呢,顺便挖一点冬笋回来,晚上给你烧猪蹄吃。”
提到吃的,姜愿就来劲了,立刻退出游戏,给程渝白发微信:【不玩了,我妈喊我干活,晚上再约。】
走出院子,程青衍背着无人机设备说:【我陪你们去吧,给你拍几张空中的素材,冬笋怎么挖?】
姜愿也拿出手机,一路给她妈妈拍视频素材。
到了竹林,姜澜芳没有急着砍竹子,而是在竹林里找冬笋,只有经验丰富的人才能找到冬笋,姜愿哪怕是在农村长大的,让她教程叔叔挖冬笋,她也没那个本事。
只有一到冬天就来在竹林里挖竹笋的姜澜芳懂得看地面上竹鞭的长势来判断在哪里挖可以挖到冬笋。
姜澜芳对两人讲得头头是道:“你们看这个竹子的长势,看到没有,沿着这个方向50公分左右,八成就有笋子,不信你们挖挖看。”
程青衍对挖冬笋的兴致很浓,脱掉外套,将袖子往上撸了撸,拿着锄头说:“我来试试,在这边挖?”
姜澜芳站在旁边教他怎么挖,几乎是手把手地教:“对,就这样,你在这一块挖挖看,肯定有惊喜。”
姜愿拿着手机在旁边录像,做啦啦队:“程叔叔加油,我妈妈是挖笋高手,名师出高徒。”
程青衍爽朗地笑:“要是挖不倒就丢人了。”
姜愿也笑:“没事,挖冬笋本来也有运气的成分在,挖不到是常态,挖到了就是时运来了。”
姜愿还把程青衍挖冬笋的视频发给程渝白,本来只想拍十几秒程青衍挖地的视频,没想到挖了一会儿,地面上竟然冒出了冬笋的笋尖,姜愿惊讶地“哇哦”一声,凑近了看,不可思议:“程叔叔,你挖到了啊!”
“是吗?”程青衍比钓到鱼还要兴奋,蹲下来用手拨了拨笋尖周围的泥土,确定道:“好像真的挖到了!”
姜澜芳站在旁边笑得最骄傲:“怎么样,我这个师父不是白当的吧?挖冬笋就得跟着我。”
姜愿和程青衍齐齐朝姜澜芳竖起大拇指,姜愿嘴巴超级甜:“不愧是我妈,太厉害了。”
程青衍拿着锄头继续挖,一旦尝到了甜头,干起来可起劲了,姜愿把视频发给程渝白。
姜愿:【看你二叔,好厉害,第一次挖冬笋就首战告捷,今晚有冬笋炖猪蹄吃了。】
程渝白:【想吃。】
姜愿:【要不你开车来我家吃?】
程渝白:【今晚只能望梅止渴,我二叔不会是摆拍吧?我听说冬笋挺难挖的,有一年跟大学同学去他老家,他带我上山挖冬笋,我挖了半天,一无所获。】
姜愿:【哈哈,那是你没有遇到挖笋高手教你怎么挖,你大学同学肯定也没经验。】
程渝白:【你会?】
姜愿:【哈哈,我也不会,但是我妈会,她每年冬天都要把山里的竹林挖个遍,家里从十一开始吃冬笋,吃到过年,几乎每天家里都有一道菜和笋子有关,然后等春笋上市,又继续挖春笋,饭桌上又有两个月继续是笋子,小时候我吃笋子几乎要吃到吐,那真是靠山吃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