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时间大殿内的所有人都转过头,看着这个刚来不久的新臣,刚想说些什么,却见蒋重任几步走几步走上前,站在了向涤的身后。
他的身上带着向涤所没有的威严和老练,可眸子之中的那份神情却与他一模一样,转过头来看着视线不断落在自己身上的众人,毫不畏惧高声说道:
“老臣也认为,长公主所做都是在为大夏所考虑,并没有什么错!”
紧接着,公孙武革也站了出来,与二人站在一起,抬起手臂放到了向涤的肩膀之上。
“老臣也是如此认为的!”
杨义舯猛地转过头,沧桑的眸子满目震惊地看着三人,颤颤巍巍地抬起手,刚准备说些什么,却见三人身后又有几人走了出来。
“臣也认为……长公主没有错。”
“皇上!微臣觉得长公主此事隐瞒的确是有所不妥,可是她所做之事却并未都是坏事啊!!”
“臣也如此认为!况且洛阳学院能有如此功绩,还是多亏了长公主啊!”
一时间三人身后竟然已经又站了几位大臣,都走上前来维护着长公主。
这几人虽然觉得这件事情的确有所不妥,可是长公主为大夏所做的事情,他们不能视而不见。
当初活字印刷术成功之后,宫中的所有官臣都在因为这件事情高兴,可他们不明白,为何长公主为大夏做了这么多的事情,所换来的却是这么多的质疑和埋怨。
那些所谓的先例,所谓的人言看法,难道就有那么重要?!
重要到对于长公主所做的一切是非不分,甚至选择视而不见?
看着这幅场景,杨义舯气的双手颤抖,胡子都快要竖起来,他虽也明白这其中的道理,可是固守成规了大半辈子的老旧思想,又哪儿能那么快的改变?
人群中也有逐渐不同的声音响起,两波人所抱有的意见不同,虽然声音嘈杂,可仍然有不一样的争执声传出来。
申公公脸上一阵担忧,连忙去看高座之上的沈瑁,却见他这会儿紧拧着眸子,却并未有开口的打算。
他抬起食指撑着眉心,看着台下仍旧是对长公主此事十分不愿的大臣,这会儿显然对向涤几人所说的话十分不赞同,低着头都低声窃窃私语着。
沈瑁放下手指,缓缓地攥紧拳,听着这些不断传进耳朵里的言语,心中却泛起了一丝审视。
这些年自己太过注重于广开言路,可对于官臣所抱有的意见,是不是有些太不够决断了?
如今这些官臣们的弹劾都能落到自己的身上,更别提那些言语落在皇姐的身上又要有多么的直截了当。
毕竟当时先皇在世的时候,这些人可没有这么大的胆子。
怎么如今越来越注重各位言臣的意见,反倒让大家一己之见不能统一了呢?
沈瑁沉默了许久,没有说话,直到台下的众人意识到他身上凝重的气场逐渐压下来,才都讪讪闭上了嘴,有些心虚惶恐地看着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