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真,你乱瞧什么呢?师尊罚你清扫主峰,那是对你的考验,你可别偷懒啊,小心师尊在某处盯着你呢!”
白衣女修登上峰顶,一眼就瞧见自家小师弟一脸痴呆相,望着某处发呆,扫帚就倒在他脚边,爱操心的她忍不住唠叨了两句。
被唤为阿真的弟子定如磐石,仍旧在出神,没有听到她的呼唤。
白衣女修皱眉,走到阿真身边,晃了晃他的肩膀,“喂!阿真,你怎么了?入定了?”
阿真这才回过神来,连忙收回目光,扭头见师姐在此,立即弯腰行礼,“阿、阿玉师姐好。”
他性子一向呆板木讷,见到师兄师姐们更是噤若寒蝉,礼数什么的都是一板一眼地做周全,误无趣得很。
“你啊,扫个地也能分心,到底是什么这么吸引你?”
阿玉循着阿真方才的视线望过去,却什么也未看到,巍峨青山、碧洗蓝天,这些都是玉剑峰最寻常的景色,除此之外,并无什么特别的。
她不禁疑惑,难道小师弟只是单纯发呆?
阿真低着脑袋,眼神放空。
其实他也不知自己方才在看什么,他似乎看到了能吞噬天地的碧影,却又似乎什么也没看到,大概是出现幻觉了吧……
瞧阿真唯唯诺诺的样子,阿玉心知问不出来什么,刚要开口让他捡起扫帚,余光忽然瞥到两名修仙者携手而来。
她立即想到刚拜入玉天宗时,师兄师姐们的多次告诫。她连忙拉过小师弟,朝那个方向恭敬行礼。
“见过两位太上长老。”
能在玉剑峰自由出入,又不是宗内常见的那几位长老,且成双成对的,只有那两位神秘的太上长老了。
其中一位太上长老正是这玉剑峰的上一任长老,也是当今修仙界的“第一剑仙”,论起修为和武力值,整个修仙界难寻敌手。据说,若不是他身边道侣不愿成仙,两人怕是早已羽化登仙,踏空而去了。
说起他的道侣,也是位传奇人物。五百岁时踏入合体期,执掌玉灵峰,并成为玉天宗最年轻的长老;七百岁时迈入大乘期,被认为是玉天宗的下一任掌门人;后来,她独创木系灵力的新功法,教导弟子无数,无一不惊才绝艳。在弟子们成长起来后,她却提前卸任掌门人一职,将玉天宗交给自己的大弟子,也就是如今玉天宗的掌门人。
她自己,则与道侣四处游历,鲜少回宗门。
不过,阿玉所知的关于这位女长老的故事,大多是跟一株灵植相关。
相传这位长老收服了一株不知年岁的神秘灵植,能吸尽天地灵气,当年玉天宗就险些被这灵植吸空了根本。幸亏长老们及时发现,想了一个损招,那就是——将灵植移栽进了对家的后山!
所幸这灵植并非只知吸收灵气,它还能释放一种洗涤身心的光华,对修炼大有裨益。因此,每过百年,灵植便会自己跑回玉天宗,就扎根在玉乾峰的峰顶,整日散发光华,范围覆盖整个玉天宗。每当玉天宗的蓝天变绿天之时,就是所有弟子长老最高兴的日子。
阿玉曾听师兄师姐们偷偷猜测,他们说,这些年但凡跟玉天宗做对的宗门,一个个根基都不稳了,可能都是那灵植所为。
“嗯。”男人声音清冷,阿玉心神一凛,忙凝神静气,不敢开小差了。
“你们师尊呢?可还在闭关?”一道轻柔的声音响起,阿玉下意识抬头瞧了过去,便撞进一双春水剪秋意的眸子里,女子眉目如画,气质婉约温柔,唯独那双眸子灵动狡黠,璀璨至极。
阿玉嘴唇微动,刚要回话,不想身后大殿里冲出一名白衣少年,似乎是匆忙之中披上了外衣,系带正随风飘扬。
少年口中大声叫嚷着:“娘,你终于回来啦!”高兴地迎了过来。
白泽眸色转冷,右手执剑,一个剑花挽过,剑尖抵在少年的胸膛,不让他在靠近半步。
少年脖子一缩,有些委屈地说道;“爹,您也在啊……”
阿玉和阿真见到少年立即行礼,“见过师尊。”
少年这才注意到自己新收的两名弟子,忙退后两步,离自己亲爹的宝剑远了些。他理了下自己的衣襟,昂首挺胸,总算有了点为师尊的气势,“咳,你们两个退下吧,为师明天再检查你们的修习进展。”
阿玉和阿真目睹了少年方才的窘迫,正怕他杀人灭口呢,赶紧忙不迭地告退了。
陆晴晴笑着推了推白泽的手臂,打趣道:“你前几日不是还挂念着涣儿修炼有没有偷懒?怎么一见面就刀剑相向了?”
白泽握住她纤细的手,在掌心里捏了捏,方收起剑。
两人都知他这番举动是为何,实在是外面形势严峻,冷面剑仙为了家庭和睦,被逼成了护妻狂魔。
自此千年前那一次百宗大会落幕,陆晴晴的名声就传遍了各大宗门,虽然不是好名声,却因其过人的天资和容貌,招来了不少觊觎的目光。玉天宗内,白泽威严尚在,还能压制一二;出了玉天宗,陆晴晴每次出门历练,都会遭遇各种奇怪的搭讪。一直到两人正式结道侣,又生了白涣,还有人惦记着她。
至于人界,那就更不必提了,这次两人回来,就是因为隔壁王二疯狂暗示陆晴晴改嫁,白泽一怒之下一脚把人踹晕死过去,陆晴晴见又要换地方住了,干脆提议回宗门安生两天。
“就是,爹可真过分,一回来就对着儿子动剑。”白涣挪到陆晴晴身边,小声抱怨着:“还是娘好!”
陆晴晴点了点他的鼻子,“不许这么说你爹。”
白涣时常觉得自己是捡来的,这一次也不例外,他的撒娇攻势到底是抵不过父母爱情。
白泽小幅度地朝自己儿子挑了下眉,眉目间隐有得意。
白涣自顾自生着闷气,父母二人无一人安抚他。
见儿子依旧活蹦乱跳,陆晴晴和白泽又去了玉乾峰。还未至峰顶,便见弟子们一个个喜气洋洋,像是要发生什么喜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