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瑶撑着伞走到公交站,五宝的小手还攥着她的衣角。风把伞面吹得晃了一下,她下意识往孩子们那边偏了偏,遮住飘进来的雨丝。
公交车到站时,天已经亮了些。她带着五个孩子挤上车,在后排坐下。二宝趴在窗边,看着那辆黑色轿车始终没动,直到拐弯看不见了才嘟囔了一句:“它怎么不走啊?”
苏瑶没说话,只是把包往怀里收了收。
到了幼儿园门口,她蹲下来给每个孩子整理书包袋子。大宝临进门时回头问:“妈妈,今天晚上我们吃什么?”
“还不知道。”她笑了笑,“等我接你们的时候再定。”
送完孩子后,她转身走向地铁口。包里的手机震动了一下。是夜校教授发来的消息:**“苏瑶,请今天课后来我办公室一趟,有事谈。”**
她盯着那条信息看了两秒,指尖在屏幕上方停了停,回了个“好”。
傍晚的教室空了一半。苏瑶坐在第三排靠窗的位置,笔尖在笔记本上划出沙沙声。窗外的天色渐渐暗下来,路灯一盏盏亮起,映在玻璃上模糊成点点光斑。
下课铃响后,其他学生陆续离开。她收拾好书本,沿着走廊往教师办公室走去。
门虚掩着,里面透出暖黄的灯光。她抬手敲了两下。
“进来。”声音低沉而熟悉,却不是厉霆琛。
推开门,夜校教授正低头翻一份文件。他抬头看见她,示意她坐下,顺手关上了门。
“你最近的论文写得很好。”他先开口,语气像平时上课那样平稳,“尤其是关于城市消费趋势的数据建模部分,逻辑清晰,案例扎实。”
苏瑶微微点头:“谢谢老师。”
教授却没有继续表扬。他从抽屉里拿出一个牛皮纸信封,放在桌上,推到她面前。
“你知道这篇论文是谁写的吗?”
她动作一顿。
“什么意思?”
“框架和核心观点——不是你写的。”教授直视着她,“是厉霆琛亲自做的分析,三个月前交到我手上,让我以你的名义润色、评分,并且必须给你高分。”
空气仿佛凝住了。
苏瑶盯着那个信封,手指慢慢收紧。
“他为什么这么做?”
“他说你太要强。”教授叹了口气,“宁可自己熬夜查资料,也不愿接受一点帮助。他知道你不缺能力,但怕你因为起点低,被人否定一次就退缩。”
苏瑶喉咙发紧:“所以他替我写?然后假装是我完成的?”
“不完全是。”教授摇头,“所有原始数据是你收集的,案例是你找的,作业底稿我也看过。他只是把你散落的观点整合成体系,补全了模型推导过程。他说……”他顿了顿,“‘她需要被人认可,而不是施舍。’”
苏瑶猛地站起来,椅子在地面刮出一声轻响。
“所以他是在可怜我?觉得我拼尽全力还不够,还得让他偷偷帮我才能过关?”
“这不是怜悯。”教授的声音沉了下来,“他是怕你知道是他插手的,会立刻撕掉论文,再也不来上课。”
苏瑶怔住。
教授打开信封,抽出一张手稿复印件递给她。上面的字迹刚劲有力,行距紧凑,每一段批注都精确到小数点后的变化趋势。
最后一页角落里有一行极小的字:
**“如果她知道是我写的,一定不会再看一眼。”**
她的视线停在那里,久久没有移开。
原来不是替代,而是托举;不是操控,而是退后一步,藏在暗处,只为让她站在聚光灯下时,能挺直腰背地说一句——这是我做到的。
可这骄傲,终究掺了别人的影子。
“你觉得我很蠢吗?”她忽然问。
教授摇头:“我觉得你很勇敢。一个人带五个孩子,白天上班,晚上读书,哪一次不是咬着牙撑过来的?但他也说了,人可以坚强,但不该孤独地坚强。”
苏瑶低下头,手指轻轻抚过那页手稿的边缘。
她想起某个深夜,四宝发烧,她一边喂药一边对着电脑改作业,眼睛酸得几乎睁不开。第二天交上去的初稿被教授当堂表扬,说思路新颖,值得深入研究。
那时她以为,那是她靠自己赢来的光。
现在才知道,有人在她看不见的地方,悄悄拨正了快要熄灭的灯芯。
“我可以拒绝这个分数。”她低声说,“重写一篇,完全由我自己来。”
教授笑了下:“那你得先把厉霆琛写的这部分烧了。可问题是——烧了这些,就能抹掉你查过的八百多组数据?就能否认你熬过的那些夜?”
苏瑶沉默。
“成果是你的。”他说,“他只是帮你把散落的珍珠串成了项链。”
窗外传来远处工地的打桩声,一下一下,敲在寂静的夜里。
她终于开口:“他为什么要这么做?明明可以直接给我钱,或者安排职位……何必绕这么大一圈?”
“因为他了解你。”教授合上文件,“他知道你要的不是结果,而是证明——证明你配得上这一切,不是因为他是谁,而是因为你就是你。”
苏瑶缓缓坐回椅子上,把那份手稿重新折好,放进包里。
没有诋毁,也没有炫耀。就像对待一件沉重却无法丢弃的礼物。
她起身准备离开。
“苏瑶。”教授叫住她,“他还说了一句话。”
她停下脚步。
“‘别告诉她是我写的。她骄傲,不能让她知道。’”
她没回头,只轻轻“嗯”了一声,拉开门走了出去。
走廊尽头的窗户开着一条缝,风吹进来,卷起她袖口的一角。教学楼外,城市的灯火连成一片,像一片流动的星河。
她一步步走下楼梯,脚步很轻。
手机在包里震动起来。
拿出来一看,是一条新短信。
来自那个她存了几天却从未拨打的号码。
内容只有八个字:
**“今晚,接你和孩子吃饭。”**
她站在校门口,路灯照在屏幕上,字迹清晰得刺眼。
风从背后吹来,把她额前的碎发撩起。她望着幼儿园的方向,那里还有五个孩子等着她去接。
她没有立刻回复。
也没有删除。
只是把手机握得更紧了些。
也许……她不该一直把他挡在外面。
也许……那些看似安排的一切,背后藏着的并不是控制,而是小心翼翼的靠近。
她深吸一口气,抬脚往前走。
公交站牌下已经有几个家长在等孩子放学。她站在人群边缘,目光扫过街道两侧。
那辆黑色轿车不在。
但她知道,它曾经出现过,在每一个她最疲惫的夜晚,在每一次她以为自己独自支撑的时候。
而现在,这个人又来了,用最简单的方式问她——
能不能,一起吃顿饭?
她低头看着手机屏幕,指尖悬在键盘上方。
风再次吹过来,带着一丝凉意。
她终于抬起手,开始打字——